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16章 高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二天一早,在张家吃过了早餐,韩枫出了门。
    街上扫雪的人已经很多,而公路上有路政的车在清障。为了能把韩枫接到家,韩成搞来了一台大链轨铲,从村子一直推到镇郊,和市政的路接起来。
    坐在四轮子上回家,这还是四年前的事情,看着能闪瞎人眼的雪天雪地,韩枫心亦如雪。
    过年了……韩家老老少少,全村的老少爷们们洋溢着有钱了的颜色在雪白的天地间绽放着一朵朵的烟花。也有十几户和韩家不搭,或者有些嫌隙,上工被开的,好吃懒做的,或腹诽,或咒骂,不一而足的过着他们的那个年。
    没再见过姜春宇,同学都互相的串着家门儿,初一初二在一起好不热闹。刘文龙早早就来拜年,给老人每人包了一万块的红包,小孩子个个都是两千——也没什么时候能给韩家钱,现在可是个机会。自秦城之后,刘已经金盆洗手不再赌,修路这一年赚的钱虽然不比卖纸,可是他已经看出来,韩枫指的这条道是条康庄大道。
    “小枫,咱和大型的国企比不了,可是咱也能扩大规模与他们合作的地方多着呢,所以我想把路桥公司扩大成一个集团,再准备开两个沙石子厂,专门给路基提供原料,光这一个活儿,就不比修路赚的少。”
    韩枫当然知道这些,只是没想到仅大半年他就找到了门道——红色国度能在三十年后成为基建狂魔,可不是吹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国有和私人企业一直在修路铺桥,一直在建高楼大厦,刘文龙通过修高速路发现,这个产业是大有可为,且能长远干下去的生意,哪里会不动心。
    “我已经找好了辽省的关系,只要有首期资本先垫上开工,就能拿到省内的300公里的一段高速路,三年期,完工能赚2.5个亿。为了这事儿,我把所有造纸厂和生产烧纸的厂子都盘出去了!可还是差点儿。”
    韩枫知道他的意思,看看能不能再投点儿钱进来。
    如果说之前和刘文龙合作还只是为了应付一下,还一个人情和面子的事儿,而现在却已经不一样,太不一样了。真要能在这个时候开始,不断的赚取国家修路的钱,那一定能赚他个盆锅齐满,看着刘文龙期待的眼神,韩枫答应了他,明年在动工前,韩枫将拿出五千万上下,投资枫龙路桥。
    加上刘文龙能搞到的钱,大概可以凑出八千万来,这个数字,已经能拿得动一段路,剩下的就得靠刘文龙的三寸之舌,至于能不能成,那得看老天对这些孩子是不是眷顾了。
    喝酒,吃肉,过节。
    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自打年前开始就有认得不认得的人来给韩家拜年,特别是同村的老少,家家没有落下,到韩家三个老头儿的屋前问好打精。当然,像刘文龙这样儿的亲戚也只有他那么一个^剩下的都是要靠着韩家兄弟才能改变的人。
    一晃就过了初五,两天之后,塞外松城几十号人马凑一起的考察团从京城坐飞机一起飞到了福城。
    西书记亲自接待了董真为首的北方考察团。席间上尽了福城的各种南方小吃和名吃,两方人马上百人一起,包了一个宾馆,这么多的人才能安置的完。
    先是听汇报,然后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情况。果然,这边儿的情况和已经生产不下去的北方企业不同,很多的企业还正常的运转,只是各种的原因才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有的是资本的问题,也有的是发展方向的不一致等等。
    西书记等着韩枫能给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当下危机的办法,在他的眼里,这个能在一年里把企业做大,能像空降一样的把蒙牛公司搞出来的小伙子,肯定就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天才有天才的逻辑和思想——
    韩枫有没有这个本事,有没有这几斤几量,那自是清楚的很。
    好在,国内的问题,已经有了未来中国数据的帮助,就算错也不会错到哪里去,于是把两条路同时走路的思路说了出来。
    主体思路是,变国有资本为个人资本,所谓船下好调头,又没有这样那样的人阻拦,能提升竞争力。而保守的思想就是在这里,国有资产在九十年代的人眼里是无比神圣的。
    “就和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一样,真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扭不过那个弯来,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还是有许多人不理解,几十年前还是死对头的日本和美国。这个麻烦——思想嘛,一时半会的不好改。”
    韩枫知道这里面的意思,想要发展就得放弃一些东西才成—比如信仰,比如真实。显然,韩枫不在这一条路子上。在这里,信仰和真实要让位于实惠,要为经济让路,高仿这一条路怕是错不开了。
    出口,是韩枫提出来的第二个策略,而目标一定要立在建成百年企业的层面上搞出口,出精口。说到底,就是在生产大量的廉价货基础上,生产能得到主流资本主义国家认可的货,再卖回给米国。是不是还有什么见不得的情况,也都不是外人,西书记对韩枫的投资仍然是最感兴趣,很快就正面的问及了这事儿。
    “未来集团只要能落入福城工业园的企业,我们福城的企业政策是,不落下一针一线,不丢掉一兵一卒。”
    韩枫理解的就是,西书记不想让这些个企业重组,能过关的竟量能通过引资等方式破解了当下的难题,最终还是把活下来的企业留给子孙。
    第三个对策就是引导旧有技术的企业能不能到松城这样更落后的地方去,实现产能技术的双下沉。这个也是韩枫此来的重点儿。至于三条方策拿出来是不是真的,需要时间准备和轮证去。
    品牌的事儿,西书记和南方的企业主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因为一直都没怎么真正的重视,听到韩枫在国外的见识和法规的改变等等有利于企业的变化,西书记当即就从人才的入口关改起来,引进最好的人才,这是很多企业不得不走过去的坎。和几十年前不同了,这个新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时空,所需要的,干就完了!
    四天看下来,直接能定下来的就有四家企业之间可以协作,包括之前重点讨论过的皮革和喜羊羊模式的引入,一家在亏损的皮鞋厂打算搬去松城,后来参加会议的李则凯的特别代表,则看中了工业园中的一个建设设备制造公司,当即注资1 个亿……这个,最受欢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