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好大的胆子
李谕知道秋瑾的请求后,当即给在日本专门管留学生事务的汪大燮发去了电报。
由于此前成城学校留学生的事件,现在日本对清国留学生的要求有了一定提高,需要经过公使馆的介绍才可。
不久后,日本政府还会出台相关的正式文件。就是这份文件后来被误读了,成为导致陈天华蹈海自尽的直接原因。
汪大燮在清末民初是个比较开明的外交家,他并不反对女子上学,尤其是在看到日本也在兴办女学后,觉得这么做能够开扬风气。
汪大燮立马回信给京城的李谕,表示自己会联系留学生会馆。
留学生会馆比较积极的是鲁迅和蒋百里等人,他们对这个刚刚赴任的留学生总监督还算有点好感,总比此前驻日大使蔡钧要好一些。
不过实际上现在清廷已经注意到了日本留学生中革命思潮涌动,所以非常留意。
清廷对前任驻日公使蔡钧也颇感失望,换成了一名叫做杨枢的外交官,他是广州同文馆的学生。
杨枢倒是比前任好不少。
在赴任的途中,爱新觉罗皇族还专门派了一名贝子载泽同行。
载泽是清亡后宗社党的成员,也是溥仪刚登基时,力主杀袁世凯的皇族成员。
新任大使杨枢与载泽表示对留学生事务十分关心(清廷的驻外使臣,大部分也没啥别的事可做,而且留日学生的确革命思潮太浓厚),正好汪大燮要去留学生会馆,于是一同前往。
——
东京·骏河台。
这里是曾经德川幕府时代的重要观光区,也是江户时期幕臣与大名的聚集地,他们争相在此建造豪宅,因为这里能够俯瞰神田川和江户,眺望远处的富士山;距离日本皇室的皇宫也很近。
中国留日学生会馆,就设立在这个区域。
今天留学生们准备开办年度“促学共进会”。
现在留日的群体已经超过千人,国内很快就看到了留学的好处,再加上汪大燮和新任公使杨枢的努力,再过一年留日学生就会接近万人的恐怖规模。
所以这个群体还是挺庞大的,而且“破坏力”惊人。
今天留学生会馆请来了优秀毕业生做演讲,——去年刚刚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应用化学系的马君武。
京都帝国大学在目前的日本国,地位差不多仅次于东京帝国大学。
马君武名气也挺大,人家是同盟会的八位起草人之一;后来投身教育,是广西大学的创办人,还当过民国的教育总长。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称。
早年间国内留学生学工科的非常少,马君武后来还成了中国第一个获得德国工学博士学位的人,挺不容易。
鲁迅过去对他说:“厚山兄,听说今天公使还有一名皇室成员也会来,你今天的演讲要不要改一改?”
“皇室?爱新觉罗?”马君武疑惑道。
鲁迅点点头:“是的,与留学生总监督汪大燮大人一同来。”
马君武纳闷道:“你怎么知道?”
鲁迅说:“从国内传来的消息。”
马君武问道:“你能和国内随时联络?”
“对啊,”鲁迅说,“李谕你知道的。”
马君武点点头:“当然知道。”
鲁迅说:“他有时就会给我发电报。”
马君武又问道:“你哪来的电报机?”
鲁迅凑到他耳边小声说:“是《新民丛报》报社的。”
马君武惊道:“梁先生的《新民丛报》?”
梁启超基本是留日学生里进步派的精神领袖。
鲁迅有些得意道:“是的!李谕先生说了情,我们可以使用他们的电报机,并且不用付费。”
“这可省了一大笔银子!”马君武有些羡慕,“李谕先生是当今最厉害的科学巨擘,没想到你能和他保持联络。”
鲁迅说:“不过他提的要求有时太难处理,我也不懂什么阴极射线管之类的奇怪东西。他让我帮他在日本采买,真是难死。”
马君武连忙说:“我懂啊!”
这话有点吹牛,不过他的确是比迅哥懂。
鲁迅说:“不然我把你介绍给李谕先生?”
马君武高兴道:“求之不得!”
“好歹你是京都帝国大学的工科生,”鲁迅说,“你是不知道,李谕先生要的东西有多难找,恐怕也就京都帝国大学与东京帝国大学有。”
马君武说:“你不是一直有好好学工科,前些日子我看《浙江潮》还发表了你写的两篇科学论文,《说鈤》(鈤即镭)以及《中国地质概论》。”
迅哥刚来日本就是想学工科的,此前他在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时,学的也是矿业和地质。
鲁迅这两篇文章的确算作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
镭的这一篇发表在居里夫人获得诺奖之前,说明咱迅哥还是挺有上进心的,一直有在学最新的科学前沿知识。
鲁迅笑道:“别提了!我后来看了李谕先生的论文,瞬间知道自己不适合学工科了。”
马君武问道:“那你想学什么?”
“医学?试试看吧。”鲁迅随口说。
想不到李谕竟阴差阳错扼杀了迅哥的工科求学心……
这时马君武感觉有点跑题了,兜回去问道:“你还没说怎么知道有宗室来。”
鲁迅说:“因为此前李谕先生给我发过电报,问有没有合适的女学,要安排一名京师出名的女侠来日本读书。并且我在《新民丛报》那听说了新任公使和载泽贝子的事。这回留学生总督亲自来,必然要带来他们。”
“推测得有道理。”马君武说。
鲁迅说:“所以我让你改改发言,毕竟今天有皇室贝子到场,如果太激进地宣扬排满,恐怕……”
马君武满不在乎:“就算皇室贝子不在场,事后早晚也会知道!该说的就要说,总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贝子就退缩。”
鲁迅说:“当下形势,如果惹怒他们,怕不是什么好事。”
“不用怕!”马君武说,“要的就是惹火他们,他们犯错越多,越容易推翻!”
鲁迅说:“嘘!你还是小点声,他们来了!”
留日学生群体里,分激进一点的和保守一点的。
搞退学、斗争的基本都是激进派。
而鲁迅留日期间,相对属于“保守派”,认为应该忍辱负重先搞完学业再说。
汪大燮带着新任公使杨枢和贝子载泽进入会馆,听说今天还有促学大会,杨枢和载泽颇感兴趣,决定听一听。
汪大燮有些为难:“二位大人,都是些学生自发组织的,没什么意思,不若还是早回使馆。”
杨枢说:“汪大人,学子是国之栋梁,怎么能说没意思?”
载泽也说:“我也想看看所谓‘国之新主人翁’以及‘费城独立厅’是个什么样子。”
留学生会馆成立之初,就被学生们比作“美国费城的独立厅”。留学生也被社会舆论当作了“未来主人翁”。
两人说完就带着随从在前排坐下。
汪大燮很无奈,他在日本已经呆了一段时间,很明白留学生群体里革命思想太常见,保不齐就会出乱子。
实际上中山先生倒是并没有与留日学生有过多接触,不过留日学生竟自发朝着革命的方向在靠拢。
果然是大趋势啊,历史的洪流裹挟着所有人在前进,不可阻挡。
前面几人照例说了一段话后,便请上了弘文书院的优秀毕业生马君武。
马君武上台后就开始康慨激昂地演讲:
“诸君!
今日日本之形势各位有目共睹,相信已经不用我多说。
盖日本奏维新之功,由于尊王倾幕。
而吾之王室已亡于二百余年之前!
现之政府,则德川幕府之类也。
幕不倾日本不能有今日,满不去则中国不能复兴!
……”
好家伙,这家伙上来就一顿持续输出,矛头直指满清政府。
当着满清皇室的面直接宣扬反满。
台下的鲁迅作为未来战斗力第一的“大喷子”,现在听得都有点汗颜,马君武也太大胆了,咋啥都敢说。
马君武继续一顿激情陈词,台下的载泽脸越来越黑,不过他并不适合站出来反对,于是示意身后的一名管家起身道:“大胆狂徒!汝等作为我大清国之子民,安能说出这样的叛逆之语!”
马君武毫不示弱:“叛逆?如果说我等辛辛学子是叛逆,叛逆的也是落后之时局!当今朝廷,连立宪的勇气都没有,甚至远不如此前日本国之德川幕府!”
管家怒道:“你,你放屁!”
马君武捂着鼻子说了一句:“好臭好臭!”
管家知道他是嘲讽自己,生气道:“乳臭未干的小子,你懂得什么国家大事,在这大放厥词!”
马君武朗声说:“国家大事?我倒要问问阁下,四十年前,日本国与我相等,然后以四十年经营,一跃成为强国,甚至敢于挑战庞然大物俄国!这是为何?日本国能够做到,我们当然也可以做到,但可惜现在朝廷畏手畏脚,生怕丢了权力,并不一心求强。”
马君武深吸一口气,然后说:“是以,若非排除满族政权,恢复汉人主权,将不足以救中国!”
台下的上千学生欢声雷动,纷纷鼓掌赞同。
管家还想说什么,但已经没有人听进去了。
载泽冷哼一声,铁青着脸拂袖走出会馆。
“这就是留学生的情况?”载泽问道。
汪大燮说:“就是您看到的样子。”
载泽怒道:“你们是怎么管理的!?”
汪大燮无奈道:“贝子爷,这里是日本国,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直接管理,更没有权力去抓捕,只能任由其发展。”
载泽并不满意:“那么就给日本国警察厅施压!”
会馆里,马君武下来后,鲁迅对他说:“你今天真是太威风了,我刚才看见那个爱新觉罗贝子走的时候,脸色特别难看。”
马君武说:“以后有的是他们难看!”
“促进会”又开了两个小时才散场。
两人刚出会馆,就被日本警察拦住,“厅里传讯你,请随我来一趟。”
马君武并不担心日本警察,知道他们不可能因为这种原因抓自己,直接就跟了过去。
鲁迅担心他的安危,随着一同前往。
来到警察厅,日本警察问道:“诸君是清国哪个省的人?”
马君武说:“我们是中国人,不是清国人。”
警察抬头看了他一眼,又问道:“士族,或是平民?”
马君武笑了笑说:“遗民。”
警察有些无奈,只能说:“你们不要在东京搞这种大规模的集会。”
马君武说:“不过是正常的留学生促学会,难道也不行?”
警察并不想管这种烂摊子事,于是说:“以后尽量不要搞出过激举动。”
完事就把他们放走了。
马君武出来警察厅和没事人似的,对鲁迅说:“走吧。”
鲁迅问道:“去哪?”
马君武说:“当然是去给李谕先生发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