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预兆
没错,时至今日不仅白鲸港,整个殖民地最稀缺的“商品”依然还是人。
更准确的说是年龄不大,四肢健全并且基本没有健康问题的劳动力——男女皆可。
地广人稀听上去很有发展潜力,但也意味着只能将稀缺的劳动力集中到一两项比较重要的产业上,可怜的人口基数不要说支撑产业发展,连扩大规模都很难办到。
以白鲸港这个冰龙峡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距离,拥有铁矿和煤矿井,拥有一片开发成熟建设完善的林场,拥有丰富的海产和繁荣的港口贸易…但她最重要,劳动力最密集的产业依然是农业。
非但如此,明明是本土最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地,农产品和海产品仍然是白鲸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地位并不比矿石逊色…不仅不需要进口,还能向周边小殖民地出口粮食呢。
想扭转这一局面,真正将白鲸港的发展潜力挖掘出来,增加移民数量依然是最好的办法;而想让本土人愿意冒险远航,到新世界安家落户,除了丰厚的条件,宣传和扶持同样非常重要。
“关于移民的问题,我已经和北港的塞西尔家族谈好了条件,他们会尽可能为我们提供便利,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安森轻笑道:
“我的建议是在北港直接成立一家‘移民公司’,专门用来招募移民——白鲸港商会的商船会负责运输工作,所以也用不着雇佣运输船,招募的移民会按照人数付款,费用全部由白鲸港议会承担。”
有地方政府和豪门的明暗双边的支持,有王室方面的默许,有收货方提供的贴心服务,并且价格有保证…这个所谓的“移民公司”唯一要做的就是凑人头,而且对出身性别都没有任何限制。
这种几乎零成本,而且旱涝保收的生意立刻引起了埃里希的兴趣:“那这笔费用有没有上线呢,我是说…具体白鲸港一年能接受多少新移民?”
多少?我倒是想上不封顶,但白鲸港议会是不可能答应的…安森轻抿了口朗姆:“具体数字还在商讨阶段,但大致应该在三千人左右。”
这也是目前白鲸港能承受的上线,超过这个数字,就要考虑是不是会饿死人的问题了——当然更是白鲸港议会的承受上限,如果不是安森强逼,加上确实缺少可靠的劳动力,这帮议员根本不想为一穷二白的新移民多掏半个子儿。
不过安森的目的也并非那么纯粹,仅仅是为了白鲸港的繁荣富强——这种话只能骗骗瑞珀主教这种单纯的人,连白鲸港议会都唬不住。
新移民不仅能补充殖民地急缺的劳动力,更是安森掺沙子的“工具人”:从头调教一无所有的新移民,成本绝对比安置老移民要低很多很多。
这些和白鲸港议会那帮牛鬼蛇神毫无瓜葛的殖民者,更容易对手握兵权,能给他们提供安全和生活保障的“荣誉议长”保持忠诚。
源源不断的新移民,也能让殖民地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继续削弱那些垦荒农庄团,矿井和林场主与工人们的影响力,避免他们试图与自己讨价还价。
“三千人,而且需要尽可能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劳动力…嗯,不是很大的数字,但想凑够也不是特别容易。”
眉头紧蹙的埃里希低头喃喃自语,他沉吟了一阵,迟疑很久才缓缓开口道:“我会尽可能的凑够人头,但可能无法保证全部都是克洛维人。”
“只要能进工厂或者农庄,你就是弄来伊瑟尔精灵我也没意见。”安森嘴角上扬,端起酒杯递向埃里希:
“但我觉得那是不太可能的,对吧?”
“恰恰相反,如果您真有这方面‘兴趣’,我…还真有这方面的人脉。”
埃里希双手捧起酒杯,意味深长的看向安森:“质量方面绝对有保证,并且不会为您惹来任何麻烦;当然,价格方面可就不能按移民来算了…很贵的,要加钱。”
这个完全跑题了的回答让安森沉默好久,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只能干脆假装没听清:“为了卢恩家族与白鲸港的繁荣昌盛!”
非常识趣的军火商也故意忽略了过去:“为了白鲸港总司令兼议长阁下的远大前程!”
“啪!”
坐在角落里的小书记官将自己的酒杯在茶几上轻轻磕了下,微笑着和两人同时一饮而尽。
……………………
敲定了移民计划,身负重任的埃里希并没有急于离开殖民地,他转身找到了梅森·威兹勒这位白鲸港商会的首领外加议会实际上的代表,和对方谈妥了钢铁厂和军工厂的建造事宜。
按照小书记官的说法,像埃里希这样为卢恩家族处理财务问题的“代表”,以最保守的估计也“不会少于一沓儿”——证据就是他短暂兼任塔莉娅书记官的那短短几十天时间里,给不下十余个“埃里希先生”写过信。
因此只需要寄一封信,埃里希甚至不需要返回本土,一个月后北港就会“自动”出现一家打着白鲸港招牌的移民公司,凭借他们的生意网络以卢恩家族的名义招募移民。
而埃里希本人既然曾经跟安森合作过,双方配合也算默契,自然最好是留在殖民地接手经营卢恩家族的工厂,以及愈发欣欣向荣的《白鲸港好人报》。
作为一名合格的军火商和工厂主,埃里希对报社这种东西并没什么心得,不过好在他也没什么竞争对手;一座小型造纸作坊外加几台二手凸版印刷机,他就能垄断整个冰龙峡湾的传媒界。
而且印刷业是一个很小的行业,占用不了多少劳动力,不影响其它产业发展,配合报纸却能形成极好的宣传效果;实在是白鲸港这种体量不大,经济效益却很好的殖民地港口发展首选。
至于还在兴建中的钢铁厂和军工厂,埃里希将两个工厂合并为“白鲸港钢铁公司”,直接和白鲸港议会内铁矿与煤矿主们各自组成的委员会谈妥了供货协议,仗着背后有卢恩家族和风暴师,以只比本土多百分之十的价格拿到了充足的原材料。
不过考虑到目前这座钢铁厂规模不大,只是给军工厂做配套的,确保风暴师能够在步兵武器方面勉强自给自足而已;那些个委员会干脆就捏着鼻子,权当额外交了一笔保护费。
更何况他们也并不吃亏——除了稳定的订单,埃里希还无偿分给了总计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两家各占百分之二十。
考虑到守备军团是这家钢铁公司唯一并且绝对忠实的客户,几乎不存在账面上出现亏损的可能——毕竟风暴师不会让它把武器卖给别人。
并且埃里希并不是直接把这股份交给产业主们,而是“白鲸港矿石委员会”和“白鲸港煤炭委员会”,额定的分红直接以现金的方式,公开交给两个委员会当月的代表。
至于拿到了的钱会怎么分,那就不关钢铁公司的事情了,属于两个委员会各自的“内政”,不方便干涉。
这样用不着安森插手,为了保障自己的收益和对外的“议价权”,两个委员会都会自动报团取暖,形成比现在更有组织,更团结的利益集团,并依靠规模产生更大的效益,推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而其它的产业主和垦荒农庄组织一旦觉察到这一点,为了不被挤占生存空间和抢走劳动力,也必须做同样的事情——原本被安森强迫着改革的白鲸港议会,自己就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四分五裂起来。
手握兵权和守信者同盟的“荣誉议长”,就更方便在一个个团体之间互相调停,不用担心他们抱成一团对抗自己这个“外来人”了。
当然,促成各个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展白鲸港的贸易网络,提升在对外尤其是新世界其它殖民地的影响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冰龙峡湾一片区域。
整个新世界沿着汹涌海的海岸从东到西,总计有十三处规模较大,并且能对周围产生影响的殖民地;克洛维控制着包括白鲸港在内的两处,北海三国各有一处。
帝国名义上控制着六处,但因为最大的港口和海军都在艾德兰公国境内,加上不少其他公国豪门都对投资殖民地十分有兴趣,各自都资助甚至支持过不少殖民队,而这些殖民队都需要靠帝国海军护航才能安全抵达新世界。
因此赫瑞德皇室和贝尔纳家族,究竟哪个对殖民地影响力更高,是一个皇帝陛下本人并不想知道的问题。
十三处大型殖民地中,白鲸港不是人口最多的,也不是资源最丰富的——它的优势在于,距离本土(北港)的直线距离最近,并且和北海三国的距离也并不算太远。
正是靠着距离优势,加上周围已经有几个还算成熟的殖民地提供劳动力和少量贸易,帮助白鲸港度过了最初的难关,只用区区五十多年就成长到其它殖民地需要近百年才能拥有的水准,并且依然保持着相当程度的扩张势头。
安森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扩张和这些殖民地的贸易,增加对他们某些“特色”商品的采购,靠着从王家海军租来的商船减少运输成本,争取以量取胜。
过去这种大型殖民地之间的贸易都是零散的,自发的,最多也就是像白鲸港商会那样,低买高卖;效率上当然就不如以白鲸港,甚至是整个冰龙峡湾作为主体,更能靠体量和购买力获得议价权。
最重要的是利用白鲸港和本土之间的距离优势,倚靠更便宜,数量更充足的制成品与奢侈品,控制新世界的市场——不仅要走出去,更要吸引对方主动到白鲸港贸易,让这座“新世界”的灯塔真正大放光芒。
这样促进了白鲸港的发展,更能将其它殖民地的原材料市场也吸引到白鲸港,通过一艘艘商船运往本土。
如此不仅减少了帝国的原材料供应,又能为克洛维王国提供更充足的铁矿石和煤炭供应,刺激本土增加与白鲸港的贸易,压低制成品的价格,又能进一步稳固白鲸港在整个新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每每想到这里,安森就觉得自己的忠诚之心更加赤诚了几分;要是这样本土都不能答应自己的要求,任命一位荣誉总督的话,那实在是太令人伤心了。
不过就像最完美的苹果酒肯定会有橡木桶的味道,再完美的计划往往也存在一些无法控制,意料之中或者之外的突发状况,打破某人辛辛苦苦构建出来的美好蓝图。
当然,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本人都会因为一些小的细节,令他的内心有所觉察,心跳开始加速,为他接下来最不想听到的事情做好铺垫。
这种情况可能是空中掠过的惊鸟,可能是枝头最后落下的一片树叶,可能是脸颊上毫无预兆突出的伤口……
对于安森·巴赫,那就是一脸不知道是什么表情的卡尔·贝恩,拿着两张字条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
“哪个是好消息?”
议会区教堂内,安森几乎是下意识的喊住了正想上前的参谋长,令后者直接愣在了原地,足足过了五秒钟才反应过来。
“这就要看你怎么认为了。”卡尔一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表情:
“总之先说比较差的那个吧——你的好朋友路易·贝尔纳没骗你,帝国真的调遣了一支规模和我们差不多,大概十个步兵团规模的正规军到了殖民地,并且有数量相当可观的骑兵和炮兵;再加上殖民地的民兵,差不多有个三四万人。”
“……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陆军参谋部的人就是一群自己吓自己的傻子,这支军队根本就不是派来围剿我们的——所以用不着再为这件事情担心了。”
“不是我们…那是谁?”
“他们自己。”卡尔翻了个白眼:
“帝国的殖民地叛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