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变化
高闯有些意外:“咱们认识?”
司机道:“我叫王栋,比你低一届,也是唐老师的学生。”他语速飞快:“你走丢的事全厂都知道了,唐老师一到寒暑假就去找你。北泰找不到就去周边县里、乡里……竟然叫我遇上了,我说闯哥,你这几年上哪去了?那时候到底是你离家出走,还是怎么个事?”
高闯脑中浮现出了母亲的形象。那是个斯文、安静、充满了艺术气息的知性女子。他记得母亲从不爱去人多的地方,就连商场都很少涉足,真难想象她风尘仆仆地满世界受挫。
“意外。”高闯说。
王栋斜眼打量着高闯:“闯哥,你如今混得怎么样?”他看了看高闯身上的一副,料子很差,做工更是粗糙。不过再看他穿着皮裤,腰里扎着手掌宽的皮带,尤其是那双棕色的长筒靴,似乎也算是一种风格。
这种风格有些像是搞艺术的,又有些像是道上混的,叫人捉摸不透。
高闯道:“还行。”
王栋咧嘴笑了:“闯哥,你也太酷了。唐老师见了你不知道得有多高兴呢!”他说完突然嘴一抿:“你回来了,唐老师总算有个依靠了。”
高闯听这话心中一颤,腾起一股不妙的预感。
王栋比高闯小三岁,就住在高闯斜对面的单元楼里。想当年高闯也是红星一中的学霸,从不在院子里玩,所以两人没有交集。他回来之后,人也从一米七长到了近两米高,胳膊比人家大腿还粗,就跟施瓦辛格似的,谁还能认得出?
不过两人终究有红星子弟的情谊在,王栋又是大咧咧的性格,很快就把天聊热了。
“如今厂里在搞拆迁,唐老师就是不肯走,说怕你回来找不到家。”王栋说到了高家的现状,唏嘘不已。
高闯看出王栋是个愤世嫉俗的人,现在这话显然是避重就轻,母亲的生活肯定比做钉子户要难多了。
王栋说完拆迁的事就停了,沉默着开车。此时天已经全黑了,车灯打在地上就跟雪地似的。
高闯说:“我爸呢?”
王栋偷偷吸了口气,道:“闯哥,实话实说,我跟你家的事知道的不多……就读书的时候跟唐老师上了一学期的英语课,逃课比上课还多……”
高闯干咳一声。
王栋吓得打了个哆嗦,硬着头皮道:“我听说唐老师跟高总离婚了。”
——爸妈离婚了!
高闯听了之后反倒有些轻松,他刚才还以为自己父亲发生了意外呢。相比阴阳永隔,离婚算多大点事啊!
王栋既然开了头,也就不遮掩了:“你失踪之后,高总就停薪留职满世界找你去了。找了几年没找到你,倒是找到别人了,回来就跟唐老师离了。”
高闯转了转脖子,道:“我妈最要面子,这事她肯定不会往外说。”
王栋道:“对,是给个杂碎捅出来的。他追求唐老师没成功,就到处跟人说唐老师的坏话,那两年闹得风风雨雨的。”
高闯看了王栋一眼。
王栋只好道:“这杂碎当初还是个副总工,去年当上了一把手,一上台就把红星厂给卖了。厂子里工资都开不出,他却拿了人家开发商好几套房子当包租公。”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扯多了,就拉回来道:“这回拆迁也是他搞出来的,一平米才补贴三千块。”
“这还少?”高闯很意外。
红星厂是大型机械厂,本来就在市郊,房价上不去。当初家里因为是否把厂子里分的房子买下来,还开过好几次家庭会议,最后咬牙拿了五万四千块买下了这套九十平米三室两厅。
算下来六百一平。
照高闯看来,六百一平买的房子,现在能三千一平卖出去,这就赚了五倍,实在不算少乐。
王栋更意外,道:“闯哥,三千还不少?现在北泰市区里二手房都破万了!就跟咱们大院隔了两条街,上周刚开的楼盘,你猜多少钱起价?”
“多少?”
高闯意识到世界真的不一样了,一点底都没有。市区里的房子贵他能理解,但是二手房都能卖到一万多一平,谁会去买啊?哪来那么多钱啊!
“九千八!”王栋道:“这还是起价,实际上那些便宜的房子压根买不到!”
王栋说起房价,更是一包气,骂**抬高地价吃土地红利,又骂开发商黑心黑肺牟取暴利,反正从总理到总经理,没一个好人。
高闯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不在的九年里,老百姓的收入上去了,但是房价和物价跑得更快。尤其是房价,还有加速奔跑的迹象,若是三千一平拿了拆迁款,只能在偏远的县、镇买个蜗居了。
“厂子里的人当然不干啦,这不是要组建工人纠察队跟开发商闹么。”王栋说得唾沫四溅:“我前年下岗的,在省城做些小买卖,日子也还过得去。昨天老头子说开发商雇了一群地痞流氓来闹事,欺负厂里年轻人都在外面,跟老人们动手。这不,我今天就赶回家里。”
王栋说着看了高闯一眼,心想这回倒是赶巧了,有这么个门神坐镇,什么小痞子还敢闹?
高闯微微点了点头。
车已经进了市区,高闯脑中褪色的记忆又鲜明起来。整个城市变化极大,多了许多高楼大厦,还有宽敞的高架路。不过路上的车比九年前更多了,他还从未见过如此雄伟的堵车——红色的尾灯排了二里路。
王栋倒是习以为常了,降低车速随着车流缓缓往前淌。
等过了市中心堵车的一段,车速再次提了起来,两旁的房屋也越来越破旧。
北泰自打民国时候就有个说法:南富北穷,东贵西贱。因为当时有钱人都住在城南,城北是工厂,住的都是工人。城东是**所在地,住的都是官员。城西过去都是下九流,后来进城务工的外地人也都聚居在西面。
红星厂建于民国时代,厂址就在城北,属于穷地方,那时候叫利国铁厂。建国之后公私合营,利国铁厂改名红星机械厂,除了炼钢之外主营机械生产。
在工人吃香的年代,城北一度比城南还要富裕,有崭新的筒子楼,有设施完备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职校。不过现在红星厂的优良资产都剥离出来卖给了资本家老板,总厂承担着几万工人的吃喝拉撒,却买不起原材料,拉不到产品订单,产能落后,设备老化,垂垂等死。
曾经的辉煌和骄傲已经远去,现在的红星厂成了市里领导的眼中钉,肉中刺,就指望快些迁厂,把土地空出来造商品房,拉动gdp,刺激经济发展。
偏偏城北的工人们盐油不进,开出的条件远超出开发商的预期。
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很大,工期拖一天,财务成本就要上去老高。动用地方上的小痞子折腾,一向都是最廉价最效率的手段。
高闯听王栋说着拆迁里的各种阴暗面,近乡之情渐渐消散,反倒有些想念简单粗暴的异国拳笼了。
在那个世界,拳头大的说了算,要打劫根本不玩这些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