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07章 心理落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窝蜂出现后麻烦很大,其射程覆盖一百至三百米,加大药量甚至更远,发射量大,覆盖率高,杀伤力强,即便不围城,天天往城中发射十万支箭也够呛,效率远比实心弹丸强得多。

    当然,咸军普遍挖掘了掩体工事和地下防空洞,但城内外二十六七万人不可能都躲地下和掩体,老百姓的茅草屋更没有防御效果,公良修说的容易,坚守林台一直拖着,殊不知神通哪里给你拖的机会,杏城很快会有援兵登陆。

    千岁天王的约战多半也是虚晃一枪,利用志军急于谋求突破的心理,将志军引向南面,拖而不战,真正的对垒应该还在林台。

    这其中又牵扯到志国与咸国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公良修在为公良军谋求更大利益,站在其立场,自然是希望百里燕配合他的行动。而站在百里燕立场上,则是要公良军配合他的行动。

    如果百里燕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这显然是神通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如果因照顾了公良军,而误了咸军根本利益,则不符合百里燕的利益诉求。

    因此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更有利,而没有绝对的有利。

    略作思考,他说道:

    “此事本帅可以考虑,但我可不保证神通不会强攻。”

    “你永兴侯威名赫赫,手中十六万雄兵堪称精兵,还怕神通区区十万余人?”公良修激将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岂有谁兵多,谁兵强,就一定战之能胜的道理,这世上也无常胜的将军。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本侯可不是神仙下凡,还是小心的好啊。”

    “永兴侯啊,本大夫看,你是做了几年官,用兵是大不如前了吧。”公良修讽刺道。

    百里燕恬不知耻的略略点着头,叹了口气:

    “唉……这统兵打仗整日提心吊胆,还是做司农好啊……”

    “你…”公良修话到嘴边又是咽了回去,稍作酝酿又是说道:“不说也罢。听闻沈暮驰被围,是为袭取你新运火炮反遭你算计。我来都来了,就不打算让本大夫开开眼界吗?”

    “那好吧,不过要等明日,今日火炮刚到,油封还未拆去,需等今日将油擦去后,明日请公良大夫观炮。今日就请在林台下榻一夜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

    “那好,蒋杰,安排公良大夫前去治所歇息,外围令武备营加设岗哨,确保志军安全万无一失。”

    “属下遵命!”

    待蒋杰引公良修离去,关龙翔说道:

    “副帅,志军若要与千岁天王决战,这恐怕没有三两月,难有结果,三两月后若是打胜倒也算了,万一是惨胜或是大败,我军岂不白白损失三两月时日。”

    “不会。”赵安陵否定道。

    “贤弟何以见得?”

    “我想,千岁天王寻战是假,拖住志军是真。千岁战力其实不如志军,志军迟迟难有进展,是受攻城之苦。千岁坚守各地城池,使得火药不足的志军只得逐城逐地的争夺,伤亡很大。而今千岁天王舍长取短,与志军野战,其肯定不会正面速战。

    相反我军攻城优于志军,金银充足,对神通极为不利,神通只有速战速决才能稳定战局。”

    “那贤弟方才为何不将其中利害说与副帅与公良修,这下反落得个被动不是。”

    “呵呵……”赵安陵摇了摇头浅然笑道:“公良修聪明一世,但怎奈何孙国土地乃是公良氏之根基,其若不拼命,日后定有大难。纵然我等讲透其中利害,他也只会以为是我等之托词。

    甚至其自己也知其中利害,暗中另有算计也尚未可知。但我军如若拖住神通,掩护其南下用兵,对公良军大有利益,这是显而易见的。故而无论其是否知情,公良修绝不会依从我等。”

    “嗯,赵先生所言正是本帅所想。”百里燕肯定道,接着又说:“方才公良修前后激将本帅,便是要令本帅助其用兵,想来公良修、公良义皆非等闲之辈,因能看出其中利害。

    但若是他们另有算计,能籍此谋取战机也未可知。若是如此,公良军此一战非是大胜,便是大败,公良修故而得说服我军守住其背后,以便关键时刻出兵增援。”

    公良修才智过人,百里燕并不相信他看不出其中端倪,他看不出,公良义也是老江湖了,又岂能看不出,这里面少不了有公良家的盘算,只不过公良修不说罢了。

    翌日,武备营将火炮运出北门,在北门外一字展开,公良修目尽羡慕之色,极是眼红。

    “永兴侯,我王用炮方才到手十五门,你咸国自己先铸二十五门新炮,中间的差价不小吧。”

    “呵呵,赚得其实真不多。”百里燕讳莫如深,绝口不提钱的事情。

    此时炮兵装填到位,三十五门十二斤炮最先开火,一轮齐射震耳欲聋,弹丸呼啸出膛,直扑两里地外,弹丸落地泥土翻飞砖石爆裂,场面极为壮观。

    公良修也曾见识过咸军火炮威力,如今三十五门十二斤炮同时开火,气势不可同日而语。

    “公良大夫,我军火炮可否威猛。”百里燕得意问道。

    “比之神通、千岁二王火炮,胜之十倍也不为过,只是我观你军操炮之术极为熟练,一刻之内能装四发,黑巾军一刻之内至多两发,其他诸侯军大都如此,为何独独你军一刻之内能射四发?”

    “公良兄果然观察透澈啊。实不相瞒,武备营一刻之内可装填发射弹丸四发至五发,速射之下,一刻钟可装填五发至六发,是各国至两倍。要说咸军火炮多么厉害,其实不然,根本之别在于炮兵操典。

    公良兄岂不见我军一门火炮炮兵多达六人之多。”

    各诸侯国也好,黑巾军也罢,陆军用炮一门火炮射击装填过程只配备三个炮手,一人装填,一人填膛清膛,一人点火。

    而火炮开火后,因后坐力后退,又需要这三人同时将火炮推回原位,加之采用木质炮车,而非更为简洁请便的车轮炮架,多数时间都消耗在火炮的复位和工具的选择环节。

    咸军虽然同样采用了炮车结构,但火炮份量较轻,备有六个炮手,一人点火,一人装弹,一人清膛,一人填膛,另外两人与点火手负责将火炮复位,六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无需因为手中工具与岗位的更换而手忙脚乱。

    当然,谁都知道人多效率高这个道理,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

    各诸侯国自造火炮质量远算不上多好,经常发生炸膛和殉爆,引发左右其他火炮弹药连环爆炸。

    其二专业化意识单薄,炮手分工不明,人一多,更容易手忙脚乱。

    其三,战位和弹药堆放不明确。咸军受训炮兵训练有素,专业性强,作战时分散于火炮两侧,而非站在身后,等着火炮压自己人的脚面。合理的战位更有利于装填有序进行。

    归根到底,是理念的差异,炮兵是专业化极强的兵种,需要科学化管理。

    百里燕充其量是个医生,但前世的社会信息的积累,科学的思维和理念,恰恰是将不曾亲力亲为的信息,变之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付诸行动,科学的认知往往是让事情有条不紊的重要保障。

    轮番几轮炮击,公良修看在眼里,心中无不被咸军火炮的迅猛所震撼。沉默许久,公良修再次说道:

    “一门火炮一个时辰发三十五枚铁丸计,五十门便是一千五百颗,轰击五个时辰近九千颗,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公良大夫大可以放心,本帅给十二斤炮斤炮备下弹丸六万发,十八斤炮备下五万发,六斤炮十万发,足以荡平一座城池。战后弹丸仍可回收其中八成以上,损失并不会很大,反倒是火药十分珍贵。”

    “唉……”

    公良修一息长叹,一脸萧索之色,百里燕觉得另有隐情,遂是问道:

    “公良兄何故如此叹气?”

    “当年燕公子若是流难到我志国,今日称雄中原者,非我志国莫属。”

    百里燕浅然而笑,摇了摇头:

    “绝无此种可能?”

    “哦,这是为何?”

    “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志国非大灾大难,焉能用良将贤臣。即便本公子当年流难志国,或是悬壶济世,或是为一员战将,绝不会有如今局面。”

    公良修感叹百里燕没能为志国效力是巨大的损失,实则不然,志国的传统贵族势力根基深厚,积重难返,政治格局呈现三大家族鼎立之势,贵族盘根错节。

    在此基础上,要像咸国这样推行非常彻底的社会和经济改革,根本不现实。

    相反咸国因外战、内战和入侵战争,国家既有政治格局动摇,基层地方利益集团瓦解,公孙岳的叛乱,姜严的被杀,王太后的过世,进一步瓦解了既有权利阶层的统治。

    而咸王、赵逊陆续掌握实权,国家悬于生死一线,此时若有一剂强心针,无疑让统治阶层看到新举措带来的实惠。

    黑巾军的爆发,又极大消灭了永兴河以西的传统贵族阶层和顽固派,为推行新政创造了决定性因素,提供了极大的政治空间,同时咸王的性情,也决定了百里燕才能得以充分展现。

    所有的机缘巧合与现实因素,最终促成了咸国走上率先改革的道路。

    而志国完全不存在政治机遇和外部政治因素,根本上决定了百里燕在志国将毫无作为,充其量在日后成为公良、陶氏和志王三者间相互平衡的一个政治棋子罢了,绝不会有今日永兴城的兴盛。

    正如当年秦国得遇商鞅,商鞅变法打破了既有的政治阶层和社会体制,为此后张仪在秦国施展抱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