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
用餐的气氛颇为尴尬,作为曾经的主臣关系,姜乾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两年前,百里燕不过是姜乾家中的一个外臣,两年过去,一跃成为了他的妹夫,咸王跟前红人,勇冠三军的骁勇将,巨大变化来的迅速,来的迅猛,以至于措手不及。
匆匆结束早膳,二人来到无人之处,百里燕向姜乾略施了一礼:
“少主可好。”
“呵呵,魏将军如今飞黄腾达,难得还记得本公子这个少主。”
姜乾语带不快,百里燕勉强笑着说道:
“魏某知道少主在为在下的倒戈易帜而恼怒于魏某,但魏某今日确实有件要事与少主商议,还望少主不计前嫌如实相告。”
“哦,魏将军竟也有求人之时。”
“无关乎求人还是求他,魏某只问少主,少主可知秦翰此人。”
“你问他作甚!”姜乾即刻警惕起来。
“看来,秦翰暗中一直在替姜公谋划,可是如此?”
“此事与你有何干!”
“于魏某是无干系,但少主可知,秦翰是黑巾叛军埋在广信最大的暗桩,此番陔陵兵变,便是黑巾军声东击西之计,叛军此刻正在去取广信的路上,若所料不错,也就只有两三天时间,叛军便能抵达广信城。”
“什么……”如晴天霹雷五雷轰顶,姜乾脸色一僵,瞬时愣怔在那,脑中一片空白,心中的震惊与错愕此刻波涛汹涌剧烈起伏。
姜乾反应全在意料中,试想一个辅佐了自己家族数十年如一日的老臣,最后竟然是叛军潜伏在身边的暗桩,这是何等巨大的心理打击。
“少主,秦翰是叛军在广信暗桩之事已确凿无疑,其潜入姜公身边,目的便是为煽动姜公反叛。当年奉阳君叛乱,亦是黑巾军暗中策划,公孙岳有意放纵,为的便是削弱咸国国力,关键时刻配合叛军夺取中原。”
“这怎可能,怎可能!”姜乾厉色问道,怒目而视百里燕。
“确实,很难令人信服。魏某所料不错的话,秦翰与姜公相识已有二十余年,就目前所知情况,愚论派、雄论道自十多年前起,便开始谋划中原巨变,现在来看,很可能要追溯至二十年前,甚至更久。而且……”百里燕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而且什么!”
“大王很快便会知道此事,纵然公孙岳不知秦翰便是叛军内应,但昨日我就此事问起公孙岳,公孙岳竟也不知。昨夜大王势必要审问于他,故而大王若知秦翰是叛军在广信的内应,咸王会做何感想。”
“既然公孙岳都不知,你又如何断定秦翰是内应!”
“此事少主不知,说话话长。”
百里燕详细将当年剿灭马贼霍行与刺杀御客两件事详细道出,厘清其中的来龙去脉,所有的嫌疑最终都是指向秦翰,广信公姜闵却自始自终蒙在鼓里,加之最近两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足以说明秦翰与黑巾军不可告人的关系。
“少主,马贼霍行秘造强弩此事众人皆知,而这批强弩最终的下落,却是去向不明。现在看来,最终都落入叛军手中。而诸如秦翰、霍行之流遍布整个中原,在过去二十年间秘密打造之战械,足可供十数万人之用,加上此番掠夺哗变的叛军,短时之内聚集起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叛军绝非难事。
少主,你可知公孙岳在位十多年间,向叛军输送了多少粮草?”
“多少?”
“五千万石。”
百里燕痛心疾首道,姜乾闻讯大惊失色如雷灌顶:
“什么啊,这么多!”
“是啊,仅仅还是公孙岳一人所为,若无秦翰这等巨富暗中运作,公孙岳一人又岂能办到,这还不算其他渠道运出咸国的粮草,足可见叛军之实力,远在中原任何一国之上。”
百里燕此刻庆幸咸王当初采纳持久战谏言,倘若将叛军视之为一般草寇乱贼,贸然决战的后果不堪设想。
“少主,秦翰暗中策动姜公之事恐怕瞒不住多久,咸王此刻尚未从兵变的混乱中理过头绪,广信之危如利剑般悬在头顶,咸王眼下仍得依仗姜公的兵马和人旺稳住北海郡。
少主当趁此时刻,告知姜公与罗松亭,速速搬兵回广信,抢在叛军抵达广信之前稳住局面。”
“你当真!”
姜乾心中满是猜忌,这句话的背后不知多少暗含多少怀疑。
“少主,此时此刻魏某还有必要诓骗于少主吗?少主可是魏某的内兄啊!”
姜乾一怔,恍然想起父亲姜闵已把妹妹姜蓉许配给了百里燕。
“你……”姜乾一顿,后又说:“你若欺我,此生不共戴天。”
百里燕摇头叹道:
“少主,你性格刚强,好胜之心太盛,罗松亭正因知你秉性,所以劝你无用之后,他便很少再劝你。少主好自为之吧,好胜心未尝不是坏事,但倘若太盛,便是刚愎自用,魏某告辞了。”
看着百里燕渐渐离去的背影,姜乾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心头像是被抽干了气力,怒意怎得也烧不起来。
“可恶!”最终是抱怨了一声攥了攥拳,却是一阵无力感游上心头,姜乾恍然发现,被百里燕当面说教了一顿,此刻竟丝毫也恨不起来。
在去前院路上,百里燕遇上吴登正在无所事事。
“吴登见过魏将军。”
“免礼吧,你等可有去处?”
“属下正是在考虑此事,担心朝廷追究起来小命难保,故而迟迟不敢回营。”
“对哗变兵士的处置,多半会从宽处理,将官一律从严,你是百夫长,多半会贬为战卒拆散发配前线。这样吧,本将前锋营缺额严重,你等暂且驻扎公使府,待本将面君之后,再将你等调入我前锋营,你看那如何。”
“多谢将军!”
“行了,去给我弄一辆马车来,本将要进宫。”
“诺。”
昨日与叶信说起叛军处置问题,百里燕建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轻发落。都统以下武官,一多半都是受到上司裹挟,真正心甘情愿从贼者只占了少数。
其他当兵的都是为了吃粮,绝大多数都是受到胁迫不得已而为之。对于这些占了绝大多数的人,没必要深究他们的过失,打乱建制参入永兴河大军后仍可继续使用。
至于都统以上武官,视情节轻重从严发落,为首的几个事后问罪杀头以儆效尤。
带着几名护兵,百里燕坐着马车前往镇泰门,约莫走出一刻钟,车帘外迎面撞上汤钊等人。
“停车!”百里燕叫停马夫,随即挑开车帘喊住汤钊:“汤钊兄!”
汤钊下意识回头,看见百里燕坐在车中,是又惊又喜:
“魏将军,你这是!”
“大难不死,侥幸平了叛乱。汤钊兄这是何往啊?”
“唉……”汤钊叹了口气:“别说了,在下前去递贴求见咸王,咸王不见,这是回去向筹辎使复命。”
“哦……”
御客此番倒是没受到多大冲击,公孙岳叛乱之初,尉迟光便紧急召集了陔陵城中的御客守在馆驿之外,并挂出了御客的旗帜,叛军也不敢招惹,故而没受什么大的损失。
对于叛乱,御客向来持中立立场,两不相帮。一般没人胆敢招惹,公孙岳自然不想激化矛盾,严令部将不得攻击御客应是必然举措。
眼下陔陵刚刚一场巨变,筹辎使尉迟光却还赖在陔陵不走,百里燕很是困惑,咸国都成这样儿了,难不成还想要丝绸和蔗糖不成?
“汤兄,恕魏某直言,丝绸和蔗糖你等就不用再想了,陔陵一场巨变,损失之大无以计算,此时若再催要丝绸和蔗糖,让咸国情何以堪。”
“这……”
“好了,魏某要进宫面君,汤兄自己斟酌着办吧。”
话音落下,百里燕随即让马夫继续赶车,心里对御客又多了几分想法。
来到镇泰门时,一半内宫禁军,一半叶信的人马守在宫外,少说聚着五百多人。咸王昨晚后半夜下了王旨,大小官员等候发落,不得离宫,武官进出都要严查身份,护兵随扈一概留在宫外不得进入。
百里燕与叶信部下相熟,百夫长多半认得他,即便如此,禁军那边依然照章办事,验过了牙牌之后才让进宫。
昨日公孙岳缴械投降后,城中陆续发生了几起交战,叶信调兵镇压,上半夜基本肃清。
咸王于后半夜在广渊殿紧急上朝,最先罢免了栾冲的城府司马,而后抄了姜严的府邸。
公孙岳叛乱一事,栾冲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纵然他死战到最后,但不可否认,其麾下两万多人有超过一万三四千人参与了反叛,更令守军损失惨重,栾冲有失察渎职,以及玩忽职守之罪,甚至定个欺君罔上也不为过。
朝会紧急决定叶信暂掌城府司马一职,赵逊毫无悬念的临时出任大司马,相位悬空。全城进入戒严宵禁,王太后丧期取消,棺椁运出王宫暂入王陵安置,期间举丧但不吊唁,一切丧仪从简。
广渊殿外三五成群拥挤着大小官员数百人,期间不断有禁军巡逻穿梭而过,地面还有尚未洗去的鲜红血迹,显得格外拥挤。在列的官员无不是昨晚获释后,又在宫中呆了一宿,一一等候召见和发落。
最先开刀的是公孙岳一系,一次革职查办了六十多人,贬废一个上大夫,三个中大夫为庶人,抄家没产,而后是姜严等王太后党人,栾冲自不用说,已经罢官,其他等人罢官的罢官,发配的发配,姜严府更是查封抄没毫不手软。
除了极少数城防官员外,所有官员一概软禁被在宫内,等着最后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