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章九五一 势如破竹(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情况如何?”
    “基本情况已经探明,杨家畔一带有吴军四万人马,都是侍卫亲军无疑,押送着无法计数的物资,辎重车辆绵延二三十里。入夜前,他们核心部曲进了村子驻扎。哨探游骑数量正常。”
    夜深人静,徐州与淮阴之间的野外某处密林,几名作当地庄稼汉装扮的汉子,在一名身着甲胄的反抗军将士带领下来到林子边缘,与等候在此的反抗军斥候将军发生了以上对话。
    三名庄稼汉倒有两个是真正的农夫,居住在杨家畔附近。当然,他们现在已经是大晋战士。
    “杨家畔......四十多里而已。”
    斥候将军沉吟片刻,又跟几名庄稼汉确认了细节,以确保对方的消息属实且没有发生错判,临了挥挥手让他们在此等待,自己转身进了林子。
    很快,斥候将军在一棵参天大树前见到了自家主将,将了解到的情况悉数禀报。
    “四万侍卫亲军,诸多军械物资......”赵英陷入沉吟片刻,目光快速变幻。
    “他们以村子民房为依托,配合辎重车辆构筑了简易但完整的营寨,防御颇显坚固。虽然来报信的人没能进村子查看情况,但想必对方的营垒构建是一环一环的圆堡。”
    斥候将军寻思着道,“我们都是骑兵,就算有重骑打头阵也没法冲击这样的敌营,况且他们兵力充足,稳立不败之地,此番......我们只怕奈何不了他们!”
    赵英点点头:“你说的不错。”
    斥候将军抱拳:“那末将现在就让那几名地方同袍回去?”
    赵英抬手制止:“不,我们还需要他们作为向导引路。”
    “我们并不打算进攻杨家畔,还需要他们引路?”斥候将军诧异不解。
    赵英看了他一眼:“谁说我们不打杨家畔了?”
    斥候将军:“......”
    行军征战容不得卖关子,赵英立马为下属答疑解惑,只见他目光灼灼:“我们不能攻坚,难道还不能等他们出村之后再动手?”
    斥候将军猛然一愣。
    这些吴军只是路过杨家畔存而已,明日拂晓时分必要继续赶路,大军正好趁夜出动,隐蔽到村外埋伏,等到对方拔营启程,就能给与其致命一击。
    斥候将军反应过来,重重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末将真是猪脑子,还是将军思虑敏捷,末将这就安排斥候先行一步!”
    赵英再度拦住他:“斥候不能出动。”
    “斥候不必出动?也对,我们有向导,不担心走错路,只是战前还需尽量打探敌情,对方的哨探只是正常规模,我们的人肯定不会被他们发现......”
    “不是不必,而是不能!”赵英气度凌烈,说出话来的话斩钉截铁,充满不容置疑的意味。
    他接着道:“对方哨探属于正常规模,只是本地战士的看法罢了。
    “不是本将瞧不起他们,而是他们身为农夫本身就不精通兵事,也没什么修为与战斗经验,吴军到底放出了多少斥候,明哨暗哨各有多少,他们很难准确把握。
    “此番出击,想要一举功成,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吴军有所防备,一旦让他们及时察觉退回村中,我们无功而返也就罢了,他们还会把消息传递出去,让远近各路吴军都知道我们。
    “今明两日,是各地同袍第一次出动截杀南撤吴军,也是最容易出战果的时候,依照大帅安排,此番少说也要削减吴军四成兵马。
    “过了这一阵,吴军相继反应过来,就会确认我们不是真心议和,而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各地同袍再想出其不意袭杀吴军就会困难很多。
    “故而我们的行动一定要确保功成,绝不能让远近吴军早早得到消息有了防备,转入就地自保的状态,妨害其他同袍杀敌建功,妨害大帅战略布置的实现!”
    听了赵英这番掷地有声的话,斥候将军心服口服,连忙抱拳领命。
    他们这回行动之所以不提前派遣斥候去打探敌情,而是让一品楼、长河船行利用在各地的有限人手,发动当地革新战士去观察敌情汇禀消息,就是为了防止自身提前暴露。
    军中斥候哨探有自己的行为特征,常人看不出来,落在同样是精锐的侍卫亲军斥候老卒眼中,就很容易分辨。
    与之相比,本地百姓则不那么会引起吴军注意,乡村宽广民居分散,吴军也没办法没心思去监控、限制所有百姓的活动。
    而徐州在吴军北上之前就进行过革新战争,基础不错,虽然前段时间遭了秧,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如今已是再度焕发生机活力。
    反抗军有各地革新力量的配合,才能把吴军拖入泥潭大海。
    “传我将领:两个时辰之后,全军向杨家畔全速行进。让将士们做好跟吴军大战的准备!”末了,赵英肃然下令。
    “得令!”
    两个时辰眨眼过去,赵英带着两万部曲按时行动。
    他们全部离开林子后,天色已经大亮,在向导的引领下,主力没有直奔杨家畔的村子去,而是将行军目标订在略微偏南一点的位置。
    知道吴军的位置与行动方向,赵英自然能预定会战地点。
    全军从一开始行动,就是全部奔进,半分没有隐藏自身的意思。
    当吴军出现在反抗军视野中时,双方都处在相对平坦开阔的旷野地带,情况果如赵英所料,当吴军发现他们时,双方距离已经不远,且吴军已是拔营启程、完全脱离了村子一段距离。
    四万护送大量辎重物资的队伍,想要在这个距离上回身去村子,依托民房构建防御阵型已是完全不可能。
    面对骑兵的全速接近,护送了太多辎重车辆导致队伍绵延二三十里,前后距离过大的吴军,甚至连抢在骑兵临面之前,利用辎重车辆就地结下完整的防御阵型都不能。
    赵英所部的行动虽然需要依靠本地革新战士的情报,但这并不是说他们自身的战力就没了用武之地。
    事实上,昨夜他们能在杨家畔外四十里的地方完成隐蔽集结,而又没有被吴军发现,本身就是自身强悍军事素养的关键体现。
    没有这个距离,他们就无法在今日成功实施突袭。
    现在,万事俱备。
    东风业已不欠。
    “各营分开,全力出击,分割战场,快速穿插,先打乱敌军阵脚,再分别清理自身攻击范围内的敌人!”
    一马当先的赵英越过一道缓坡,陡然拔出长刀指向前方慌乱结阵的吴军,战意如火山爆发杀气如潮水席卷,“杀!”
    没有“得令”声,有的是全军的有序行动。
    一万五千余反抗军骑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开,最前一个大营笔直冲击,后面两个大营分向左右奔驰,大阵很快呈现出一个品字形。
    品字形从形成到消散,并没有耗费多少时间,三个大营各自都像是一把尖刀,组合在一起形如三叉戟,俱都以重骑兵打头阵,从三个方位嵌进了吴军人群!
    两军相接第一阵,反抗军成功杀穿吴军。
    而后三个大营各自拐弯杀回,面对已经军阵不齐的吴军,每个大营都分成了五把尖刀,以小营为单位冲击,再度撞入吴军人群,全方位突破吴军防线、打乱吴军阵脚。
    当其时,吴军尾巴处的近万将士,还想凭借自身距离村子颇近的优势,趁机退回村中据守,构筑简易而坚固的防御阵型与营垒,再接应前方同袍突围回撤,重新聚合形成强大战力。
    只可惜,赵英率领的只是主力,尚有一个大营从出发之际就作为偏师,直奔杨家畔的村子而去。如今他们杀到了村子前方,彻底将后队吴军与村子隔开,使得吴军根本无法成建制回到村子。
    这场大战从一开始,就由反抗军掌握了战场主动。
    大战持续不到一个时辰,反抗军已是彻底掌控住战场。
    两万精骑硬生生将四万吴军分割、打乱,并以小营为基础,在整个战场上来回穿插,梳子梳头发一样梳理惊慌失措的大小股吴军。
    凡精骑所到之处,成片成片的吴军人仰马翻。
    而精骑所过之处,则有满地的吴军尸体把地面染得猩红无比。
    这一战,双方共计有六万余人参与,是一场真真切切的大战。但这一战从反抗军冲阵开始,到吴军溃败投降结束,只花了不过大半日的功夫,又是一场毫无疑问的简短战斗。
    午后,太阳虽已西斜,却还高高挂在天空,距离黄昏尚有一些时间,而在方圆二三十里的战场上,战斗已是基本结束,只有零星的小股彪悍吴军依托辎重车辆构筑的防御圈,在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这些吴军多的不过千人,少的仅有百人上下,加在一起也不到五千之众,虽然斗志可嘉战力不俗,理应为侍卫亲军中的绝对精锐,但已无力改变整个大局。
    血腥味冲鼻的战场上,车歪马斜尸横遍野,折断的旗帜留下抹抹剪影,残破的刀枪染满鲜血,尚未完全消散的灰尘渲染出氤氲的鬼影,赵英的军靴踩在血泊中吧唧作响。
    来到一道缓坡上,看向不远处结阵而战,明明已经被三两千反抗军骑兵团团包围,却依然不肯投降的数百名吴军,赵英眉眼低垂。
    在对方彪悍而顽固的面容上,他看到了那些跟神教顽固教徒一样的神色。或许他该敬佩他们的勇气,或许他该蔑视他们的愚蠢,或许他该称赞他们的坚持不懈,或许他在唾骂他们的冥顽不灵。
    但是最终,赵英什么也没多说,在这个生死战场上,作为晋军主将,他只是寒声下令:“最后劝降一次,若是他们依然执迷不悟,那就弓弩齐发!”
    弓弩齐发,万箭穿心,必能让对方死无葬身之地。
    “得令!”
    赵英转头看向别的方向。
    视野可及的范围内,除了犹如参天巨兽血痕累累的残骸一般的血火炼狱,便尽是被反抗军看押着离开的吴军俘虏。而更远处,则铺陈着苍茫大地、无尽山河。
    这里的战事即将结束。
    “向大帅报捷。”
    赵英脚步沉稳地走下缓坡。
    也走下战场。
    今日之战即将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战争结束。
    赵英与他麾下的大晋革新战士,随后就要奔赴下一处战场。
    他们将继续作战,直到敌人死绝,亦或是自身战没的那一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