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二十六章 乐于助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手机铃声又不合时宜地响起来,将张哲源从2004年强行拉回到今天。

    原来是小袁打来的电话,哲源感到有些意外,不知道小袁找自己有什么事。他犹豫着就接了电话,和小袁在电话寒暄说:“喂,袁总,有何贵干?“

    小袁在电话里亲切地问候:“张子吃午饭没有?”

    听小袁这么一说,哲源突然感到饥肠辘辘。他忙看了看窗外,小雨还在下个不停,又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于是说:“没有,我也饿着呢!”

    小袁乞求道:“张子,给我送把伞来吧!这雨一直下,我没办法出去,连早餐还没吃呢!”

    哲源灵感正旺,哪愿意就此偃旗息鼓,因为灵感往往稍纵即逝。虽然他心里千万个不愿意,却又念及着在小袁那的借宿之情,只好带上雨伞奔小袁的住处去了。

    一刻钟后,哲源赶到了小袁的住处,某小区居民楼。

    小袁笑容满面,可能是没想到哲源会真的送伞来,显得惊喜又感激,忙拉上哲源去吃饭。

    哲源和小源下楼后,小雨渐渐停了,只有零零星星的小雨点偶尔坠落。

    到了一家饭馆前,两人直接往里走。小袁却突然停在了门口,糟糕地说道:“坏了,张子,我突然想到有件事还没办呢!”

    哲源也停下脚步,看小袁一副担忧的样子,好像真的有什么急事似的。“吃饭不要紧,先办你的事。”他无所谓地跟小袁说。

    在这种场合,这节骨眼上,小袁突然要离开,这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见哲源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于是又说:“要不这样吧张子,我给你五块钱,你要碗面条吃吃算了。”

    哲源浅浅笑了笑:“你有事就去忙吧,不用管我。”

    小袁嬉皮笑脸地笑着说:“那怎么行呢?”

    哲源又催促小袁:“去吧去吧,没事儿。”

    小袁又看了下哲源手中的雨伞,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张子,我再用一下你的伞;你看这天还想下雨,你住的地方离这又近,一会儿就回去了。”

    哲源嘴角动了动,也没说出个不字,很无奈地把雨伞递给了小袁。

    小袁走后,哲源站在原地苦苦地笑着,想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竟然碰上像小袁这样脸皮厚的人。他越想越生气,感觉肺都被气炸了,同时又觉得自己好傻。

    第二天,小袁来到美胜百货门市,目的是请哲源吃饭,以弥补昨天的失礼。小袁解释说:“张子,昨天真是不好意思,我确实有点急事儿;你大老远地给我送伞来,山珍海味我请不起你吧,我还请不起你吃碗面条呀!”

    哲源若无其事地说:“袁哥说哪儿了,谁还能没点急事?这吃饭事小,办事事大。”

    小袁又说:“走,咱中午和冯老板一起喝点儿去。”

    哲源推脱:“门市上还有好多事呢!”

    冯赋林在一旁劝道:“走吧,张子,别不给袁总面子,吃了饭再给打火机印字。”

    见小袁挺诚恳,哲源肚里的闷气已经消失了大半,也就尾随两人而去。

    席间,哲源匆匆吃了些酒菜,便借口门市上忙,于是回了门市。

    冯烁已经下楼,在和妈妈一起守门市,见哲源回来,忙拿起桌上的雪糕递了过去:“给雪糕。”

    哲源愣了一下,带着莞尔的笑意说:“刚吃完饭,不吃了。”

    冯烁拿着雪糕,又郑重地说:“是给你买的。”

    哲源犹豫了下,就接过冯烁手中的雪糕,感觉又受“宠”若惊了。

    尽管有时冯赋林说话很伤张哲源,但张哲源不得不承认栗云帆和女儿冯烁对自己还是很和蔼可亲的。尤其是杰杰,和他最亲密,常依偎在他的怀中,一口一个张叔地叫着,叫得他心里真是温馨。有时哲源也会想,如果当初不放弃,自己可能也会有一个像杰杰一样调皮捣蛋的孩子。想到这,他的微笑的脸庞中便尽显着沧桑。

    六子走后,门市上的工作几乎都落在哲源的肩上,哲源依然尽心尽力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非分之事,不生非分之想,其诚恳深受冯栗夫妇的信任和爱戴。

    冯烁不上学的时候,冯栗夫妇常打发女儿和哲源一起守门市,放心地把女儿和门市交给哲源,而去忙门市外的事情。和冯烁一起守门市,哲源觉得特别与有荣焉,但是他从不主动接近冯烁。两人常常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保持着一定距离。

    冯烁喜欢跳舞,每个星期六的傍晚都会去舞蹈班学习舞蹈。在门市上,哲源常常能欣赏到冯烁反复练习着舞姿,他觉得很有幸,只是从不敢多看。

    哲源喜欢踢毽子,常常会招引来一帮孩子来玩。刚到美胜百货门市时,他最多能踢上两三个。经过半年的练习,他几乎能踢到累为止,而且还能变着花样玩,左右开弓,用肩膀都可以。惹得身边的孩子目不转睛,惊羡不已。

    哲源常常领着孩子们玩,是众所周知、司空见惯的事。冯烁也常坐在门口,微笑着看他和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有时冯烁也不甘寂寞,会给哲源要过来毽子,小玩一会儿。

    踢毽子是女孩子所善长的游戏,哲源不得不认可这一点。他觉得冯烁踢毽子的样子要比自己优雅得多,绰约多姿,楚楚动人。特别是冯烁甜美的笑脸,仿佛使他忘却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

    没过多久,哲源就有了工作上的新搭档。这个是搭档哲源并不陌生,是冯赋林的亲嫂子,四十多岁,人诚恳而且性格率直,说话办事总是直来直去。之前,冯嫂也来过美胜百货门市几次,所以没几天,哲源和冯嫂就熟悉了。冯嫂和冯栗夫妇一样,也称呼哲源张子。有时候杰杰见大人们叫哲源张子,也会调皮地跟着大人一起叫,但是冯栗夫妇会训斥他。

    冯嫂有个女儿叫冯旖,比冯烁要大上一两岁,略显得成熟,星期天的时候常和冯烁一起来美胜百货门市上玩。冯嫂在美胜百货门市工作后,冯旖隔三差五地来得更勤了。

    有时候冯赋林逗冯旖开心,笑着问冯旖有对象了没有,找对象有什么要求等等一系列的话题。冯旖就会若有所思地笑着说,一定要会洗衣服会做饭,甚至包括全部家务。当冯赋林问到女儿冯烁时,冯烁则显得有些腼腆,笑呵呵地说:“别给我介绍对象,我还想在家多吃几年饭呢!”

    冯嫂初来乍到,对工作感到新鲜,和哲源初到美胜百货门市时一样,勤快又诚恳,对工作尽心尽力;有时还越俎代庖,主动担负起哲源每天傍晚盘点库房的工作,这也是冯赋林所希望看到的。冯栗夫妇依然很少在门市,大多时候都是冯嫂和哲源在门市上值班。

    早上七点多,哲源就来到美胜百货门市,等待上班。他先在附近吃了些早点,又和门市附近的一位老太太说了一阵子话,才等到冯赋林开门。

    冯赋林走近哲源,纳闷儿地问:“张子,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哲源带着叹气的口吻说:“我在渚河路那住的楼房太热,还不如在门市上等会儿凉快。”

    冯赋林犹豫了下,然后思索着说:“张子,咱今天不开门了,我搬家呢,和我一起搬家吧!”

    哲源毫不犹豫,微笑着答应了。

    两人打开门市,找了几个空纸箱和一些口袋,然后才奔冯家而去。

    哲源第一次到冯家,认识冯家,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到冯家楼下时,冯烁刚好从楼上下来。

    冯赋林忙支使女儿,说:“冯烁,帮你张叔拿个箱子。”

    冯烁伸手去接哲源手中的纸箱,哲源稍微愣了一下,则把则把较轻一点的口袋递了过去。冯烁显得有些好奇,随后便会意地笑了一下。

    冯家住四楼,是一户典型的居民住房。冯烁领哲源进屋时,栗云帆已经开始收拾东西,杰杰拿着玩具正摆弄着玩。

    见哲源进屋,栗云帆忙问:“张子吃饭了?”

    哲源应了一声,忙看有什么需要自己做的。杰杰见到他后就跑了过来,抱住他的腿亲热地说:“张叔转圈儿。”

    哲源微笑着,用腿挑起杰杰在原地转了一圈。杰杰又抱住他另一腿说:“这个也转。”

    冯烁马上微笑着警告弟弟:“冯少杰,别捣蛋,一边玩去。”

    冯家不算很大,感觉很温馨,哲源静静打量了下,好久没有体会到家的味道了。只是他觉得可惜,从今天后,这个温暖的小家就要人去楼空,被上帝遗忘,不再有人问津。

    冯栗夫妇的卧室靠近阳台,阳光充足,而冯烁的闺房在背阴之地,阳光无法照耀到。哲源想,平时冯烁只能俯视楼体的阴影,而无法享受到阳光的抚摩了。从春天就盼望搬到新家的冯烁,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总算如愿以偿,可以换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了。

    哲源只在客厅收拾东西,轻易不接近冯烁的闺房,甚至不经允许,连冯栗夫妇的卧室都不会进入。热心的杰杰不时地过来帮他的忙,可热心总是办坏事,反倒把东西越弄越乱。与其说哲源来帮忙搬家的,不如说是来和杰杰一起玩的。

    约莫半个小时后,冯赋林带着搬家公司的工人来搬家,只拉走了大件的家具和家电。剩下的小件物品不计其数摆满了冯家的客厅,也只能用三轮车一躺一躺往新家拉。

    冯赋林给了哲源美胜百货门市上的钥匙,让他把三轮车推来,对其信任与日俱增。被信任,哲源也感到是件畅快的事,可是有一件事,他一直隐瞒着冯赋林。

    冯家装修完房子后,剩下几箱瓷砖,冯赋林差遣哲源代劳退货。而哲源知道,冯家装修房子的材料都是其外甥田信一手包办和代买的,退货自然也得由田信出面。按照冯赋林所说的地址,哲源在某装饰城的一家瓷砖门市找到田信。当时田信把买瓷砖的发票递给瓷砖门市老板,瓷砖门市老板看了一下发票,笑着说:“当时你买瓷砖的时候好像不是这个价吧!”

    哲源心中一怔,猛然睁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田信竟然从中谋取私利。而他当时什么都没说,就直接回去向冯赋林交差了。就这样,这事哲源一直隐瞒着,都只因为田信曾帮助过他,也谈不上恩惠。可是将这事闷在心里,哲源总觉得不舒服,他也明白这是在姑息养奸。

    帮冯家搬家的不止哲源一人,还有冯嫂和女儿冯旖,田信也专程赶来帮忙。长辈们忙着在新家摆设家具,晚辈们一直奔波于新家和老家,搬东搬西,楼上楼下地跑。虽然冯家的新家和老家只有百米之隔,但是在炎热的天气里跑来跑去,也够辛苦的。哲源倒是无所谓,可冯烁和冯旖倒有些不胜其苦。

    闷热的楼道中,冯烁和冯旖抱着一些书籍和包裹一步一挨地往楼下挪动,已经显得体力不支。哲源上下楼如履平地,不声不响地跟在两人身后。只听冯烁叫苦说:“热死我了,我快受不了了。我哪干过这么重的活儿,我还未成年,未满十八岁。”

    冯旖咬着牙,默默抬头看了冯烁一眼,继续下楼。冯烁摇摇欲坠,真想扔掉抱着的物品,停下来休息一下。可楼道内犹如火炉,没有一丝凉风,停下来会更难受。

    哲源跟在两个女生后面,真想替两人分担些负重,特别是叫苦不迭的冯烁。只是他怀里已经抱满物品,纵然怜香惜玉也是爱莫能助。他真想对冯烁说:“下一趟你别来了,有我和田信就行了。”但是他没说,不想在一个小女生面前显得过于殷勤。毕竟不合时宜,不是自己在搬家。

    冯烁和冯旖不堪天气的炎热和搬家的劳累,没搬完家就中途退场了,只有哲源和田信一直坚持到最后。

    搬完家后,冯赋林又请众人吃饭。

    一家饭店内,众人一边聊天,一边吃饭。

    冯赋林夸奖哲源说:“张子体质就是好,你看搬完家把我们都累成什么样了,看你一点事儿都没有,脸不红气不喘的。”

    哲源笑了一下说:“冯哥忘了我以前是干什么的啦,这点儿活儿算什么?”

    冯赋林又说:“干建筑的人身体就是好,不怕苦不怕累。”

    哲源虽然不很累,可未必比众人好受。他在渚河路内燃机家属楼所租住的房子是三层也是顶层,白天饱受阳光的照射,一到晚上犹如置身于火炉中。屋里虽然有吊扇,可洒落下来的也是暖暖的热风。整个楼道的人十有八九都在生痱子,哲源也不例外,而且痱子已经蔓延到他的脸上。搬家的时候,他把衬衣用水浸过之后才敢贴身穿上。

    冯嫂注意到哲源脸上的痱子,好奇地问:“张子,你脸上怎么那么多红点点?”

    “痱子。”哲源无奈地解释,“今年我长本事了,人家脸上长豆豆,我长痱子。”

    冯烁就坐在哲源的身旁,看了看哲源的脸颊,听着他风趣的话就笑了。

    吃饭间,杰杰跑出了饭店,哲源起身就要跟出去。栗云帆忙拦住说:“张子,你吃饭吧,别管他事。”

    哲源在美胜百货门市已经半年,工作空闲的时候,常领着杰杰玩,已经习惯看护杰杰,和小杰杰特别亲密。杰杰买了零食总是让他先尝上一口,他就假装咬上一口,杰杰才肯吃,特别高兴。而冯嫂则说,看护杰杰一年多,从来没有享受过杰杰如此慷慨的好处。

    饭店门外,哲源在守护杰杰。

    冯烁从饭店走出来,笑盈盈来到哲源和杰杰身边。她蹲下来拧了拧弟弟的小脸蛋:“你个小蛋蛋,吃个饭都不安生。”

    杰杰好像被拧疼了,推掉姐姐的手,奶声奶气地说:“讨厌,不跟你玩。”

    听到弟弟说了个新词,冯烁就特别惊讶:“哇,这个词儿谁教他的?”

    见冯烁的目光看过来,哲源马上做招架状:“我只教他跳了个日本舞。”

    但是杰杰却说:“是二百五。”

    冯烁当场就笑喷了,乐不可支:“这个是你教他的!”

    “这个是菲菲爸爸教他的。”哲源赶忙解释,“有一回我学着电视上给杰杰跳日本舞玩呢,菲菲的爸爸看到后就说,杰杰瞧你张叔给你跳二百五呢?”

    听到哲源的解释,冯烁越笑越开心,但是又马上批评弟弟:“你个小蛋蛋,学好的不会,学坏的一次就记住了。”

    冯烁笑够了,于是跟哲源说:“你回去吃饭吧,我看着他就行了。”

    哲源:“我吃饱了。”

    冯烁好奇地问:“你吃那么少?”

    哲源:“我饭量小。”

    冯烁从来不知道该怎么正确称呼哲源,叫哥哥吧,哲源则管父亲叫哥,叫叔叔又觉得绕口,叫张子又显得有些不尊重,所以一直和哲源用“你”称呼。其实这都是无所谓的事,无论冯烁怎么称呼哲源,哲源都很高兴,给他哪个称呼他都会喜欢。

    冯赋林是个孝子,搬完家就从大哥那接来了年迈的老父亲同住。冯母已经去逝,冯赋林只想在父亲的有生之年,尽自己的孝道,这一点让哲源深深的敬佩。可家里有老人,也让人操心。有一次老人走丢了,可急坏了冯家上下,找遍了周围的大街小巷都没有找到,冯家还差一点报了案。最后找到老人后,老人都哭了,说:“我找不到家了,回不去了。”这事让冯赋林特别心酸,同时也触及到众人的泪囊。

    为了照顾好老人,冯赋林决定请一个保姆。可他考虑到保姆不能像儿女一样照顾年迈的父亲,于是就从峰县老家请来了大姐,来护理父亲的日常生活,而冯姐正是田信的母亲。

    冯姐经常带着老父亲下楼散步,大多时候都逗留在美胜百货门市。到吃饭的时候,冯姐就会领着父亲上楼,有时也会和哲源聊聊家常,问一些哲源的家庭状况或其他方面的事。哲源一一回答,敬若自己的长辈。

    有了空闲的时间,哲源的思绪还是会飘忽到过去,继续挖掘记忆深处的灵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