第178章 ,酷暑
第178章 ,酷暑
方临一封信传回小和村,造成何等轰动,暂且不提。
淮安府城,《三国演义》第二部的热潮渐渐平息;方传辉跟随船队,去了海外;不几日后,董祖诰也赴任去往京师。
喧嚣过后,繁华落尽,归于平淡。
董祖诰走后,方临吃饭、喝酒,多去寻徐阔老,可这家伙是个酒瓮子,动辄拉着不喝醉不让走。
轩墨斋这边,刘掌柜常会过去坐坐,方临和对方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早晚散散步,时而去拜访蒲知府,维持关系。
分店只剩方赫一人,多有喊过去吃饭。
每日,方临除了去一趟店里,就是回胡同,陪伴田萱待产,平静的日子就这么过去。
……
随着时间推移,入夏,天热了起来,今年似乎格外奇热,多雨的淮安之地,近十天半月竟都没下过一场雨。
胡同中,那棵大柳树的叶子怏怏蜷缩着,地面青石板泛着明晃晃刺目的光。
这日,辛家沙小云拿着两件婴孩儿衣服过来,这是方母托她提前给田萱肚里孩子做的,辛芽儿也带着,在她身前衣服兜里。
方母、田萱正在做着小孩儿的鞋子。
见沙小云来,方母热情起身,按下也想起来的田萱,自己走进厨房,把炉火盖子揭开,一会儿水就烧开了,在茶柜上摆好陶瓷茶杯,放好茶叶,冲上开水,再放上豆子、芝麻,拿过姜沙钵,磨了几下姜,把茶杯的茶倒在姜沙钵里,然后再倒回来,如是折腾了三次,递给沙小云。
这些仅仅盏茶功夫,就惹得她一头汗。
“麻烦婶子了。”
沙小云道了谢,夸赞道:“都说婶子家的茶好,我瞧着也是,芝麻、豆子放得足,还有茶叶。”
胡同人家待客的茶,的确是方家的最好,因为最舍得用料,也就是方临封了从五品锦衣卫镇抚、门槛高,许多人家不好来占便宜。
“茶好,小云你就多吃些。”方母高兴道。
这边风俗,来客人了要泡芝麻豆子茶,这是贤惠的表现,客人夸茶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田萱抬起头来,看沙小云用指头将自己碗里的豆子、芝麻扒进辛芽儿嘴里,叹了口气道:“小云姐,你只管自己也吃点豆子、芝麻,嚼一嚼也挺香的,家里的零嘴前两日刚吃完,天热没食欲也没再买,只能给你拿这些豆子饱饱口福。这碗吃过了,再去给你泡过一碗。”
要说辛家,辛老倌、辛佑在码头出苦力,赚得不少,沙小云给人做衣服,一门心思赚钱,也不少赚,可是,她想着芽儿那个样子,为女儿往后打算着,平时一毛不拔,家里的鸡蛋都多是换出去了。
因为一毛不拔,做衣服又喜欢偷布,一门心思赚钱,家里没心思打理,乱七八糟,家里地下、椅子、灶台、床前踏板,到处都是鸡屎,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久而久之,去辛家串门的人几乎没有,街坊邻居的人不少人背地里说小云不贤惠。
这时,方临回来,听到这话也是劝道:“小云姐,你真不要苦抠着,现在你不是一个人,肚子还有一個,吃好了,肚子里孩子才好。”
沙小云低着头,也不知道听没进去没。
“临子,这是?”方母问道。
田萱也是看过来。
原来,方临不是一人回来,身后还有数人,各自抱着一个红木箱体,口大底小,呈方斗形,十分漂亮,外面还有各种复杂的图案纹理。
“这是冰鉴,里面放着冰块,徐大哥介绍的渠道。”
方临道谢,让徐阔老派来帮忙搬运的人回去,说道:“近来天气炎热,萱姐不是食欲不好么?我寻思着找些冰来,去去热气……这冰鉴内部有层锡片,让冰不容易融化,能保存许久。”
沙小云听了,第一反应是这么多冰要多少钱,暗叹方家阔绰。
方母、田萱却是早被方临‘带坏’了,消费观念极大改变,并没去想费钱什么,只是惊奇,然后恍然。
府城茶馆、酒楼,大街小巷,不同于小和村,都有卖‘冰雪凉水’的,所谓‘冰雪凉水’,并非普通冰水,其实就是冷饮。并且,这个时代冷饮种目之多,让人瞠目结舌:砂绿豆、滤梨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水、紫苏饮、荔枝膏水、梅酒、沉香水、金丝党梅……
卖‘冰雪凉水’的小贩,叫卖起来,一长串跟说相声似的,这些也还不算太贵,十多文钱就能享受到,胡同人家馋嘴的小孩儿就会缠着大人买。
就如陆家陆丁丁,前两日就因为吃‘冰雪凉水’吃坏肚子,伤了脾胃,狂泻不止,还去看了大夫。
有卖‘冰雪凉水’的,自然有卖冰的,有这冰鉴不足为奇。
“我订了冰,每日送过来,有了这些,咱家自己就能制作‘冰雪凉水’,还能冰镇果子,真是太热,打开冰鉴,扇扇风,带来丝丝凉气……”方临说着冰窖鉴用法。
“临弟,你真好!”田萱听着,感受到了方临的心意,心中如吃了蜜般。
“我儿考虑妥帖!”
方母也是说着,拉着不好意思占便宜、想要回去的沙小云,说道:“小云,你坐会儿凉快凉快,也别有什么负担,伱在这儿冰会化,不在里面的冰还是会化。”
屋子很快凉爽下来,方临将新买的点心、果子端来,方母、田萱也都有着默契,多让沙小云吃,这般照顾让她低着头红了眼眶。
……
没一会儿,方母、田萱撺掇着沙小云将活儿拿过来做。
她们三个女人,说的什么方临也插不上嘴,没在家里多留,想了一下,抱着一个冰鉴去往欧家。
过去时,张望了小乌山那片空地,一个人也没有——虽然大柳树有着荫凉,但室外热浪滚滚,胡同人家都在家里窝着呐!
欧家,大门掩着,隔绝热气,欧夫子坐在堂屋的藤椅上,摇着蒲扇,脸色通红,微微喘着粗气。
因为天气过于酷热,他年龄又大了,身体吃不消,便给学童放了假。
方临敲门进去,放下冰鉴,屋内很快变得凉爽。
欧夫子叹息:“冬日天寒,无比讨厌这冰,可换到现在夏日,真是亲切无比。”
“是啊,这炎炎夏日,看着冒寒气的冰的确亲切。”
方临说道:“我预订了冰,冰鉴分给夫子这边一个,夫子切莫推辞,您年龄大了,热出病来不是玩笑,夫子也万勿说钱什么,我写书没少赚,不缺银钱,我视您为长辈,就当我尽一点心意。”
“若夫子过意不去,就多教诲我些。”他开玩笑道。
“方临你啊!”
欧夫子笑着指了下方临,也没拒绝,他并非矫情、不知变通之人,听了方临的话,激发起来些谈兴:“要说这冬冰夏用,很早就有人动了心思,早到什么时候呢?早到啊,能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方临听着,确实吓了一跳。
“就是西周。”
欧夫子道:“《诗经·七月》中有言,‘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曰杀羔羊。’
这话什么意思呢?十二月大家忙着凿冰,正月将凿下来的冰搬进凌阴。二月初开始祭祖,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开始降霜了,十月清扫打谷场。忙完这些后,宰杀羊羔,并用美酒宴请宾客。
这其中,所谓的‘凌阴’,指的就是冰窖。不难看出,早在西周,人们已经开始冬冰夏用了,后来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官职,唤作凌人,负责凿冰、藏冰事宜。”
方临听着,感觉大开眼界,真不能小瞧古人,想了一下,问了个问题:“当时时代,凿冰、藏冰恐怕极为不易吧?所谓‘凌阴’,依我想来,也不是那么好建造。”
“的确是大不易。”
欧夫子颔首:“周、秦、汉,在地下建造凌阴,分两层,四周夯实,地面铺石头,冰块搬入地下第二层,密封,再用草叶覆盖。封存冰块之前,还要用黑色牲畜祭祀水神,祭祀结束,更要在内部悬挂桃木弓和棘箭,以求个好兆头,类似祭天以求风调雨顺……
总之,这一套程序可谓繁琐。即使如此,受限于当时手段,凌阴之内,储藏的冰往往十之七八都是要融化的,通过内部排水孔洞,排到外面。
正因为当时的冰如此珍贵,及至夏日,宫中有一个程序叫作‘颁冰’,就是皇帝将冰颁发、犒赏大臣,为此还有一套仪式,像开朝会一样,召集文武群臣,按照官职、功勋大小,赏赐冰块……领到冰的无不激动莫名,大小、多少,更值得炫耀,因为这已不是一块冰的事情,而是荣耀,帝王的肯定。
冰是会化的,你说啊,如此重要的东西,怎能让它白白消失?那些大臣出了大殿,必会是一路跑到宫门,然后快马加鞭将冰带回去……”
方临听着,觉得有意思极了,那个时代,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会因为夏日的一块冰而得意洋洋。更因为这么冰会化,在‘颁冰’得了后,炎炎夏日,捧着冰如赛跑般冲向宫门……这种场景,想想就极富有喜感。
“你写的《三国演义》,其中有铜雀台,曹操此人是会享乐的,在铜雀台之外,另建有金虎、冰井二台。铜雀台最为出名,乃是议论国事,聚众欢饮之所,冰井台就是为私人打造,其下有数口旱井,每口深十五丈,藏有大量冰块,到了夏天,井下寒气不断往上冒,坐在台上,沁凉如秋,真是好不快活。”
欧夫子继续说着:“到了唐代,藏冰手段发展,但朝廷规定,庶人不得私建冰窖,仍是由朝廷管控。玄宗时期,杨玉环之兄杨国忠,为图享受,在大夏日用冰窃墙为室,造了间冰室,三伏天在内饮酒,还要穿薄袄,你道这是何等任性?”
“是啊,任何事物一旦垄断,就容易滋生腐败,看这唐时朝廷对冰管控就可知,竟由此衍生出如此荒唐之事。见一斑而知全豹,玄宗时期盛极而衰,不是没有缘由的。”
方临感叹说着,问道:“那真正让百姓夏日开始能享受到冰的,想来就是宋朝了?”
“是。”
欧夫子抚须道:“宋朝开始,夏日储冰,开始渐渐走入民间。《东京梦华录》有记载:‘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不止是雪槛冰盘,浮瓜沉李,且冰雪凉水在茶馆酒楼皆卖。’”
“《东京梦华录》,毕竟描述的是宋朝东京,也只是在茶馆酒楼等雅地,如咱们大夏,京师、应天之外,咱们淮安府城不仅茶楼酒馆,‘冰雪凉水’更是走入街头小巷……”方临感叹道。
“是啊,我大夏更进一步,论古往今来各朝之繁荣,以我大夏为最。”
欧夫子说着,脸上也是有着自豪之色:“咱们大夏,对民间开放了冰窖建造,又有规定,荡田(临近江河湖泊的低洼田地)课税要比普通田地来得轻,所以许多人都盯上了这门生意。我年轻时,曾去过京师,那种达官贵人云集的地方,夏日需求冰何等之多?仅北门那边,就有二十四座冰窖。
咱们淮安也有不少冰窖,冰窖主会租赁荡田,每当冬季来临,在荡田蓄满水,一旦结冰,就雇佣人下地凿冰藏之。于是,每逢三九寒冬,便形成了这样一副奇景:大批人在冰窖主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奔赴荡田,凿冰之声,自昼而夜,绵而不绝。每年五月,开窖取冰……
正是这种背景下,城中小贩从冰窖主手中买冰,价格相对较低,制作而成的各种‘冰雪凉水’,寻常百姓家才可以买得起。不过,也只是‘冰雪凉水’,这般需要大块冰的冰鉴,寻常人家还是享受不到……”
如是闲话着,屋外夏日炎炎,蝉鸣虫嘶,屋内清凉如秋,光影斑驳。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