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10章 新政风波(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事实上志国正因为在推行了新历法,才有了连续三年的大丰收。当然,对于普遍缺乏科学常识的时人而言,可以归咎为天恩或者祭天感动上苍这等神明学说,但凡是普罗大众无知无解的“神奇”现象,只要是一张嘴,随便你怎么说。

    志国推行的历法新书百里燕层托丁肃弄了一本,确实要比目前流行的梁国历法旧书更为精准。

    不光记载了历法和农耕的作息周期,还有记载海潮和月球、太阳的位置关系,而负责编修新历的却是志国一个年仅二十五岁的文官上官太岳。

    柜前结了酒水账,百里燕翻身上马,与骑着驴的高勋一同前往议贤馆。

    不知道为什么,高勋总喜欢骑驴,百里燕不由问道:

    “高兄,为何不向赵大人要一匹马,总是骑驴干什么。”

    高勋一笑,顿时眉飞色舞说:

    “咸国马匹不足,但是这驴子却不比马匹差,速度固然不比马匹,但驮力比之马匹高了三成,口粮却只需马匹八成。”

    像是问道他得意之处,高勋夸夸其谈,很是精于此道。

    百里燕恍然大悟,驴子的托力确实比同体形的马匹更大,吃的也更少。但是列国用驴子充当脚力的却不多,后勤主要还是靠人力推车和马拉车,驴拉车不是太多。

    一方面是驴蹄较小,不容易钉蹄铁,跑着跑着驴踢就烂了。

    二是来蹄铁眼下多为青铜,不耐用,给驴子钉蹄铁不划算,于是驴踢跑着跑着就会烂。

    第三也是最现实的,老百姓用驴充当脚力牵磨,也作为猪牛羊之外,肉类主要来源。

    尤其是内地只有一季稻米和小麦的诸侯,驴吃得少产肉多,力气大,非常适合“卸磨杀驴”废物利用。

    一路前往议贤馆,大街小巷此时议论纷纷,一多半都是在说《推商税》。沿途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公榜檄文,不时可见成群结队的书生正赶往议贤馆方向,多半是听说有大动静,想要一开眼界,亦或者一展身手。

    待赶到议贤馆,申时还缺半刻,馆外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停着几辆普通的马车或者车帐。

    说是普通,因为这些车辆没有任何可以表明身份的挂饰和家徽,这种车辆多半不是王公贵胄和富贵人家用车。

    将马交给门前侍者,由于高勋骑得是驴,使者意味深长的上下打量高勋一眼,百里燕见其不敬,从怀里掏出了五十文钱塞进侍者手中:

    “这位小哥,劳烦将我朋友这匹驴子一块牵走,投些草料。”

    “行。”

    侍者将五十文钱揣到手中掂了一掂,随后揣进怀中,牵着一驴一马绕去马厩。这时高勋颇有些不快:

    “这等狗眼看人低的小人,喂头驴也得讨要小钱,真是岂有此理。”

    百里燕心中暗笑,高勋是个读书人,自视清高,不屑与收受小钱的小人为伍,自然视卑躬屈膝走后门为不耻,百里燕却也只能附和着他:

    “此等打点之事虽非必要,却也少不得。高兄虽是正人君子,但怎知道小人的厉害。走吧,马上便要开讲,兴许还有个缺呢。”

    迈入议贤馆,亭廊外有一半丈宽,五丈长的玄关,玄关左侧有兵器架,时下文人多半佩剑,但凡佩剑者,都要交出兵器,由专人警戒看管,以免一言不合引发流血事件。

    中央大殿的地面铺着枣红色的木质地板,但凡听讲之人皆要脱鞋光脚而入。

    大殿背北面南之侧竖立一扇惊人幅面的屏风,尺寸少说长宽两丈阔,一丈高,屏风自左向右写有“天下公器”四个大字,意为舆论是天下的公权力,说白了,就是舆论自由。

    巨大的屏风挡住了其后的内室,大殿的内室类似于演讲台后的准备室,为当天的主讲者提供安静的休息场所。

    虽然还不到申时,现场五百个位置座无虚席,百里燕也是在最外围的角落找了两个紧挨的位置跪下,活像个酸腐的文人骚客。

    期间不时有议贤馆的侍婢,端着小食游走期间推销茶水和小食,像极了了火车上的贩售阿姨,幸苦的推着一辆总是需要借过的手推车,兜售着各种零食小吃。

    议贤馆也不例外,来此议政论政的文人墨客,一多半都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舞文弄墨干嚼舌头,小吃茶水自然必不可少。

    百里燕要了一小篓的芦柑和一壶茶,高勋就点了一壶茶,煞有准备舌战群儒,口渴了随时要接济一番似得。

    “我说高兄,今日人可不少啊,楼上都有众人围观。”

    百里燕示意高勋看去二楼,可见不少读书人已经围在二楼围栏处,等着开讲。

    高勋看了一眼道:

    “今日三子齐聚,自然各方瞩目。”

    “三子?哪三子。”百里燕不解问。

    “广叔子、明阳子、长陵子,当世纵论之元老,没想到今日竟能同抵陔陵。”

    高勋语带吃惊,其口中提到的广叔子、明阳子、长陵子都是当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此三人都是推崇变法的三派典型代表,很显然周围叽叽喳喳的声音中,还是有些有价值的信息干货。

    其中广叔子的背后代表的是诚道派,明阳子则推崇愚论流派,长陵子是丞相公孙岳所代表的激进变法派,雄论道学说的代表人物。

    此三派是目前诸子百家之中,各国都较为推崇的三家变法流派。诚道派主张温和改革循序渐进,同时对动梁朝的复兴,收诸侯私权重归天子手中,是同文书苑最为推广的流派学说。

    明阳子的愚论流派比较歪门邪说,主张唯心论,一切有天命授意的意志都应该被接受。推崇推动教育改革,普及文字教育,让更多人知道天意、天命。

    在百里燕看来,愚论派已经有点宗教性质的流派组织,一切都是以天、以神的名义发号施令,推动教育的目的,也许只是为了让以他们意志编写的洗脑神书,给所有人洗脑罢了。

    至于以长陵子为代表的雄论道流派,这一流派倒是很奇怪,整合了纵横派、王道派、霸道派、尊王派等众多学说,内部也分多个支系,相互之间对立而统一,往往许多论点他们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

    如王道派,主张列强行王道统天下,但是又要尊天子,推崇拥立梁天子为上王,为了推行王道,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因此雄论派变法较为激进。

    其中丞相公孙岳是雄论道流派中推崇纵横学说的典型代表,他主张连横攻打志国,这是为什么当年江东之战,咸国最终妥协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孙岳在激进改革失败之后,已经意识到战争手段无取胜晋国,即便取胜,也可能被志国攻灭。而晋国也正是利用了公孙岳的思想,在咸国骑虎难下之际,迫其城下之盟。

    如此一来,公孙岳便认为咸国虽然丢了土地,但却与晋国、长孙国达成了盟好,可利用盟约争取的时间加快改革,哪怕是割让了土地,也是权宜之计,将来还是能从志国身上赚回来。

    但在百里燕看来,如此糟糕的连横之计,未免太过拙劣,哪有自己割肉求连横的道理。

    以上三个流派在过去一百年中影响了中原三次变法浪潮,其中多数都因变法而走向衰败,唯有中期开始变法的志国,在总结了列国变法弊端,顺利华丽转身,击败了曾经的霸主孙国,跻身中原霸主。

    申时已过,议贤馆内依然是叽叽喳喳乱乱哄哄,一个个都在高谈阔论,一副高深莫测。除了大殿跪坐的五百人,但凡是晚来的多半都站在楼廊之下,亦或者站在二楼围栏后等着开讲。

    少时片刻,“天下公器”的屏风之后走出一女子,此女子百里燕第一次见,前番还从未露过面。该女子一席粉色红边曲裾,年纪约莫二十四五出头,长相一般。

    其昂首阔步不徐不疾,举手投足之间甚是文雅,想来定是文豪世家的小姐,或者妇人。

    那女子走到大殿中央,先向众人行了一礼,声音很是清亮的说道:

    “请肃静!”

    女子的声音脆如罄音,闻之悦耳,彷如林中百灵,令人为之一振,嗡嗡哼哼的大殿刚才还是一片嘈杂议论之声,这时也是鸦雀静默一片沉寂。

    此时那女子又道:

    “诸位,今日纵论者为咸国公孙相国门生恭首谦,评道者为诚道派广叔子,愚论派明阳子,雄论道长陵子三位大师。”

    女子话音落下,便见“天下公器”屏风之后走出五个男子,其中三个各拿着座塌,一种放置在地上的方形木台,木台高于地面一尺,有靠背和扶手,木台上置有软垫,可以坐下也可以跪坐,只有德高望重的尊者才用得到座塌。

    另外两个男子共同抬着踏台,有点像演讲台,但可以移动,却没有讲台,只有一块很高的木台可以踩着三阶楼梯走上去。

    五人来到大殿中央,在女子的指示下迅速就位,然后六人有序退出,约莫过去两分钟,先从屏风后走出三个老者,年纪少说也有六十岁朝上,其中一个黄衣老者拄着藤拐,在两个童子搀扶下,走起路来晃晃悠悠,几乎一口气都能吹到一般。

    三人身后紧跟着出来一男子,男子二十多岁,百里燕一眼认出,此人正是恭首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