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树伯
秦大人言语中满是无奈,他身为地方父母官,眼睁睁的看着南和城变成了这样却无能为力,心里不仅仅是愧疚。
林青黛没想到人这么少,惊讶道:“难道这些人都离开了?”
秦大人苦笑连连:“不仅仅是离开了,还有一些是饿死了,南和城外还有无数村庄,之前统计人数的时候,我管辖的地界有十万多人,如今活着的估计就一万人左右,离开是少数,更多的是死了。”
饥荒是最容易饿死人的,当初在宁阳城外大营的时候,遇到最多的逃荒者都是从南和城逃难出来的。
听着秦大人的介绍,林青黛心里也难受得很。
林青黛觉得,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眼下,地里的播种情况不好,继续下去估计还得饿死很多人。
想到此处,她看向秦大人道:“我想问一下,现在困扰南和城百姓的,是水源问题对吗?”
秦大人认真点头道:“是的,水源是最大的问题,天太干燥,相信林大夫来的时候也看到了,其实地里的那些农作物,还是我带人播种下去的,用到的水是从很远的地方运送来的,但……”
林青黛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水源问题,然后抢救性的播种一些能填饱肚子的农作物,只要能熬过这几个月就好了。
想到这里心中有了数道:“秦大人,有件事情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秦大人洗耳恭听,他听到很多同僚说起过林青黛,知道林青黛有勇有谋,而且安阳城那边的事情摆在眼前,让他不得不相信林青黛的办事能力。
示意道:“还请林大夫说明。”
林青黛在心里稍微总结了一下怎么开口后道:“是这样,我想让秦大人帮忙采购一批粮食,这些粮食不需要细粮,粗粮就好了,另外再买几头猪回来,我有用,还有我想问问离南和城最近的水源在什么地方?我要那种大江大河。”
她想到了挖水渠,来的路上就仔细看了一下南和城,发现南和城附近都很平坦,如果有了水渠,再把水引到水渠里,那么就不担心地里没水,但这是大工程,真要做起来花销的银子不少,她觉得,单独靠慈善会的帮助,估计是杯水车薪,还需要得到皇上的支持。
秦大人有些不明白林青黛的用意道:“粗粮这个倒是没问题,城中就有商人,而且价钱也都便宜,但水源这个?难道林大夫有什么别的想法?”
林青黛没有否认,认真道:“关于水源我的确有想法,秦大人你还没回答我问题。”
秦大人尴尬笑笑,也知道太急切了一点,便解释道:“离南和城最近的水源是清河,清河的水是从上游流下来的,所以就算是我们南和城天干,对清河却一点影响都没有。”
林青黛眼前一亮,这正好是她需要的。
很满意笑道:“如此正好,我是这样想的,清河既然水源多,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秦大人连连摆手道:“这可不行啊,本官之前也想过用清河的水,但水源还是太远,来回运输水,不仅费时费力,还劳民伤财,实不相瞒,离南和城最近的那些地里,之前种植的时候,都是从清河运来的水,但你也看到了,结果并不好。”
林青黛瞬间明白秦大人的担心,安慰道:“我懂秦大人的意思,但秦大人估计没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可不是运水,而是我想修水渠,我知道这是大工程,需要花销很多银子,但我想,如果有朝廷和慈善会的帮助,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据我所知,南和城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经常天干吧。”
秦大人没有否认,叹息一声道:“的确是这样,说起来南和城的土地其实是很肥沃的,但我们这里地势太平,一遇到天干年,就容易颗粒无收,别说是种地了,就是寻常的吃饭用水都难弄到。”
这些都是最严重的问题,林青黛听得很认真,也在心中仔细分析着。
最终抬起头看着秦大人:“所以我想修水渠,如你所说,清河的上游水资源丰富,我们如果好好利用起来,南和城以后一定会很好的,你想想,水源问题解决了,还担心百姓吃不起饭,颗粒无收吗?”
这话戳中了秦大人的心。
秦大人惊讶的看着林青黛,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想过,因为太疯狂了。
“可,这样一来花销不少啊。”
林青黛笑道:“是不会少,但秦大人你仔细想想,现在南和城的百姓最缺什么。”
这个问题想都不用想就能给出答案,当然是吃的。
秦大人如实回答了之后,林青黛更加自信的分析起来:“我让你买粗粮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召集百姓,每天饭管饱,只需要他们好好的挖水渠干活呢?你说有没有愿意来帮忙?更何况我打算以后十天吃一次肉,你说这些人为了活下去会不会来干活?而且我打算还给工钱,按照现在的情况,一天最多一个人给五文钱,但你想想,会不会有人拒绝?”
她相信,只要是脑子不糊涂的人都会来,毕竟,她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南和城的百姓。
秦大人震惊的看着林青黛,整个人都呆住了,再想想之前他想的那些办法,劳民伤财不说,效果还不好,还渐渐的消磨了大家的希望。
想到此处,心中越发的惭愧,叹息一声,心虚的低着头,心里特别难受。
林青黛安慰道:“秦大人你也别多想,之前你是巧媳妇难煮无米之炊。”她知道秦大人是惭愧了,毕竟情绪都表现在脸上呢。
秦大人长叹一声,敬佩的看着林青黛道:“外面的传言果然不错,林大夫你太厉害了,在下佩服。”
林青黛笑容灿烂,道:“秦大人这样说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过方才我说的话秦大人你考虑一下。”
这些计划都是在心中想好的,也设想了一下可行度,如果告诉皇上或者瑞王,一定能得到支持。
南和城地理条件其实很好,特别是土地肥沃这一点,如果好好的利用,何愁以后不富裕。
秦大人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很坚定道:“我同意林大夫你所的,需要怎么做林大夫只管同我说便是,我会好好配合林大夫的。”
林青黛觉得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开设粥棚,然后让秦大人去把散落在各个村子的人都请来。
秦大人听到林青黛的安排后离开。
吃了饭还有时间,打听了下先前那结果老人住的地方,好像也不是特别远的样子,于是和芳婶一起去了小河村。
那几个老人其实不是一个村子的,但相隔也不是特别远。
褚超越和陈龙自然是要跟着的,倒是很快到了小河村。
只是一路上林青黛看到的都是荒凉,是的,是荒凉。
因为天气干燥,又有很久没有下雨的缘故,地里就算杂草也没多少,而树林里面的树木,依旧和先前看到的那些一样,一些能吃的树皮,都被吃得干干净净,甚至有很多地方还能看到被挖开的树根,显然,树皮吃完了,大家开始吃树根了。
想到这么凄惨的场面,林青黛的心难受得很。
芳婶一直面无表情,但林青黛能看出芳婶的担心。
“安心,他们应该不会有事,当时我让人给了他们一点银子,一路上他们应该也没怎么开销。”林青黛在一旁安慰着芳婶,知道芳婶和这几位老人关系好。
青空在赶马车,听着两人的谈话,也回头道:“我也让人给了银子,只要有银子,应该不会饿着,只是可能不会吃那么好。”
芳婶心中难受,像是堵了一块石头道:“这比我们村子的情况还难啊,南瓜奶奶当初为难我和南瓜的时候,我们好歹能在山林中找一点吃食,他们这里……”
眼前的情况真的很不好。
在村口的时候下了马车,看着破烂的村子,而村口的大槐树下,有几个人躺着,林青黛慢慢走了过去。
芳婶紧随其后,而躺着的那几个人听到声音,一个个都抬起头,其中一位身穿破烂的老人突然眼睛亮了,站了起来,不敢相信的看着林青黛和芳婶。
芳婶的脸再也绷不住,跑着上前,站在了老人的面前道:“树伯我来看你来了。”
林青黛看被唤作树伯的老人,是很眼熟,是之前在城隍庙见过的其中一位。
站在芳婶身后,林青黛对着树伯微微点头,随后看向好奇的看着她的村里人。
躺在村口的几人年纪都算大的,不过也有两个孩童,只是每一个人看起来都病恹恹,焉哒哒的,像是没有力气,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很瘦。
树伯声音也哽咽了:“这千里迢迢的,你们一路上受苦了吧。”
芳婶用手绢抹着眼泪道:“我们没受苦,倒是你们受苦了,另外几位呢?”
树伯知道,芳婶是在问其他几位。
树伯苦笑一声道:“死了,他们上个月去的。”
芳婶痛哭了起来:“怎么就去了呢?不是给了你们银子吗?你们可以买吃食啊。”
她想不明白,明明几个大活人……
树伯赶紧道:“他们不是饿死的,是病死的,毕竟都上了年纪,送我们回来的那个小哥,一路上都很照顾我们,回到南和城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村子,只是没想到还是没有下雨,大家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但对未来还是存有希望,后来,大家接二连三的病了,大概是因为年纪大了,不过你安心啊,大家走的时候都很开心,落叶归根,本来就是值得开心的事情,所以,真的要谢谢林大夫。”
他看向了林青黛,本以为到死都不会见到林青黛,说一声谢谢的。
林青黛心中也难受道:“树伯你别说了,这一次我来,是让你们以后都吃饱饭的,青空快把车上的吃食都拿下来。”
她招呼这青空,青空很懂事的开始从马车上搬东西下来。
这些都是在城中买的,把干粮分给了村口的人后,那两个孩童拿到了窝窝头,赶紧转身跑向了村子,不大一会,又出来了十几个人。
芳婶有些不明白道:“树伯你们为什么在村口躺着啊?”
树伯尴尬笑笑道:“我们是想在村口等一等,看看会不会有官府的人来送吃的,之前也送过几次,你们给的银子,我回来后见大家日子过得困难,就去城里买了很多粗粮回来,躺着也是想节省一点力气,我们村现在在一起吃饭,每天吃一顿杂粮糊糊。”
林青黛听着越发的难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树伯倒也想得明白,很满足道:“我们村还算好的,除开逃荒的还有三十个人活下来,这也多亏了林大夫帮助,方才林大夫说是来让我们吃饱饭的?我有些不明白,还请林大夫说明白一点可以吗?”
林青黛没有拒绝,于是把心中的想法说了一遍后道:“如果你们愿意,都可以跟着我去挖水渠,只要不偷懒,每天吃喝管饱,不过不会吃太好,最多就是填饱肚子。”
树伯和旁边的那些人都来了精神,一个个停下吃东西的动作,好几个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真的管饱吗?”
林青黛肯定道:“管饱,十天还可以吃一顿肉。”
树伯来了精神道:“我看这件事可以,至于工钱咱们不能要,你这是为了咱们好,怎么能要你工钱,只要管饱饭就好。”
其余的人也都附和着。
林青黛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过今天时间很晚了,道:“现在南和城也没多少人,我回去后会和秦大人商量,给你们准备住的地方,明日开始城门口也会施粥,不过只有几天时间,毕竟,当下最重要的是挖水渠。”
树伯算是村里见过世面的,很赞同林青黛说的话道:“林大夫说的都是对的,我今天就把村里人召集起来,明天去城里。”
林青黛还有别的事情,把所有的干粮留下后,就回到了南和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