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二十七章 韩汉=一只鸡(求保底月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韩汉在国内的知名度有多高,通过前几年的博客就能够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
    每篇博客100多万的平均浏览量,是在博客盛行的那些年中国内独一份的。
    号称有着博客女王的老徐跟韩汉比起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前年微博开始流行于世之后,韩汉更是文化界微博粉丝最多的人物之一。
    相比较郭小四是青少年的偶像,韩汉自出道以来就是以批判、个性、自有的外在定义的,争议与诽谤从来是伴随着他。
    与郭小四深陷抄袭不同,韩汉的文字都是从那顶天马行空的脑袋里创作而出。
    并不是说他的文字写的多么优美、多么感人,而是在字里行间之中,许多人就能够从中看到曾经青春年少的那种冲动、迷茫以及挣扎。
    这也是韩汉能够成为引领青年文学界最大的特点之一,从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中,潜移默化的让读者有着认同感,哪怕是一句话,一张图片,一首歌,都能让呈现着迷茫的一代人走在思考的路上。
    郭小四跑开华丽的包装,优美的文字,矫揉造作的煽情,其本身的内涵程度向着商业而妥协,这可能也是出身家庭造就的。
    而韩汉从小虽谈不上二比青年,但本身就不是学习的料,自第一届新慨念作文拔得头筹,就以自身那股桀骜不驯的文字站立在文学界。
    从最初参加节目被高学历学子们批判带坏80后年轻人,以一个高一就退学步入社会的文坛新人形象伫立于世。
    回头看去,曾经口口声声批判着韩汉的那些人何在?
    国外留学!留职于洋!生活于美!
    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那些所谓的高材生,有多人真正为华夏的告诉发展做过哪怕是一丁点贡献?
    没有,没有一个人!
    就连缴税,都是交给老美的美联储,跟华夏的税务系统丝毫不沾边。
    而韩汉一直涌现的挣扎着,以绝世而独立的姿态面对一波波想要压垮他的各种压力。
    韩汉见赵旭一口道出他此行的目的之一,不由得叹息了声。
    这位在娱乐圈,乃至文化圈有着一定地位的公子哥,其目光沉渊如雪,好似一眼就能够将整个人都看穿一般。
    三年,从赵旭回国到现在还没有三年,他就做出许多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事业。
    韩汉一向是不喜欢传闻中的华夏公子哥的,但赵旭这种不怎么利用身后的资源闯荡的个性,却是让他对赵旭的观感不错。
    刘倩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经退去,留下两个一见如故的年轻人在阳台上。
    望着窗外浓重的紫禁城,韩汉遥举酒杯跟赵旭碰了个杯后笑道。
    “赵总言重了,电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想请你帮个忙!”
    赵旭似笑非笑的看着突然有些扭捏的韩汉,转念一想,就明白了韩汉此时的窘境是什么。
    “《独唱团》的刊号问题?”
    韩汉很直白的点了点头,丝毫不否认他现在的难题。
    《独唱团》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这是一本以人文情怀和个性独特的刊物。
    可能用刊物这个词并不恰当,用“以书代刊”来形容更为妥帖。
    自四年前郭小四在明珠成立可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所谓的青春文学平台,实际上是低龄青少年阅读物的出版刊物。
    韩汉一直就有着创办独属于他的个性特色的出版刊物,可惜其中受到的阻力相当大。
    传统文学领域根本就接受不了韩汉这种思想尖锐、笔锋犀利的特色刊物。
    从筹备到现连个在国内很容易就能够获取的刊号就能够看出,韩汉在国内文学界乃至出版署眼中是个什么地位。
    《独唱团》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一个【所有人问所有人】的栏目。
    这个栏目号称只要你想问的,《独唱团》编辑组就发动自身的人脉为提出问题的人找寻他们回答。
    就这一点,就能够引爆全国读者对《独唱团》的期待,可不要小看普通人的八卦心理。
    而据赵旭了解,正是这一点触碰到一些人的敏感神经,也让一些人担心《独唱团》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你觉得《独唱团》就算真正的能够搞定刊号就能够一直存在下去?”
    赵旭的问话让韩汉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他问的到底是什么。
    韩汉的创刊理念是什么,个性,自由,以及正视文化界稿费太低的现实问题。
    前两者暂且不谈,但第二点却是他连个创刊号都弄不到最大的原因。
    历来文人相轻从未少过,按理说韩汉为作家们谋求福利,他们应该踊跃参与的吧!
    可不要忘了,在出版界从来就是大作家作为顶点,其他的文学工作者只是底层人物,丝毫没有号召力。
    韩汉所谓的千字一元等福利对那些大作家们根本没一点吸引力,更谈不上会因为毛头小利跟各大刊物集团作对。
    现在摆在韩汉面前的是,先要解决了那些形成阻碍的敌对势力,获得真正出版号,之后的一切就好办了。
    “当然不会,一步一步来!摸索着前进!解决了刊物的出版号之后,争取在最大限制内保持着《独唱团》的风格。我相信我会胜利的!”
    赵旭沉默了,现在的韩汉就是介于理想青年与文艺青年之间,根本没考虑到他这刊物一发行,会对国内出版界造成什么影响。
    也可能是韩汉跟他身后的陆金波低估了粉丝们对韩汉的热爱程度。
    《独唱团》从发刊到停刊短短半年就取得150多万的销量调查报告,这还不包含市场上猖狂的盗版。
    《独唱团》提高文化界稿酬水准,必将冲击死水一摊的各大巨头,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韩汉他们搞不清楚,不代表赵旭不清楚这里面的道道。
    他也没当即做决定,这个事不是小事,真要掺和了,找出肯定不可能浅尝辄止。
    说起来也是韩汉命不好,运气不佳,《南方都市报》等传媒集团改版,让《独唱团》成为杀鸡的猴子而已啊!
    拿刀的人并不是不能解决,可怕的是那些想要刀不落在身上的猴子们推波助澜的行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