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零四章 郑娘子之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看着瘫倒在地的冯商,郑懿也没想到收治冯商的经过没想到如此容易,他本以为冯商会仗着冯熙的势顽抗,不料冯商见了朝廷的公文就束手就擒了。

    冯商虽然经公文暂停了赵郡太守之职,可毕竟不是免职,所以不能把他当作犯官来对待,至少大面上还是要给足面子的。

    拓跋慎猜测,皇帝能赐死拓跋郁,却对冯商暂时示以优容,很可能是看在冯熙的面子上,不想让冯熙太过难堪。否则今天下来的就不是吏部和廷尉的公文了,而是抓捕其进京的诏书和给他准备的槛车了。

    “李侯,可否为冯使君备下房舍,再以一二仆人贴身伺候冯使君?郑某初来赵郡,人地两生。还要多多烦扰李侯了。”

    李家竟然想上船,郑懿也懒得多客气,不要他们帮助抓冯商,看管一下总行吧!

    “好说,好说。郑公为我李氏戚属,些许小忙当然不在话下。”

    李悦祖知道,郑懿这是担心冯商一时心情激荡想不开,搞什么吞金自杀之类的事。而且这平棘城中郑懿能信得过的也就他们李家了,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赵郡的郡守署倒是可以安置冯商,只是冯商好歹当了差不多一年的郡守,谁知道他有没有别的手段?郑懿初来乍到,又不是什么高官,只能找本地大族来帮他了。

    郑懿见李悦祖答应的痛快,心情稍稍舒展。抓捕冯商之事是他首次受皇帝命令,可不敢出什么差错。

    。。。。。。。

    处理完冯商的事后,拓跋慎又独自走到观景楼上。此时李娘子早已经与侍女回去了。不止如此,桌案上李娘子所送的竹实羹已经不见了。

    想来是带回去了吧!拓跋慎不无遗憾的想道,那竹实羹闻着还是挺不错的。

    抛开心中的杂念,站在桌案边上,拓跋慎将还没有完工的画卷重新铺开。

    这幅画是以上次在北苑中游玩时作为背景,拓跋慎打算将它送给郑娘子以作纪念。本来还打算用传驿送到平城,不过既然郑懿来了,那就托给他好了。

    本来打算用两天时间来慢慢精画的,现在看来来不及了,要争取今日就画完加简装,郑懿明天或后天大概就会走,时间不多了。而且他在这赵郡耽误的时间太久了。不说他自己心焦,就连那些整日里无所事事的羽林军士,都觉得不耐烦了。

    虽然这是给除了母亲和曹姨以外第三人作画,但是凭着这些年的作画经验,修修改改,拓跋慎前后用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收笔。

    将炭笔放下,用湿巾擦擦手,正要将绘制好的画重新收起来的时候,拓跋慎听见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敢问殿下,这画中娘子,可是郑公女公子么?”

    拓跋慎转身,正见李娘子移步走来,她的那些从不离身的侍女这次并没有跟着上来。

    她什么时候到的?

    李娘子肃礼轻笑道:“殿下莫怪!家父为郑公备下家宴,因久不见殿下,命我来请殿下前去赴宴的。”

    家宴!拓跋慎看看外面的光景,才发现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估算一下时间,大致相当于六点钟左右吧!现在是夏季,白昼比黑夜长,所以拓跋慎作画时并没有感受到光线的明显变化,都没注意到时间。

    “劳烦娘子亲来。”拓跋慎一边回话,一边手上卷动画卷。

    “我能看看吗?”站在桌边的李娘子轻声问道

    拓跋慎虽然没有回答她这画中女子是不是郑家娘子,不过她也猜到了答案。

    拓跋慎松开手,稍稍往边上让了一些位置。李娘子移步上前,微微低首观览画卷,看着画中的小娘子,看起来跟她差不多年岁,容貌很是娇美,只一眼便知是闺风上佳的淑女。

    “我不识郑娘子之才,但观郑娘子容姿,得配殿下亦为美事。”

    “李娘子美言,我先代为谢过。娘子若论才貌,亦不差郑娘子。”

    李娘子听了拓跋慎的称赞,并没有说谦虚之语,好似并不想在拓跋慎面前自谦自己不如她人一般。

    “我今日听家母说,殿下这两日便要走了么?”

    “正是,在贵家耽搁太久,现今气候日趋炎热,再不走的话,只怕路上只能行半日,避半日,如此不知何时才能到南朝。”

    李娘子看着画,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殿下此去数月之期,归朝还能再来赵郡吗?”

    拓跋慎低头想了想,答道:“亦未可知,若无他故,或许还会原路回京。”

    他的主车对路桥的要求比一般车高不少,如果没必要还是不要改道的好。

    李娘子闻言,嘴角轻笑,如水双眸看着拓跋慎说道:“殿下若能再来李家,我请家母再为殿下备下竹实羹可好?”

    。。。。。。

    夜宴之后,拓跋慎回到寝居,洗漱之后,挑亮烛火看起冯清和曹贵人,拓跋恪的信件,不出所料的是,其中也有郑娘子的信,白天郑懿大概不是不好说,把郑娘子的信夹在中间一起给了拓跋慎。

    冯清和曹贵人的信很简单,就是简单说了宫中的事,嘱咐他路上注意冷暖,不要独自出行。对于赵郡的事,冯清倒是没提什么,曹贵人则劝他以后谨小慎微,尽量不要与冯家起冲突。

    拓跋恪说的是宫中琐事和学业上的困难,还有母亲和弟弟妹妹的近况。从拓跋恪的信中得知,拓跋恂在他出京三日以后就解禁了。

    郑娘子的信,拓跋慎是最后才看的。他当日再给郑娘子的信中只说些两人之间的私话,对于赵郡的事只字未提,现在想来郑娘子恐怕是生气了。

    打开信件,只见其中郑娘子所学,以卫夫人体书——

    “殿下远之赵境,妾于京邑待君。君与妾身本异世,而天赐佳缘。于今八月之期,虽未及年,而妾常意为数世之由。本意奉君终身,夫敬妻贤,同昌子嗣,上以致孝父母,下以垂训子孙。每念及此,书戒女工,信为不难。赵郡之情,君自有由,本非妾当问。然妾私以夫妻之义,当互托衷情。妾既配君,磐石不移,愿君待妾亦如是。”

    “君远行异国,辗转万里,辛劳之间所非一日。愿君以父母家人至重,念妾日夜所思,能善保安康,并祈早日归来。”

    拓跋慎看完信,好像看到郑娘子端庄严肃之色,正坐在对面责备他一般。

    又将郑娘子的信反复看了四五次,每读一次,感触多一分,心中温情也多了一分。拓跋慎呆坐桌前,想着与郑娘子永宁寺初次相逢,在北苑游玩,在城南车中互诉衷心之事。

    将书信收起,放在胸前珍藏好。拓跋慎决定明日就出发,以尽早返回平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