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546章 积极避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天亮之际,公良文得知二人等候多时,在营中摆下了便宴:

    “侄儿见过二叔。”

    “呵呵,侄儿免礼。”

    “谢二叔。”

    二人径自坐下,公良文问道:

    “松儿可好?”

    “堂弟一切都好,正协助苏军师整饬军务。侄儿此来,是替苏军师与二叔商议水军西进之事。”

    “哦,西进之事百里将军已有提及,既然苏军师无异议,此计就按计而行。只是不知百里将军是将水军尽数带走,还是依然兵分两路,一部留于西河,一部西去婆嵩省?”

    “回公良将军,金雪狄人尚有百余艘战船游弋于西河下游,故而在下此去,当留下我军水军主力,在下只率部分战船西去,以防金雪狄人水军南下突袭。”

    “既留下主力,兵力会否过于单薄。”公良文追问。

    “请将军放心,我军现有战船一百二十余艘,在下西去只带五十艘载满水军,以利于日后夺船,其余七十艘尽数留于西河。”

    西河下游尚有金雪狄战船一百多艘,若非联军水军压着,多半是要逆流而上协助岸边敌军渡河,将联军水军主力调走,将被其趁虚而入。

    百里燕此去只带五十艘战船,人员齐装满员,第一阶段以劫掠船只,搜刮补给,扩大水军声势为目标,以遏制金雪狄水军形成气候,打击摧毁其水面有生力量。

    以当下的技术,一两千石船只的建造周期中原各国大致在数月至一年间,三千四千五千石大船要两三年甚至四年,其中木料的干燥、预先成型,龙骨的的备制占了大半,真正建造组装是不需要多久的。

    金雪狄人的战船建造工艺落后,其生产周期比中原战船长出数月,其水面中大型船只被毁后,一两年内无法恢复。

    由于其关内本土远在后方,究竟有多少船只百里燕并不清楚,但漕运的堵塞,水道的封锁,无疑将加剧其前线补给的困难,打击其水面力量,对联军依然有利。

    与公良文商定水军西进之事,百里燕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苏先生有意将新附民编制为两军,一军以苦力为兵,一军以农为军,我联军主力重编后以挟持两军,不知公良将军意下如何?”

    公良文若有所思片刻,点头肯定说道:

    “新附民人心不齐,各怀心思,将之以仇苦划分编练成军,此法不失为良策。不过我军作战死伤累累,这些新附民多数拖家带口,依附我军只为逃避奴役,而无心死战。

    我中原各军常以赏罚分明以激励军心,但眼下我军身处蛮军大后方,再多的赏罚没命消受,这些新附民恐怕不会真心用命。必须令其尝到实惠,方能驱使用命。不知苏军师可有妙策破解此法?”

    公良文话音刚落,公良修接过话说:

    “二叔,侄儿有一法,与燕公子、苏军师商议后觉得可行。”

    “哦,是何办法?”

    “其一,避战,以养人心积蓄力量。其二,此番所获中原民多数携家带口,我军应打出返回中原旗帜,以此聚人心。其三,得返中原者,许诺免减免税赋,并从从掠夺金银辎重之中拨出金银安顿其家小。其四,杀敌立功者,日后与我联军兵士一视同仁,得反中原者一应授予权位,如此可定人心。”

    “可如此,日后这些中原民将尽数迁往志国,安置将是巨大问题,修儿你可曾想过。”

    “二叔,民乃国之根本,中原经黑巾之乱,各国皆元气大伤。我北地更是被黑巾军卷走两百万人丁,经年征战厮杀,志国损失人丁何止百万。

    金雪狄人在关外有中原民一百六七十万不止,我军即便只掳其一半,也有八九十万人,其中壮丁男子居多,即便尽数编为战卒,亦有数十万之众,经过厮杀,又还能剩下多少。

    日后待击溃蛮军主力,得返回中原,我军从其地所掠金银无数,安置数十万人马又有何难。况且燕公子已答应在咸国收拢中原民,于公于私,都是有利可图。”

    公良文捻着长须苦思若久,终于松口:

    “也罢,眼下恐怕也唯有此法可解燃眉之急,至于日后,等回中原再议也无妨。”

    四条方针是百里燕、公良修、苏方义三人共商之后拿出的安抚之策。

    中原民在当地没有民权保障,货币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用处,他们中年劳作之死方休,因此赏罚再多的金银没有任何激励意义。

    其次,现在有钱没地方花,既没有城市,也没有市场,所有吃穿用度尽数配给,再多的金子银子只能搁在手里,买不到东西,因此金银钱币已经丧失激励士气的作用。

    至于封官许愿,中原民缺乏对中原的基本认同感,封官许愿的意义不大,因此百里燕才要提出为何而战,为什么而战,战是为了能回中原,活着回中原有什么待遇,死了之后也不用担心妻儿老小没人料理,中原诸侯国养你一家,以消除其后顾之忧。

    封官许愿免除税赋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避战,积蓄力量,不打则以,打则必胜大胜。

    你封官许愿再多,天天死人谁也看不见希望。要打就准备充分,大打出手,一次将敌重创缓不过气,而后溜之大吉,如此能战能胜之师有了清晰目标,其士气军心必然旺盛。

    公良文担心中原后民日后不服教化,实则杞人忧天,且不说战争何等惨烈,这些中原民回到中原后,十分五,五分一,拆分至各处郡县,使之无法聚集,免其税赋施以仁政,十年二十年后依然是中原顺民。唯一的害处在于中原民中残存未能甄别的中原贼,仍有作祟可能。

    百里燕曾提议,日后将中原民安置于千岳山,如此将抱负甩给御客和宋、徐、卫三国,苏方义是坚决反对,他当然清楚百里燕什么想法。

    如此一来,南境日后充斥金雪狄人耳目,人心浮动军心不稳,时常日久再生变乱,后果不堪设想。唯有将中原民安置于中原腹地接受教化,远离边境地区,才能长治久安。

    与公良文商定西进和安抚大计,百里燕令人将石油搬来两桶。

    自黑巾军使用石油、电石以来,各诸侯国多少都从战场上缴获些样品。由于黑巾军主动避免与志国交战,镇守北方的公良军所获样本并不多,一些来自于偷窃缴获,更多的来自和咸国的贸易。

    石油的品种较多,黑巾军所用石油较为粘稠,更像是厘清,燃烧后火焰黑烟极大,西山外发现的石油较稀,像是掺了假一样。公良文此前所见石油,都是黑巾军的粘稠石油,乍见西山的石油,还以为是掺了水。

    “此脂水如此稀寡,为何与黑巾贼所用脂水差别如此之大?”

    “哦,脂水有浓稠稀寡之分,有的坚如煤块,像饼一样,亦是脂水,并不足为奇。”百里燕解释道。

    “唉……真是想不到啊。”公良文捻着长须叹道,随即又言:“传言黑巾军神火大水不灭,如今我军竟也能用得,真是没想到啊。”

    这时公良修插话道:

    “燕公子曾说,此脂水地下皆有,日后志国也可采集自用。”

    “哦,莫非此物有迹可循?”

    公良文目光落向百里燕,百里燕颇是尴尬。

    他是说过这话,但问题是现在不具备勘探开采的技术条件,即便是这种受到地下压力自己喷出地表的浅表石油,开采后如何封堵控制是巨大的技术问题。

    以当下技术条件,根本没有控制压力技术设备。任何的开采行为都是对环境巨大的破坏,且仅仅将原油用于单纯而粗暴的纵火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当然,就事论事而言,战争中为获取胜利保存自己,应不择手段,这无可厚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火药和石油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战争进程。

    于德朗基修整停留一日,调整水军部署。翌日,百里燕、公良修二人率坐船返回西山,护送公良修返回大营后,船队趁夜色继续南下,赶往下游三岔口,沿水路西进婆嵩省。

    金雪狄人的地形图绘制的较为详细,结合其行政区图,河道与城镇所在极为清楚。船行出西山两天,金雪狄水军踪迹全无,百里燕得以安然穿过雅思艾瀑布河下游水道。

    河水明显有所上涨,百里燕大张旗鼓率船队杀入瀑布河,将瀑布河游浮桥烧毁,而后逆流而上查看德朗基以东瀑布河两岸地形,以防水位暴涨后水面贴近两岸地表,同时打草惊蛇,引诱金雪狄人调兵追击水军。

    数日后,船队再次顺流而下掉头西去,长驱直入婆嵩省内河,行船四日遭遇第一战,三艘商船由此前往纳提斯城送货,被百里燕所截。船上所运都是些木器、锡器、大理石等,百里燕率军截停其船,并未不分青红皂白大开杀戒。

    商船东还挺识相,遭遇联军水师包围很快就范,百里燕未杀一人,迫其卸货上岸走人,只劫走其三艘货船,船上中原民桨手尽被百里燕所得,然后猖狂而去。

    蒋杰很是不解问道:

    “大人,为何不杀了这般人?”

    “那你说说为什么要杀,杀了有什么好处。”

    “劫财啊,都是些金雪狄人,杀了又何妨。”

    “杀了他们很容易,但如此一来,有谁能把消息放出去。你想想看,当年公孙岳缘何要掠夺诛杀咸国商贾?”

    蒋杰闻讯恍然大悟:

    “哦……大人是要制造恐慌,扼其商道!”

    “说的正是。天下无商则不通,百姓之吃穿住行皆赖商宦与市场,官府管天管地,岂能官到一寸布一口菜,何处物资稀缺,而何处物资紧俏,商人便往何处走货。

    一旦我军进入其腹地,势必造成恐慌,迫使当地商人西逃,逃往婆嵩城以西,或是松迪亚。金雪狄人在当地的农、工、商三大业,必受冲击。加之我军沿途掠夺,不需多久,其民生必然凋敝。

    将其商人放走,便是令其到处传颂我军之威名,制造恐吓。”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