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92章 不栉进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不解。刚刚前者才说孝文帝改革好处,此时却坚决否定。
    “为何?”真金问道。
    杨若冰说道:“孝文汉化虽有功劳,亦有弊端,功劳暂不说,弊端有两点。”
    “哪两点?”安童问道。
    “鲜卑族作为发明马镫的游牧民族,尚武,骁勇,质朴。孝文帝只看到汉族士人的优雅,隋唐盛世的繁华,却看不到这些优雅和繁华是多少代人的积累和沉淀,操之过急的全面汉化,画虎不成反类犬,汉化的鲜卑贵族没学会多少汉族优秀文化,倒是学会了奢侈,腐朽,也造成北魏的战力下降。此为第一点。”
    “更重要的是鲜卑统治阶层分化为戍边贵族与汉化贵族,两个阶层关于汉化及引起的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矛盾尖锐。戍边的军人兵变,起义,接连不断,最终发生河阴之变,造成北魏皇族在事实上丧失了执政地位。而目前大元情况,与北魏当时非常类似,若想让大元强盛,千秋万载,万不可效仿,我等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真金频频点头,改变称呼道:“杨先生请继续说下去。”
    杨若冰道:各位大人,都想扶持太子,让皇室统治千秋万代。如此,不汉化不行,过于彻底汉化更不行。民女以为,目前,我们可以借鉴的变法措施有三点。”
    “哪三点?”真金问道,说着为其找来椅子。
    杨若冰行礼答谢,然后坐下道:“首先从土地入手,解除游牧民族圈占良田作牧场的禁田,令流离失所的农民回归本土,让牧民改牧从农适应汉族的生活。其次兴修水利,盐铁官营;开放关津之禁,振兴贸易;须知,水利乃国本,很多朝代变迁都是因为水灾旱灾造成的民乱甚至军乱,盐铁官营和开放贸易可以充实国库。第三,大兴各型学校,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藏传佛教,圣主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安童插话道:“那孝文帝推行的去奢从俭,省汰宫婢呢。”
    杨若冰摇头道:“此举利国利民,但是会伤害蒙古贵族切身利益,目前断断不可实行。”
    杨若冰一席话。众人都是顿悟。
    张易起身行礼道:“杨先生所言令我茅塞顿开,张某派人整理一下,让太子明天就向皇上禀报,力劝皇上同意推行新政。”
    杨若冰微笑道:“民女方才这些言论大都只是玩笑话,除了少数几条可以请示皇上外,大部分断不可与皇上说,更不可贸然实施。”
    众人惊讶,真金也问道“为何?”
    杨若冰莞尔一笑,“因各项变法难免皆触动蒙古贵族的利益。如果皇上不同意,反而影响太子在皇上心中地位。”
    “那现在我等如何是好?”真金问道。
    杨若冰道:“请问各位大人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回回法派更有利于蒙古贵族阶层利益,更有利于皇上侵略扩张的个性,为什么李璮之乱已经揭示了汉法法派对皇上统治的威胁,但皇上却一直小心维系汉法法派和回回法派的平衡。”
    众人问,“为何?”
    真金亦道:“其实,这亦是在下一直困惑的地方,在下一直担心父皇会彻底倒向回回法派,但多年一来却一直没有发生在下担心的情况。”
    杨若冰道:“因为蒙古汗位继承制是忽里台大会推举制,皇上希望中原王朝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确保自己的子孙汗位继承,自己的血脉可以世世代代拥有这大好河山。”
    几人顿悟,原来汉法最吸引皇上的竟然是嫡长子继承制。
    杨若冰说,“既然皇上如此看重嫡长子继承制,不惜在李璮之乱后对汉人世家已不尽信任的情况下,在汉法法派并不利于自己开疆扩土的政治理念下,仍然不舍放弃,说明皇上的汗位继承只会在仅存的三个嫡子中,其余的六个庶子没有机会,其他各路亲王,藩王,武将大臣更没有一丝机会。在民女看来,当前殿下不必急着推行汉法,而应该想着如何保住太子之位,日后继承大统,再大刀阔斧的变法。那木罕年级最小,待人接物不够老道,且长期被叛军俘虏,目前对太子威胁不大,只要能消除三皇子忙哥剌的威胁,太子继位便十拿九稳,而三皇子忙哥剌也的确是回回法派目前最支持的皇子。”
    安童道:“杨先生,不可对四皇子掉以轻心,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四皇子是有继位可能的。”
    杨若冰微笑道:“丞相提醒的对,四皇子那里,民女会时刻观察。”
    “多谢杨先生!”真金听完,当即抱拳行礼,“今日听先生所云,感悟颇深。是为真金指引明路!”
    杨若冰道:“太子过奖了,民女一家之言,纰漏颇多。”
    安童笑道:“杨先生貌可倾城,武能安邦,才当绝世,莫要自谦,今日老朽听姑娘所言,胜读万卷。”
    “丞相谬赞了。”杨若冰道。
    安童起身道:“诸位,老朽今日感悟颇多,先行一步。”说罢安童与真金告辞。
    见安童离开,崔斌几人也知今日之事结束,遂一一请辞,不消多时,屋内便只杨若冰与真金二人。
    “杨先生。”真金说道,“今日是在下处理不当,不过先生所言,如醍醐灌顶,令在下心通目明。”
    杨若冰道:“只是民女个人愚见罢了,不值一提。”
    真金向前几步,来到杨若冰身旁,“先生可否答应一事!”
    杨若冰:“太子请讲。”
    “先生一席话,已让真金自愧不如,不知先生可愿做在下门客,真金必当悉心待知。”
    杨若冰皓齿微露,掩面而笑,“太子殿下已称呼民女为先生,民女何有拒绝之法。”
    “这么说……”真金不可置信,“先生便是同意了!”
    杨若冰点头,真金喜形于色“在下马上为先生准备住处,先生当即便可住将进来。”
    杨若冰道:“民女还需回到明教之内收拾衣物。”
    “好。”真金道:“届时真金亲迎接先生。”
    杨若冰想拒绝,但看后者面孔坚毅,不可更改,遂道:“多谢太子殿下。”
    杨若冰随即请辞,回到明教之内与钟明亮商议此事。一番讨论,杨若冰决定以门客身份进入太子府内。离真金更进一步,计划便成功一分。
    翌日,杨若冰收拾行囊,身负素心双剑,离开明教。太子真金亲自接驾,杨若冰成为太子府内幕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