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二十三章·束发礼——风云际会 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明朝建朝至今不过五十年,两代人而已。开朝皇帝明太祖征战一生,居功至伟,堪称千古明君。五十年前中原九州还处于九大诸侯国乱战时代,中原分裂,连年战乱,而北部边疆又时常遭到草原部落袭扰,民不聊生。

    ?

    明太祖高瞻远瞩,独断乾坤,力排众议施行朝堂与江湖合作的国策,最后终得以灭八国,一统中原。而作为整个大明朝国策实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首要考虑的江湖势力便是宋家剑炉。

    ?

    三十年前明太祖驾崩后,四皇子朱明和即明太宗即位。太宗上位后继续沿用朝堂与江湖合作的国策,并再次放宽限制,推崇武道,奉道家为国教。三十年间大明朝休养生息,江湖庙堂两相安,国力日渐强盛。十年前太宗调重兵赴北部边疆,亲征北原,趋蛮夷八十里,并剿灭北原大小部落数十个,功绩震古烁今。

    ?

    太宗在位之年,大明朝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可称太平盛世,强盛之势直追五百年前,号称千年不朽的大阳王朝。

    ……

    长安城皇宫内,明太宗朱明和倚在尚书房的椅子上,面前皇案上照例码着三四摞高高的奏折。今日这位以勤政著称的皇帝陛下没有挑灯连夜批示奏折,只是半眯着眼,不知在想什么。

    宛如整个王朝的定海神针蔡太师去了东南剑洲,那位他的家奴,朱明和私下更愿意称之为家狗的朱自清不出意料跟了去。想到这,朱明和冷笑了笑,江湖莽夫一辈子也只能是一介莽夫!朱自清的本事他朱明和再清楚不过,甚至是欣赏,要不然也不会给他赐国姓。他也几次三番试探,可那位朱指挥使都只奉蔡太师为主。

    蔡先生啊,朕是真心拿你当国士,以帝师待之,朕不会害你,先皇靠你才打下这大明基业,朕还想靠你帮着朕的儿子一统天下呢。

    只是武神东方大明。

    朱明和眼神蓦地变得阴冷。这位诸侯乱战时代的天下名将,自从先皇驾崩,他从未正眼看过朕一次!父皇说了要重用之,朕知道父皇你是要用东方大明牵制蔡先生。蔡先生不会反,他一介书生,求的自然也仅仅是名。而武神东方大明是由江湖入庙堂的,父皇你对之一直心存芥蒂。所以朕一直还是沿用您的国策,以江湖牵制东方大明,同时壮大自己皇家的势力。这几年朕呕心沥血,也算颇有成效。朝堂上那东南总督萧索是朕的人,西面将军孙满甲也是朕的的人,朝堂外江湖中的木家剑阁与剑谷云氏,朕都有暗手。可宋家剑庐却是最大的麻烦也是最大的助力。宋家若是一天不入朝为官,朕就一天寝食难安!

    “咚”!

    朱明和不由一拳打在椅子把手上。

    一旁值夜的老太监吓了一跳,却也是不敢出声询问。

    至于皇帝陛下的这番心理自述自然是无人知晓了。

    ————

    除了金山寺的主持和武当山那一群道士外,接下来要数寒酸的肯定就是木家剑阁这几个枯槁剑士了。

    从西北一路风沙弥漫,木真青这几人身上衣服破倒没破,只是脏的都快认不出身上穿的是衣服了,抖一抖身子,估计就要有几斤沙子掉落。

    西北苦寒,故中原大地素来都不把西北算在内,文人仕子高官权贵更是不会前往那里,而前诸侯九国时期,占据西北的诸侯梁国,民风彪悍,向来被中原其他八国鄙视,称之为北蛮子,也只有和北原那些真正的蛮子相比,西北百姓才算有点尊严可言。

    这样的情况直到大明统一九国才结束,西北是真正的中原门户,在太祖皇帝时,就已经大力资助西北建筑边防了。到了如今太宗皇帝时,更是有亲自带兵驱蛮夷八十里的壮举,真正视西北为国中重地。要不然,也不会隔三差五的就派东方大明来这里巡边了。

    但饶是这样,西北的自然环境还是改变不了,朝廷倾力资助,十分中有八分其实都是用在了边防上,民生设施改善甚微,即便是一州知府,还得算计着用水用米,有钱花不出去也是个难题啊。当官的尚且如此,老百姓更不用说,那由老百姓组成的江湖自然也不会太有起色。由古到今,江湖一词素来都是中原所代表。木家剑阁立于西北长达千年之久,早已是独占鳌头的存在。这样的江湖豪门,一路应该会有当地官员接待,最不济也会有使剑的江湖侠士招待才对。可事实上却没有。不是木真青等木家剑客学武当那群道士刻意低调,而是他们本来就很低调。

    木真青出了自家剑阁,并没有直接南下前往宋家剑庐,竟是冒着漫天黄沙“洗礼”,先沿北而行。

    他要去见一个人。

    ……

    天下赋税有一半都用在了这西北边防上,绵延上千里的防线,固若金汤,一气呵成。虽然中间被两座城池分割成了三段,但谁都知道这是一条防线,也由一人主导领防。

    因为朝堂中大多人都知道这西面将军与当今皇上不对付,八方将领中,孙满甲是除了东方大明外,年龄也是辈分最高的一个,仰仗着与先皇太祖的关系,经常不给应该是侄子辈的太宗陛下好脸色,东方大明也因此常常训斥他。而最重要的是,这孙满甲以前是东方大明的一个骠骑督尉,说白了,就是东方武神的一个马前卒。所以,即便西面防线当今天子不可理解的交给了孙满甲领防,其实文武众臣都心知肚明,就是交给了东方大明而已。

    今日北面防线的主城楼上,一位身材高大,身着便服,头发灰白的中年人站在城头,眯着眼远眺更北方的荒漠。

    北面将军徐浮屠身披重甲,微低着头站在中年人身后两三米处,默默无闻,两脚不曾前移半步。

    “北面防线我一直都很放心,也是对你放心,还因为一旦日后发生战火,这里才是北原铁骑真正进攻的方向。”中年人幽幽说道。

    “谢大将军信任!”徐浮屠沉声道。

    能让八方将领之一的北面大将军如此谦卑,还称之为大将军的人,除了大明朝的武神东方大明外还能有谁。

    东方大明转过身,笑着问道:“当年皇帝陛下本意是让你做南面将军的,我知道,离家近些嘛。可后来我实在是惜才,南方那种温柔乡,自古对于我们这种沙场武夫就是英雄冢,所以我极力跟陛下请柬,把你又调在了我的麾下,做了这北面将军。徐浮屠,我这样做,你恼不恼我?”

    徐浮屠不由身心轻松,也是笑着回应道:“卑职不敢。”

    说卑职不说末将,则说明他徐浮屠一辈子都是他东方大明的马前卒,不是大明朝什么北面将军。

    东方大明走近徐浮屠,难得打趣道:“是不敢,不是没有?”

    徐浮屠笑笑不说话,不置可否。

    “你小子!”东方大明挥挥袖子,故作怒容道,“滚滚滚,这里一会儿要来个客人,你先下去吧。”

    客人?

    徐浮屠不由心生疑惑,这里可是军中要地,此城更是戒备森严,光外城军营中就有数万精兵,城内锦衣卫之类的碟子更是数不胜数,有人要来做客,您不亲自去接他,还真怕他进不来这城里啊。

    “卑职告退。”

    有疑惑归有疑惑,但是大将军说的话,自然有他的道理,徐浮屠向来对东方大明都是言听计从,从不会多话,乖乖离去。

    东方大明面向西面,两眼又微眯着,驻足而立久久不动,不知在想什么。

    十年前的那场太宗亲征,涌现出了许多有才华的年轻将领,徐浮屠、孙满甲、萧索都是从那个时候一战成名。贫民老百姓关注的更多的是战争胜利了,至于后面发生的一系列风波,他们没心思关注,却也是距离他们有些遥远。

    战争后的风波自然来自庙堂,东方大明清楚,十年前为何太宗要突然亲征北原。天下人都知道那一战过后,许多年轻将领纷纷被提上来做了八方将领,但是没人去想过原先那些老将都去了哪。一朝天子一朝臣,是自古不变的真理。太宗既然登位,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将朝堂上下来一次大换血,文官还好说,没有实权,找个理由说罢官就罢官了,可武将呢?尤其是那些跟随太祖征战一生,佣兵自重的异性藩王。显然,战争是最好的削藩方法。东方大明一念及此,不由悲从中来,十年前那一战自己的战友,老卒战死不计其数,原先的八大藩王也是如今八方将领的前身,除了他东方大明和孙满甲外,四人战死,一人因战事失利被处死,一人告老还乡。东方大明知道太宗还留下自己和蔡太师的用意,北原不灭,两人都还有用处。

    东方大明突然目露凶光,可皇帝陛下你二十年间对我东方大明如此防备,就这么不信任我吗?!萧索明面上对我恭敬有加,难道真当我不知道陛下三年前已将他的儿子秘密擢升为了御前侍郎?孙满甲假意与朝廷虚与委蛇,实则才算是真正的“国之栋梁”,真当我看不出来?!朱明和啊朱明和,三十年前我都没反,现在我会反?大明,北原,天下,你以为我要与你争夺这些?你也太小看我东方大明了!

    东方大明心有所感,想起了一些旧人旧事。他抬起头仰望天上,怔怔出神,“日后我若是在那儿碰到你,算我输,心服口服。”

    如今已经有很少人知道,五十年前,还未及冠就已经出师长生宗文武两院的东方大明,与某人打了个赌,毅然由江湖入庙堂,开启了一段神奇传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