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七章 不祥之人
原本善良的村民,为什么突然间变的这般残暴,当时陈玉莲非常费解,她找大家理论,这一问才知道,原来又出事了!
那个被自己救上来的小男孩儿,本来是好好的,只是到后来突然高烧不退,父母想尽办法,最终也没能留住他!
男孩儿死了,他的父母特别伤心,盛怒之下把陈玉莲绑了起来,他们认为,是陈玉莲接触过他们的儿子,把霉运带给了他们的儿子。可他们却没有想过,如果当时不是陈玉莲出手救人,他们的儿子早就淹死了!
或者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以往发生的种种,虽然看起来都跟陈玉莲脱不了干系,可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明白人自然明白,陈玉莲的父母是做了亏心事,徐家是惹到了蟒蛇精,所以才会出事的,怎么能把罪过全都推给陈玉莲。
可村子里的人不这么认为,没有了徐家撑腰,他们想怎么对付陈玉莲都可以,没有人为她出头,人们都会本能的做出选择,少数服从多数的选择。
陈玉莲要被焚烧的那天,村里聚了很多人,而且是商量好的,谁也不能透露出去,并且让大家都发下毒誓,谁要是敢泄露,就不得好死!
村子里的人看到陈玉莲就怕,当时只想着能把这个女人送走,实在是送不走,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听从大家的,烧死算了!
可就在人们将火点着的时候,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间阴云密布,竟下起了大雨,火焰瞬间被雨水淋熄了。
村里人何曾见过这种场面,当时就有几个人私底下议论,说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人怎么能做出这种禽兽一般的行为!
不得不说,村子里还是有几个明事理的,的确,人跟野兽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理智,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对自己的同胞动用私刑,何况是要剥夺别人的生命!
关于鬼神一说,在当时很多人都深信不疑,正是因为一场大雨救了陈玉莲的命,大家就开始相信,陈玉莲肯定不是一般人,指不定烧死了又会带来多大的麻烦。
于是大家一番商量,决定把她赶出去,绝对不容许她再踏进村子半步!
可陈玉莲对徐家有深深的留恋,听村里人说,徐自强活着的时候对她很好,百般疼爱,可谓是郎有情妾有意,陈玉莲已经够可怜了,村子里的人还要那般对她。以陈玉莲当时的脾气,她是死也不会离开村子的,后来人们见赶不走她,就对她拳脚相向,甚至还听说有几个男人侮辱了她。
没多久,陈玉莲就开始有些神志不清了,并且得了一场病,村里人把她抬到了山沟里,打算让她自生自灭。
后来还是村里一个好心的老婆婆救了她一命,老婆婆每天都会给她送去吃的,陈玉莲也逐渐恢复了神智,她恨村里人,尤其是那些侮辱过她的人。
一个人被逼到了绝路上,什么事都可能做的出来,当天,陈玉莲就又回到了那个村子,而且是悄悄溜进村子的,没有人知道。
由于刚刚下过一场雨,村里的水井已经灌满了水,陈玉莲提前就去镇子上买了几包耗子药,趁着晚上没人,就偷偷的把耗子药倒进了井里。
第二天,村子里有很多人中毒了,由于那个村庄属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很多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要么被毒死了,要么身体器官受到重创,从此成了废人。
但当时是没有人知道陈玉莲投毒那件事的,除了帮助过陈玉莲的老婆婆。村子里的人渐渐发现了问题,整个村子的人几乎全都中毒了,为什么老婆婆一家安然无恙。
于是大家都去了老婆婆家,要讨个说法!
当时老婆婆很害怕,她担心村民们会报复陈玉莲,一直不敢说真话。直到疯狂的村民要对老婆婆一家人动手时,老婆婆为了保护家人,最终还是说出了陈玉莲投毒的事情!
陈玉莲因为做了亏心事,也知道后果,一早就跑回了从小长大的那个村子,也就是陈家村。
村民们去了徐家坑,没有找到陈玉莲,一伙人一番合计,觉得陈玉莲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陈家村了,除了那里,她没别的地方可以去。
于是大家连夜拿着火把,不辞劳苦赶去了陈家村,只为替村子里那些遇难者讨一个说法!
所谓众怒难犯,陈玉莲本来就被人排挤,又闯了那么大的祸,陈家村的人虽然也有跟她们家关系不错的,大家也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问题是,杀人偿命,大家有心帮忙,也不能包庇杀人凶手啊!
他们仅仅能做的就是,不对外公开,不告诉别人陈玉莲在陈家村藏着,能不能躲过去,那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陈家村靠近大山,就在山脚下,一边是汪洋大海,一边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要说在山里藏个人,别说是整个村子出动,哪怕特种兵出动,也未必能找到她。
当时陈玉莲为了躲避那些人,正是藏在了山谷里面,昼伏夜出,偶尔会从山上带一些野果子回到陈家村,分给同村人。
时间久了,那个村子的人渐渐的也把这件事放下了,虽然有关部门已经来过一次,并且展开了大范围搜索,但依然没有找到陈玉莲。
大概是在事发后二十多天的样子,陈家村不知道是哪个人透露了消息,那个村庄又来人了,指名点姓要让陈家村的人把人交出来,不交人就闹事。
那些闹事的人大多是家中有人喝了井水中了毒,有的痛失挚亲,有的家人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心中的冤屈不比陈玉莲少。
陈家村人多,当然也不会受外村的人欺负,当时谈判不成,两伙人就动起了手,据说是动了真格,陈家村很多老人和小孩儿受了伤,甚至还有一个小孩儿被活活打死了!
陈玉莲最后不忍心看到同村人跟着一起遭罪,就主动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