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23章 第二章:迷离县城(第九节)(23)
第九节:席间杂谈不遂意,强将出头众人惊。
(23)
一巡酒毕,易铭慢慢清理清理了思路,说道:“这个嘛!这个孟德斯鸠写了一本书,叫《论法的精神》,他提出了一种治国理念,就是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简而言之,就是把国家的权力分为三部分:一是设立议会,有立法权;二是国君,有行政权;三是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皇权,防止君主*。“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这就是三权分立、分权制衡。范先生以为如何?”
易铭自以为说得还好,想必这个范先生肯定赞同,不料易铭刚一发问,这大堂上顿时就有不少文化人此起彼伏地说道:“这怎么行!”、“胡闹嘛!”、“这不是大逆不道是什么!”、“数典忘祖啊!”等等等等,让易铭感觉脑袋都要炸了。
正是人声鼎沸乱哄哄吵闹闹之际,突然一个声音像是晴空霹雳般响起,原来是人高马大、声如洪钟的李马丁,只见他站起身大声喝道:“吵什么、吵什么?闭嘴、闭嘴!”他这一暴喝,大堂上竟然转瞬间变得清思雅静,没有人再敢言语。
那李马丁又大声说道:“主公说的是那个什么“梦的是酒”,是他说的又不是主公说的,就是主公说的,你们这些鸟人也胆敢说主公说的不对。谁要敢对主公不敬,莫怪老子活劈了他……。”
易铭见他瞪着眼,目光很是咄咄逼人般的凌厉,竟是强为自己出头。于是心里大为感动,心说道:你这个家伙不错!老子罚你跪了那么久,你居然毫无怨言,看来是老子这个主公的死党无疑。
易铭转眼,却惊讶地看见范旷,挺身对着李马丁大胆站着,目光迎着李马丁,似乎毫无畏惧之感。其实这个也是犟牛脑壳九斤半,也算是个固执的主。
李马丁似乎发现了范旷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忽视,顿时大怒,他抽出腰间佩刀,直架在了范旷脖子上,看样子要是把他惹毛了,范旷立刻会身首异处,大堂之上顿时一片惊呼。
李千秋及易铭见状,忙大声呵斥道:“住手!不得乱来。”李马丁很听话,收回了刀,气咻咻地一言不发,两眼生生盯着范旷,只差没有喷出火来。
易铭见李马丁还算理智,自己出声及时制止,好像权威比李千秋更甚。他心里有了底,正想说什么,李千秋对李马丁道:“李将军,还不快给范先生赔礼道歉,先生是南明重臣,而今投靠了主公,我们就是一家人。何况主公与范先生所论,都是经世治国的大事,你一个粗鲁武人,懂得什么?”说完,见李马丁仍旧怒气未消的样子,李千秋又大声道:“还不快去,要我下来亲自请你吗?”
李马丁无可奈何,只得走近范旷,俯身长偮,说道:“范先生,你大人大量,在下得罪了。”范旷目无表情,虽说易铭及军师都呵斥了他李马丁,实则维护这家伙的成分居多。没有办法,天下大乱之际,武将更易受倚重一些。范旷见李马丁服软道歉,想想正好借此有个台阶下,也替刚才那些反对的文人墨客一个台阶下。
但见范旷扶起李马丁,转身向易铭道:“主公在上,老夫不得不多说几句,今天就是砍了我的脑袋,老夫也得说。”
易铭见范旷说话恶狠狠的,觉得这个是方孝儒一般的死脑筋,如果你真就敢砍了他,还成就了他忠臣死谏的名节。
易铭决定学习一下那些帝王将相的所谓权谋,于是他客客气气说道:“范先生哪里话,我才疏学浅,以后还要向各位多多请教。先生有话,但讲无妨,我有一句话,要对先生及各位说。以后凡是涉及军政大事,均可直言相告,无论对错,言而无罪。各位以为如何?”
易铭话音刚落,但见众人无不欢欣鼓舞、激动万分,均山呼:“主公英明……!”
范旷明显也感动不已,似是遇到了“明主”。于是又说道:“老夫并非反对主公,只是觉得主公身为一方之主,无论军政大事,都应当决绝乾纲独断,不可听信什么“梦的是酒”三权分立之谬论。诸位以为如何?”
易铭只听得下面众口一词,附和范旷道:“对!就是!”,下边众人如此一来,搞得易铭很是尴尬,易铭随即想到:看来这会儿不独裁都不行,至于要搞三权分立或者自由民主什么的,还真是不合时宜。
范旷又道:“主公坐拥黔北一地,已有遵、铜两府二十余县。民众五十万,精兵廿余千,上下同心,政通人和,域内大治、民众富足。放眼当今天下,清狗势大、刀兵所至、无不披靡。有言道:清兵愈万,则不可敌,这么些年,其锋向所至,竟占了国之大半。但毕竟是戎虏,非我族类,华夏之地,揭竿而起的举义,更是此起彼伏,有朝一日,主公挥师北上,逐鹿中原,淸狗定然会退出中土的。
南明羸弱、偏安一隅,且勾心斗角、派系严重,其主虽为正统,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看来朱家天下,已然气数已尽,如今苟延残喘而已。
而李自成、张献忠之辈,均已暴亡。李锦、高一功、孙可望、李定国之流,又难堪大任。依老夫看来,牛金星谶语“天下当属十八子”,应是勘破天机之语,然而这个十八子断然不是李自成,我看当是指主公您呀……!”
范旷言及于此,当即不少人附和。李马丁听了,哈哈大笑,大声说道:“你这老先生,这才是说的人话。说来说去,这天下还不是我老李家的,我看主公将来是要当皇帝的,到时候我们都是大将军、大丞相。我看你范先生就是个当丞相的料。喂!你们都说说,是不是呀?哈哈哈哈……。”
众人听了,有真心假意跟着笑的,有起哄附和说是的,交头接耳的,拍桌子、打板凳的,场面乱哄哄、叫喳喳,吵得易铭七窍生烟一般恼怒不已。易铭实在厌烦,就大声呵斥道:“不要吵了,吵什么?”他惊喜发现,这帮家伙听了,瞬间竟安静下来,刚才还是人声鼎沸的,现在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听得出来。
易铭一时冲动,觉得自己话说的不太恰当,他认为应该温和一些,声音平缓一些,按照他那个时代流行的说法,要表现得有亲和力一些。所以他按捺住自己的情绪,看了看下面那百十双眼睛和对他无比景仰的神态。易铭说道:“范先生所说,在下不敢苟同,目前我等所处待化之地。地瘠民贫,经济落后,何况区区两三万人,有什么资格去争夺天下?”
这时赵龙甲却站直身体,下面“文武百官”立即又重新安静下来。易铭看得出,这个赵龙甲性格老成,作风干练,轻易不说话,一旦他要说什么,其他人还真就表现得规规矩矩,不敢乱说插言。
赵龙甲照例给易铭拱手一礼,然后声音低沉缓缓地说道:“主公不可妄自菲薄,想当年我等初到黔北,只有不足万人,能够上阵杀敌的,不及五千。孙可望来攻,大战十余日,遵义城下,尸横遍野,我们还不是守住了。就此一战,奠定了如今的局面,孙可望可是十万之众啊!我们仰仗什么?说到底无非是我们有枪有炮。如果不是有这些枪炮,如果不是靠先生的鲁班神技,发明了这些东西,别说守住遵义,恐怕这大堂之上的众弟兄,早成刀下之鬼了!”
赵龙甲话及于此,堂上不少人异口同声感叹:“对!就是!”
赵龙甲接着说道:“如今我黔北一地,南至乌江与孙可望划江而治,北抵习、綦一线俯视四川,东到思、铜已经营数年,西有毕节、大方与当地土司水*融。我黔北自成一体,与清、明及大西、大顺败军鼎足而立。况经几年休养生息,如今可谓兵精粮足,正是主公施展才华、大展宏图之际。主公只要一声令下,管叫弟兄们个个生龙活虎、拼死征战,不愁打不出个好局面,还望主公早作决断。”赵龙甲说罢,众皆喝彩连连,但见他自坐下,闭目养息,不再言语。刚才那些话,似是在将易铭的军。
易铭正欲说什么,李千秋及时插话,又让众人抽烟吃酒。大堂之上,一时竟无人言语。李千秋见状,也将身站起,众人聚精会神,听李千秋说道:“好了,好了!主公初到,对眼下诸多情形,尚无明了。你等下去之后,对于如今大计及军政方略,可写于纸上,报与主公及我处。等到主公回了遵义,自会召集你等,博采众长,确立下步方向。各位以为如何?”
李千秋说完,有谁敢说不行。于是众人均专心喝酒吃饭,不再吵闹,易铭又回答了一些关于他神奇历险记的提问。一会儿怡情又带着人给众人上茶,易铭感觉稀奇,就问:“这茶叶是哪里产的?”
那吴扶林回答说道:“主公,这些茶就出自湄潭、凤冈一带,种植历史可谓悠久,这个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在下以为可好得不得了!”
易铭奇怪问道:“我怎么来时很少看到茶园?”吴扶林又道:“产的不多,就品质好,产区集中在永兴,军师这几年大力种植了不少,怕不下万亩,只是尚未丰产,再过一两年应可满足。”易铭说道:“原来如此!”心里暗暗咐道:将来要有机会,老子定要穿梭时空,到陆羽那儿看看他何等尊荣,还可顺便带上几斤“湄潭翠芽”,送给他品鉴一番,让他提提意见。
想到“湄潭翠芽”四个字,易铭就问到:“各位!这茶叫个什么茶?”那众人也是一愣,其间站出程精一,答道:“主公一问,在下还真就不知,我只道湄潭产的就叫湄潭茶,凤冈产的就叫凤冈茶。主公难道想给取一个?还真就没有人寻思给起个名儿,在下斗胆请主公给赐一个。”
见易铭、程精一两人一来一往品茶论茗,众人都有了兴趣,均表态让易铭给赐一个。易铭故弄玄虚,想了片刻,就把他那时的名儿借用过来,说道:“你们看称为“湄潭翠芽”如何?”范旷在一边也想了想,大胆建议道:“主公所赐,好是好,但黔北产茶县份太多。只是一个“湄潭翠芽”则单指湄潭一地,似乎不够。这黔北县份,江河溪流,多汇于乌江。老夫斗胆改称为“乌江翠芽”,不知主公以为如何?”易铭一想,认为贴切,就说道:“我看可以,就如先生所称“乌江翠芽”最为恰当。”
至此开始,“乌江翠芽”名满天下,当然,这是后话。
后来易铭心不在焉,众人再也无事,李千秋吩咐后,一干人等,自作鸟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