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30章 泽潞织户揭杆起(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730章 泽潞织户揭杆起(下)
    来人三角眼、长相凶恶,乃是长治县捕头钱义。此人名虽带个“义”字,却最是缺少仁义,仗着替官府做事,欺男霸女之事没少做。见是他,杜元定了定神问道:“原来是杜捕头,这光天化日的翻墙而入民宅,不知所为何事?”
    “好尔个杜元,还敢跟额拿腔作势!方才尔等所言,额在墙外听得真实,尔等端的好胆,图谋逃往大同也就罢了,竟然还妄想造反,献潞安、泽州、平阳于卫军。那厮竟敢说什么‘泽潞一带到处都是活不下去的织户,只要登高一呼,必然望风景从’。呸!真是不知道死字如何写”,钱义啐了一口,伸出根手指朝苗大指去。
    “哎呀,钱捕头,适才额们兄弟六人在此间饮酒,额那兄弟饮多了几杯,说的全是疯话,可当不得真呀”,杜元慌忙解释。
    “是啊,这位官人,适才是额们说的酒话,还望海涵”,龚奇等人亦赔起笑脸。
    “海涵?尔等说得倒是轻巧,额身为捕头,捕盗有责,听到叛逆之言,岂能轻轻放过?杜匠头,尔是匠户中领头的人物,说说看,此事该当如何?”钱义冷笑。话语中的意思清晰明白:不能轻轻放过,但如果银子给得足,也不是不能放过。
    杜元心里直发凉,硬着头皮说:“若是钱捕头能海涵,额们定当重谢!”
    “好!就知道杜匠头是个痛快人”,钱义伸出六根手指,“一条性命一千两,尔等六人,额收六千两,不多吧?”
    若是前些年,织户们手头还有些积蓄。可这些年,兵荒马乱,官府盘剥日益严重,杜元等人早已倾家荡产,还如何掏得起六千两?听得此言,不由得面露苦色。
    “钱捕头,额们的情状您也知晓,莫说是六千两,便是六百两,也委实拿不出来,还请您通融”,杜元哀求。
    “是啊,求您通融”,众人齐声求情。
    “直娘贼,舍命不舍财的悭吝玩意儿,额倒要看看尔等是要命还是要钱,走,跟额去衙门”,钱义大怒,做势便要拽着杜元出门。
    “狗杀才!”
    忽闻一声虎吼,一只强而有力的手臂紧紧箍住钱义的脖子,另一只手执剪刀朝着钱义的咽喉猛刺。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官差,须臾便化作一滩死肉。那剪刀正是织户剪布常用之物,杀人者,亦是众人熟识之人:佣工苗大。
    “哎呀,苗贤弟,汝杀了此人,便再无回旋余地,可害死额们也!”杜元急得直搓手。
    “兄长糊涂呀!那钱义乃是出了名的心黑手辣。莫说额们拿不出他想要的数目,便是真给了他,您以为他收了钱后便不会告官吗?依小弟看,这厮就算收了钱亦会告官求赏。不如杀了这厮,一了百了”,苗大丝毫不惧。
    “汝说得容易,那钱义乃是县衙捕头,稍后知县若发现其人失踪,必然怀疑。没有不透风的墙,祸事来也!”杜元急道。“所以兄长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听小弟所言,发动织户在长治举义,夺取潞安、泽州、平阳献于卫军,不但无罪,反有大功;另一条便是绑缚小弟去见官,看清廷会否饶恕兄长。满人的官府待汉人一向严苛,您能否脱险,还真不好说”,苗大冷笑。
    杜元后背汗直流,苗大的话没错,如今卫军逼近,官府正忙着四处搜捕卫军奸细,长治知县又怎么会放弃这一立大功的机会?看来,只有听兄弟的话,死里求活搏一把。想通此节,这位匠头终于下定决心,狠狠瞪了苗大一眼,“苗贤弟将愚兄当成什么人了?卖友求荣之事,额绝不肯为!”又朝龚奇、李满、吴兴才、张成四人说道:“诸位兄弟,如今额们杀了官差,不反亦不成矣。不如豁出命跟官府拼了,在长治竖起义旗,如何?”
    形势比人强,死了个官差,谁都脱不了干系,也唯有拼出条活路来。四人面面相觑,最终全部同意。大家伙议定,先设法稳住官府和钱义的家人,即刻召集信得过的织户偷偷往长治聚集,准备起事。商议完毕,便各自散去准备,苗大也回到自己的家。
    “汝回来了,事情办得如何?”忽听一道银玲般的声音传来。
    眼前的佳人,面如桃、腰似水蛇,分明是人间犹物,苗大却连头都不敢抬,呐呐地答道:“回姑娘的话,小人按您的吩咐,在那五人面前杀死官差钱义,彼等已没了退路,必反无疑”。
    “好!这是赏汝的”,大卫国乌衣卫正六品百户长柳烟儿嫣然一笑,扔给苗大一个厚厚的银袋。
    ——
    长治县衙内,知县于公胤这几日有些心神不宁。他收到参政李文煌发来的公文,为了筹集军饷,潞安府、泽州的织户需捐输二十万两。说是捐输,其实便是摊派,仅长治一县便需摊派七万两。科征猛于虎,长治织户早已不堪重负,又如何出得起这七万两?正在烦恼,他的得力臂膀捕头钱义又失踪了。原来钱义曾派人告假,说身体不适需歇息数日,他也没当回事。可连续五六日未至,派人去钱义家问,其家人却说钱义托人告诉家眷,自己这几日在衙门办公,无瑕回家。这是怎么回事?那钱义究竟去了何处?于知县觉得要出事,四处派人寻找,自己则在衙门内心慌意乱地等待消息。
    世上事往往如此,好的不灵坏的灵,他越觉得要出事,偏偏就出大事。猛然之间,县衙周围喊杀声四起。
    “怎么回事?”于公胤慌张地问。
    “老爷,不好了,有织户造反,打进县衙来也”,有手下报信。
    “走,快从小门走”,于公胤吓得撒腿便跑。
    刚至小门,便被三人拦住,一个瘦儒生、一个胖商人,还有一个妙龄的美人儿。“于知县,长治织户苦满人暴政久矣,欲起义响应卫军,您是长治的父母官,何不领着百姓一起干?”为首的瘦儒生笑眯眯地对于公胤说。
    乾元十六年(1659年)九月初八,长治知县于公胤“率众举义”,攻下府衙,斩杀潞安知府杨晙,连陷壶关、长子、潞城、平顺、屯留诸县,逼近襄垣。一时间告急的文书雪般朝太原飘去。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