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57章 反客为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夜晚。
    秦琅再次提了一壶酒,今晚秦琅找到了银面韦陀秦勇。
    柳浆酒配上卤水牛肉,别有一番滋味,两人喝酒聊天,没有其它人,倒是也十分放开。秦勇做为秦琼的老部曲,是个猛人。秦琼曾经跟秦琅说过这样一个评价,说秦勇是个彪悍百夫长。
    而秦琼又曾跟他这样说过百夫长,说三军之中,将帅为首脑,百夫长为骨干。统领五十人的队头和统领百人的旅帅,其实都算是百夫长。
    这也是大唐军制战阵里,需要站到队列前线,亲自指挥带头冲锋的军官。大唐军制,队就是基本单位,一队一面旗,不管是何种战阵,都是基于队编组而成。队官们也是军中战死率最高的武官,而每一个能活下来的队官旅帅,也必然是既勇猛又幸运的家伙。
    甚至,将军们,单论武艺,很多时候反不如这些百夫长们了。
    大唐百战开国,凡将军必起于卒伍,从队伍中小卒一步步到将军,他们是幸运的,也是伤痕累累的,甚至年纪也大了,比年轻,论勇猛,甚至已经不如那些年轻的百夫长们了。
    不过到了将军这一层次,已经不需要亲自冲锋陷阵,走马斗将了,他们最宝贵的是他们丰富的军伍经验,能指挥懂战阵善于观察形势,知晓辨别时机。
    秦琼就曾跟秦琅当面承认过,若真单纯比拼武力,其实伤病严重的秦琼,自认为已经不是秦用秦勇两人的对手了,甚至他的独眼家将老铁枪和秦琅身边猥琐的老马头阿黄,可能都不输给他。
    指挥千军万马,秦用他们还差点火候,可若是说为秦琅统领他的亲军牙兵,在岭南这种蛮地,打点攻城围寨的小仗,那完全是够了。
    秦勇就是跟着秦琼一路打出来的,从小兵到家将头。
    “蛮子里也有不少勇武彪悍之辈,若是能够将那些勇悍者授予队头、旅帅,用他们能统领、表率,那么战斗力能大幅提升。”
    秦琅对此深以为然。
    “狮子们统率的绵羊,强过绵羊统领的狮群,要想在这蛮荒生存发展,没有强悍的武力是行不通的。可我们就这么点人,所以不可能如朝廷那样搞出一支强大的常备兵来。”
    秦琅早就定下主意,武安州封地虽然皇帝允许他拥有数量不匪的军队,定额是大国三军三千人,然后他做为实封一千七百户的实封功臣,可以有八百五十人的帐内、亲事府牙兵,另外还可以有不超过八百五十人的家兵亲军。
    理论上秦琅是可以合法拥有四千七百兵马。
    不过武安州虽然不小,可若要长期养这么多兵根本不现实,所以只能是兵农合一的形式。
    当初骑士、武士的设计,就是为此准备的。
    骑士武士们是他的封臣,分给他们土地采邑,他们则需要自备武装,保持训练,随时听从秦琅的征召,为他作战。
    每个骑士,还需要能够准备十名侍从乡兵,每个武士,需要准备五个,要负责训练他们,而且战时还得为他们提供装备等。
    这样一来,秦琅的八百骑士、武士,还能为他带来五千五百名预备役民兵。
    不过这种类似于府兵的骑士、武士,数量较少,总共八百。而骑士们的侍从民兵,能不能保证战斗力,又是个问题。
    五百亲军倒是更彪悍,他们相当于是秦家封地城堡的近卫队。
    聊着如何加强封地的武力,尤其是把溪垌蛮和汉民坞堡的垌丁乡勇,组成能听从指挥的土团,形成秦家自亲军、领地骑士武士牙兵之外的第三梯队的武力。
    秦琅夹起一大块卤水牛肉,这牛犍子肉卤的肉,用了姜片八角桂皮香叶茱萸等,卤制好后再泡上半天,晾干切片,既紧实又入味。
    水牛肉相比起黄牛肉来,要粗糙一点,甚至膻味重点,不过卤完之后,那些都没什么了。
    一大盘牛肉,足七八斤,在中原可没法子这么豪气的吃,就算是秦琅这等顶级贵族,牛肉这玩意也没法自己宰杀的,全都得由朝廷衙门供应。而他们的牛肉,也不是随意宰杀的牛。
    要么是从塞外进口来的牛,要么就是各地老迈不能耕地的牛,向官府报备后,由官府出钱买下,把牛拉走,然后宰杀,专供给宫廷或是官员贵族们,想吃牛肉,得凭身份等级。
    等级越高,能供应的牛肉越多,一般人,可能一辈子都只能看到牛,而吃不到一口牛肉。
    但在岭南,这种情况不存在。
    岭南羊养的极少,但牛养的多,甚至比猪养的还多。
    尤其是蛮子们,满山满谷的养牛,价格不高。
    不知不觉,又聊到了杨季元。
    “拿下谅山坞,三郎打算如何处置那些人,尤其是坞里的汉人?”
    “你知道,其实那些人,被蛮子们称为客户,客家?”
    客户,是蛮子们对那些外来者的统称,他们讨厌这些客户,这些客户外来者,很凶悍,又很聪明,更极为抱团,一代代硬是不断的吞食侵吞他们的田地,或买或抢。
    土客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争斗不休。
    本来,秦琅他们这一行,在蛮子们眼里也算客户,跟杨家理应是一伙的,但是现在,他们却要开战。
    不过在杨家人眼里,这不稀奇。
    甚至在这边的客户眼里,也很平常。因为在蛮子们眼里,中原来的都叫客家,可在他们眼里的这些客家自己眼里,客家却又要分成许多种。
    最主要的还是以地域来分,比如有从岭南迁来的,有从巴蜀迁来的,有从江西迁来的,甚至还有从中原迁来的。
    因此,客家人中也形成了数个群体,相互之间抱团,同样为了土地或水源、商道等大打出手。
    打起来工,甚至比土客间的争斗还要激烈。
    不少客户村子,就是在这种客家内斗中失败后迁进山区,然后又跟土蛮打,败了,再迁,或者干脆就没了,赢了,就扎下根来,继续斗。
    当年谅山杨家,最先是从齐鲁迁到了广西苍梧,再然后到交州的九真郡,然后又败走交趾郡,最后再退到了谅山一带山区,最终生根下来,并且昌盛起来。
    没有人会轻易舍弃自己的地盘。
    对于岭南的这些客家人来说,更加不会,因为他们的地盘,更是祖辈们有鲜血在一次次争斗中打下来的。
    小斗年年有,大斗三五年一次。
    每一次发生争斗,这些客家人的村子里,都会举行大会,最后还要抽签选出一支敢死冲锋队来。
    这些就是死士,抱着必死之心上阵。
    每次争斗,这些人也是死伤最惨重的。
    为村寨斗争而死的人,他们的父母孩子,会由村子里帮忙赡养抚育,正是靠着这些,外来者客户们硬是能在这蛮荒立足,甚至发展起来。
    “打下谅山坞,我秦家将取代杨家,继续领导汉民客户在这蛮荒立足发展。”
    ·······
    进攻的时刻到来。
    出征的队伍如同是一只蜿蜒的巨龙,由无数钢盔银甲铁盔,长矛横刀弓弩交融组成。
    蛮子们吹着水牛号角,敲打着雷纹铜鼓。
    而秦家的旗手高举着军旗,引领着一万余人的人马,浩浩荡荡的沿穷奇河而下,直奔谅山。
    这支队伍旗帜飘飘。
    最前面的是秦琅的五百亲军卫队,各自高举着自己的都旗,附离狼卫的白狼旗帜,黑云长剑都的黑云和长剑旗帜。
    银鞍铁禄都的银马鞍和铁胡禄旗帜,还有银枪旗帜,剑盾旗帜,长弓旗帜。
    深秋的山风吹拂着这一面面旗帜,猎猎作响。
    沿途所过之处,野兽避走,鸟雀高飞,纷纷为这支大军让路。
    五百亲军护卫着卫国公、武安州世封刺史秦琅,一名两米多高的壮汉为秦琅举旗,一面麒麟旗。
    阿侬夫人身着秦琅所赠的一身银甲,外罩红色锦袍,头扎红色抹额,英姿飒爽,儿子侬存信也骑着一匹小马,身着件红色皮甲跟在旁边,她们母子带来了门县乡勇一千战士。
    三百骑士轻骑在侧,五百武士也皆马步护卫中军。
    由左溪各垌子弟组成的铁林军八百人马。
    还有由攻破水口等寨后的垌丁俘虏组成的仆从军。
    再加上第一批中原移民,整整一万余人。
    又有几千负责运输粮草的垌丁们。
    距离谅山坞堡还有十里,一座周长二里左右的坞堡,拦在了前面。
    他建于道边高坡上,一条崎岖的小路通往坞堡,居高临下。
    道路已经被树木堵塞,还挖出了几条濠沟,杨家坞兵站在坞堡墙上,如临大敌。
    秦琅打量着那个坞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是杨家主坞的外围坞堡,位置还不错,也比较险要,易守难攻。
    不过也有些不足之处,就是这个坞堡是建在山坡上,而不是挡在道前,路在堡下过,而不是在堡内过。
    这就意味着,秦琅其实根本不必理会他,直接带兵绕过就行了。
    他有一万余人的兵马,也有自信可以直接拿下主坞,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后路被断,粮食供应出问题这些。
    “不要理会他们,把路清出来,我们直捣敌人老巢,擒贼擒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