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321章 废苏立韦为哪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荣国公、太子太师、太子詹事、右仆射、同书门下平章事、光禄大夫、弘馆大学士兼修国史来济打着哈欠,红着双眼进入政事堂。
    五十多岁的来济本来还年轻,可是身为宰相,事务繁忙,尤其是最近朝廷刚结束了东北方向的战事后,可极西却又在吐火罗、呼罗珊地区跟大食军开启战端,极西南之地也正式发动了对骠国的征讨之战。
    西方大食如今是放眼整个界,除了大唐以外最强的一个国家,曾经东方大唐,西方罗马和波斯并立,现在波斯萨珊早就亡国,罗马也在大食的进攻下失去了埃及、叙利亚等地,只能守在地海西岸挣扎抵抗。
    大食在经历了先知以及其后的四大哈里发统治后,神权共和时代结束,在今年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刺杀后,大食有了两个哈里发,一个是阿里的长子哈桑,伊拉克人宣布他担任新的哈里发,麦地那人和波斯人都承认,但统治着哈里发国家西半部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不承认。
    艾卜.苏福扬的次子穆阿维叶废除了哈里发推选制,建立新的王朝,因为穆阿维叶出自麦加古来氏部族的倭马亚家族,所以这个王朝也称为倭马亚王朝。
    穆阿维叶原是叙利亚总督,也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堂侄,在奥斯曼遇刺被杀后,穆阿维叶便坚决反对阿里继任,因此引发内战,直到阿里被刺杀,大食也正式分裂,出现了两位哈里发。
    大唐选在这个时机对大食出兵,提出夺回呼罗珊地区,重建波斯都护府,可以说时机选的非常恰当。
    随着阿里的被刺身亡,大食东西出现了两个哈里发,全面内战爆发,大唐此时出兵,自然是趁虚而入。
    来济是科举状元出身,并不擅长军事,他也无需过多考虑军事,军事方面是皇帝与枢密使、诸位大将军们考虑的问题,政事堂宰相们要考虑的是后勤辎重的统筹调度,是收回呼罗珊后续的官吏选派调动等等。
    大唐上下都认为军事上击败大食,收复呼罗珊地区毫无问题,但如何在战后控制稳定这一地区,却不容易。
    这甚至比粮草军械问题还要复杂困难。
    毕竟朝廷在西域经营多年,仅控制的大宛谷地、伊丽河谷、碎叶平原以及木鹿平原这四大军镇核心,其产出和存储的粮食,其实完全足够支撑一大战,从大宛河谷这些西域之地,往呼罗珊运粮,也还算能接受的距离。
    更何况,天山以南的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焉耆、伊吾、且末诸府州,也还是能够往前线支援粮草的。
    甚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从吐蕃、象雄、勃律等地征发粮草。
    发生在万里之外的大国之战,对于洛阳城的宰相们来说,确实有些太过遥远了,就算快马来回,信息传递也得一个月。
    来济其实是反对这场战争的,认为所谓波斯都护府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存在,波斯被大食吞并也是必然趋势,大唐没必要跟新兴的大食交战,不如派使者谈判,划定界线,合作贸易等。
    可天子却坚持要打这一仗,不容置疑。
    打就打吧,但是不是就先不要打骠国?
    皇帝却认为骠国不过是西南的一群丛林蛮夷,不值一提,搂草打兔子捎顺带的,派一些兵马灭了他们就好。
    根本没有必要特意放慢节奏。
    皇帝轻松一句话,政事堂宰相们却得累出血,尤其是做为负责行政的尚书省来说,他们就更忙碌了。
    尚书省左右仆射原来是各分管三部,左仆射分管吏、户、工三部,右仆射分管兵、刑、礼三部。
    不过因为枢密院的设立和转运使总揽财政,所以尚书省六部倒有两部没了实权,兵、户两部只剩下了些闲散权力,可尚书省毕竟是总领行政的机构。
    来济没日没夜的忙着这两场战争的各项协助事宜,熬的两眼通红。
    “来相,圣人谕旨,召政事堂诸公在宣政殿议事。”
    来济皱眉,最近大朝小会不断,让他更加时间不够用了。
    宣政殿在含元殿西,本就是天子常朝之殿。
    隋时为武成殿,唐改宣政殿。
    过了武成门,来到宣殿政,发现皇帝召来议事的人不少,政事堂宰相、枢密院执政,还有转运司计相,以及被称为内相的翰林院学士、御史台的丞·····
    这是一次标准的廷议规模,难道又出了什么大事?
    要说来,皇帝李胤虽然性格上有些刚愎自负了些,但说勤政,其实还是不错的,说来隋唐的几位天子,都是非常勤政的榜样。
    李渊在位虽仅九年,但他被迫退位时天下都还未能一统,所以也没有资格可以整天享受,基本上是每天上朝的,而且退朝后,还经常要跟宰相重臣们廷议,有时也要召大臣仗下奏对,批奏章经常批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
    而圣祖皇帝李民,年轻继位,精力充沛,更加勤政,虽然贞观后期龙体不适,已经开始让太子长期监国,但是皇帝就算在外巡游,可朝廷奏章依然也都要全都备份一份快马送到行在,皇帝也都是有观阅的。
    李胤在位以来,甚至一度改贞观后期两日一朝的例子,恢复每日早朝,逢五、十扩大朝会,而初一十五更是举行朔望大朝会。
    私下奏对,召集大臣廷议更是家长便饭,不仅天天要召宰执们议事,甚至皇帝还早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接见九位官员,品级有官有低,涉及各个部门,不仅有京官,还有来京办事的官员等。
    这些人好多原本是没有资格朝见天子的,可皇帝就是定了这么个规矩。在每年底朝集开始后,天子甚至一天还要额外见九位刺史。
    皇帝的精力充沛,却苦了大臣们,尤其是宰执们,本来就忙,结果每天早早来赶早朝,朝会结束还要参加政事堂会议等,政事堂这边结束了,又还要回各自衙门主持事务,偏偏皇帝还总是要召大家入宫奏对议事,一天到晚忙的脚不沾地。
    众人到齐,片刻后皇帝进来。
    来济发现,太子并没出现,太子李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皇帝身边了。这对于一位已经被册封了十四年的太子来说,有些问题。
    “诸卿,坐。”
    李胤在御座上扫过诸位大臣,然后缓缓开口,“朕欲册立韦昭仪为宸妃。”
    皇帝的话,让底下的大臣们都有些惊讶。
    来济也发愣,大唐后宫制度是一后四夫人九嫔诸御制度,四夫人也叫四妃,贵淑德贤皆为正一品妃,这名号和数量都是固定的。
    如今后宫苏氏为皇后,秦家姐妹则分别封为贵妃和淑妃,然后出身兰陵萧氏的萧德妃,出身清河崔氏的崔贤妃。
    一后四妃都在位。
    况且,大唐也根本没有宸妃这么一个名号啊。
    来济为状元郎出身,学问那自是极好的,宸妃。宸为帝王、帝位、帝宫,是紫微星之意。
    妃号为宸,明显逾越了。
    后宫妃子,名号怎么能用宸字呢?
    再者,韦昭仪又是谁?
    来济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么一个人。
    殿不仅来济,好多人也脑子迷惑,哪又冒出来一个韦昭仪。
    殿气氛有些安静。
    侍李义府站出来跟大家解释了一下,“韦昭仪便是韦才人,新近晋封昭仪。”
    有些人还是不解,但来济却一下子明白了,这韦才人原来是赵王李厥之妾,皇帝抢儿子的妾侍入宫,这事情虽说办的隐秘,但来济毕竟是宰相,还是知晓的。
    先前来济来因为这事,密谏天子,规谏失礼。
    李胤根本没理会,结果谁知道天子不仅把韦氏召入宫,还在短短时间入先授才人再封昭仪,如今居然还要加封为宸妃。
    这事情太过份了。
    来济心不满,但脑却又闪过疑惑,皇帝如果真喜欢韦氏,那偷偷接入宫不宣扬,大家也就睁只眼闭眼算了,可皇帝现在何意,不仅封为九嫔之昭仪,还要更大张旗鼓的新设宸妃这么一个逾越的封号给她?
    这是要弄的全天下皆知吗?
    老子抢儿子的妾光彩吗?
    来济静下心来,辅佐这位天子也有十几年了,来济不认为天子是那种昏庸乱来的天子,恰相反,这位天子行事有时虽看着莽撞,但其实行事很有谋划,往往都是谋而后动。
    连长孙无忌他们都斗不过皇帝,皇帝又岂是陈后主陈后主那等昏君?
    可皇帝的目的何在?
    他细细思量,这位天子自登基以来,后宫就没安静过。先是不肯立苏氏为后,后来立了苏氏为后,却又马上流露出要废苏立秦,这事因此争斗多年,最后把长孙无忌等人都折腾没了。
    可长孙无忌一党被彻底清洗后,皇帝却也并没有因此马上废苏立秦,这事反而冷了下来。
    直到现在,皇帝突然要立韦氏为宸妃。
    来济似乎发现了其的关联。
    难道,皇帝又要搞风搞雨,先前以废苏立秦来分化元老辅臣,清洗了长孙无忌一党,如今又封韦氏为宸妃,位在秦贵妃之前,这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