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85章 希特勒新政 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15亿金马克?都是金币?”
    “是的,都是金币,存在瑞士的德国国民银行分行金库里面。”
    15亿金马克的含金量相当于三百多吨快四百吨黄金!这对外汇储备几乎枯竭的德国而言,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虽然有苏德合作给德国提供原材料,而且德国本身又是工业化强国,不需要怎么进口国外的技术和机器。
    但是必要的黄金储备还是少不了的,这可以让德国的外交多一些转寰余地——在没有黄金储备,又无法动用英镑存款(在英格兰银行中)的情况下,德国只能依赖苏德易货贸易获得大部分工业原材料。一旦和苏联的关系破裂,德国经济就很难维持。
    而希特勒清理布尔什维克党的行动,很有可能让本来打得火热的苏德关系迅速降温。
    “德国需要那些黄金!”希特勒看着赫斯曼,“我可以给皇帝陛下相应的补偿,土地或是公司股票都行!”
    可是威廉二世想要的是皇冠!
    赫斯曼咂了下嘴,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可以去劝说陛下。他是热爱德意志祖国的,所以肯定会把黄金交给帝国银行。但是……靠15亿金马克维持不了太久。所以和苏联的合作必须维持,最好还要设法扩大,以便获得更多的战备物资。”
    德国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除了煤炭几乎什么都缺。但是这个国家偏偏是个工业化强国,每年需要消耗海量的原材料。如果转入战时,对原料的消耗将更加惊人。
    因此在赫斯曼的主持下,德国早在10年前就开始储备原材料。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包括石油、铜矿砂、铝土矿、铬铁矿、钨矿砂、钼矿、锑矿砂、锡矿砂、锰矿砂、铅矿砂、锌矿砂、镁矿、铀矿、镍矿、鸦片(生产吗啡)、丝绸(生产降落伞)等各种原材料在内的战略储备体系。
    但是被收储的各种原材料,还远远不能满足一场世界大战的需要——根据赫斯曼和施莱彻尔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要准备打5年而不是几个月!所以将要消耗的各种原材料也都是天文数字。
    而且德国毕竟有“发动”世界大战的前科,从国际市场上收储原材料的行动不能太引人注目,否则就会引起英法等国的干涉。
    赫斯曼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在荷兰、芬兰、瑞典这样的友好国家设立壳公司,长期和小批量的购买。
    不过这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的收储需要,大头还得通过易货贸易合作进行。而苏联因为地大物博。又有迫切的工业化需求,而且国内的采掘业也有一定基础,能够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就成了德国战略储备物资的主要来源地。
    “可是我们同苏联的合作也在壮大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希特勒顿了下。“这将会对未来的战争构成不利影响!”
    他看着赫斯曼,“路德维希,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们可以一直和苏联和睦相处吧?”
    实际上现在苏联的力量比历史上也强不了太多。因为在苏德合作强化的同时,苏联和美国的经济交往却出现了弱化。原因是苏联原材料出口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而且他们的工业化速度也是有限的——工业化不仅仅是进口一些外国机器和技术。还需要大量的配套建设工程和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调拨”到工业。
    苏联从德国进口十几亿马克的机器和技术,其国内往往需要十倍二十倍于此的投资进行配套。同时还会涉及到工业、农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为了满足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变成了工人,国家需要为他们提供口粮配给、住房配给和其他各种相关的保障。所以苏联工业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城市化的过程。
    这里面涉及到的投资规模极为惊人,又伴随着工农业的短缺严重失衡——农业劳动力减少,需要供养的人口却大幅增加,同时还要负担日益增长的出口任务,自然会遇到巨大的困难。
    因此,苏联不可能在苏德合作规模扩大了几倍的情况下。再如历史上一样进口同样多的美国机器——苏德合作和美国机器之间存在互相替代的关系,而不能进行简单的加法。否则苏联国内的农业就承担不起了!
    而且由于右岸乌克兰这个农业区的丧失,让苏联的农业生产规模小于历史同期。虽然斯大林通过开发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弥补,但是终究比不了右岸乌克兰这个粮仓(那可是全世界最好的土地啊)。
    所以苏联的力量并没有比历史上增加多少。反而是波兰联邦在毕苏斯基“独裁”建立之后,开始了一轮工业建设——由于右岸乌克兰归属波兰,波兰联邦通过出口粮食和肉类,获得了不少外汇。因此可以在英法的帮助下在煤矿储量丰富的加利西亚地区进行一些和军工、重工业相关的建设,还扩建了那里的煤矿,开设了不少发电厂。
    而且,波兰的军事力量也比历史上强大!不仅是因为加利西亚的工业建设。右岸乌克兰和立陶宛不仅给波兰带来了更多的粮食。而且还带来了超过2000万乌克兰人和200多万立陶宛人。使得波兰联邦的人口现在接近了5300万。
    “阿道夫。你忘记了5300万人口的波兰!”赫斯曼指出,“这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比德国和波罗的共和国相加还要大1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拥有欧洲第二或是第三强大的陆军!”
    根据现在欧洲军事观察家们的分析,波兰陆军的实力远远超过德国——德国陆军即便算上波罗的陆军和武装党卫队。也不过九十多万。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新兵,武器装备水平低劣。基本没有坦克,重炮和机关枪也非常缺乏。
    而波兰陆军目前保持着150万人的庞大规模(实际上没有那么多,这是所有部队都达到80%满员率时的数字),而且拥有不少坦克、重炮和机关枪。
    另外,为了防御苏联的入侵。波兰目前还在右岸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和立陶宛东部仿照马奇诺防线修建起毕苏斯基防线,为此还进口了不少德国水泥。
    “好吧,波兰,人人都恨波兰……”希特勒咬咬牙,“这或许是我们和苏联合作的理由,这是唯一的理由!”
    “不,这不是唯一的!”赫斯曼说,“实际上我们和苏联拥有类似的政治立场。”
    “什么?”希特勒瞪着灰蓝色的眼睛看着赫斯曼。
    “社会主义!”赫斯曼说,“我们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什么?我们和苏联都是……路德维希,我想你错误理解国家社会主义了!这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不一样的!”
    “对!两者存在区别,”赫斯曼顿了下,“但是国家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同样是社会主义。从这个角度解释,现在的德国和苏联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斯大林可不会承认这一点!”希特勒提醒道。
    “我会让他承认的,”赫斯曼笑道,“这不是问题。现在不仅是德国需要苏联,苏联也同样需要德国。所以国家社会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间存在的分歧,就是同志间的分歧。因此斯大林必须要承认国家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这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不仅有利于用意识x态拴住苏联,还有利于我们向国际上输出国家社会主义思想……这会为德国赢得许多朋友!”
    “姓资”还是“姓社”对希特勒和纳粹党其实没有什么约束,他们不是很讲究这一套。但是对斯大林和苏联却不一样。
    如果斯大林和苏联承认了德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苏德之间的友谊,从苏联的立场出发就会更加巩固。
    因为苏联一旦承认国社是社会主义,那么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就是“德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必定会被苏联和第三国际的宣传机构当成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标志大肆宣扬。
    而日后当德国和英法开战的时候,苏联宣传机关也很有可能将之说成是“世界革命”的开始。这样一来,苏联的国家立场就会被其意识x态立场所左右。
    苏联即使不会站在德国一边对英法开战,也不会轻易背弃德国这个“社会主义兄弟”。否则,就很容易在国内形成混乱——要背弃德国,至少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宣传,不能今天德国还是世界革命的急先锋,明天就是社会主义的敌人。那样会让苏联人民对布尔什维克党产生怀疑。
    而且,在30年代,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劳动人民和受压迫民族眼中还是进步的象征。一旦德国的社会主义身份得到“认证”,向外输出国家社会主义的活动将会变得比较容易。(未完待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