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九十三章 遇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没有酒的宴席总是结束得很快,午时未过,萧秦笑道:“草原人待客原本一定要喝马奶酒,陈兄护送汉民心切,午后还要赶路,今日便不饮了,下次有机会到上京,定要一醉方休。”

    至此,陈德也看出萧秦留自己用饭是虚,寻个由头护送自己这支半军半民的队伍到岚州边境才是实。虽然弄不清他的真实意图,这份人情却不能不领,当即慨然道:“若萧兄有机会到岚州做客,德舍命陪君子也要与你喝个痛快。”二人一起大笑,萧秦招当即呼手下亲军结束宴饮,与岚州军一起开拔。

    此番奉萧秦之命聚集在马邑的契丹军虽然众多,但都是朔州地方契丹贵族的部属。众贵族只因参与了这场奴隶买卖才领军前来助阵,收到黄金后便纷纷向萧秦告辞离去。是以护送陈德的萧秦本部实际只有一千精骑。

    人数虽少,但萧秦身份是辽国朝廷特使,所带的骑兵出自皇家皮室亲军,不管是心存不轨的契丹贵族,还是想要火中取栗的边境马贼,挺而走险之前都要掂量一下,袭击皮室军的人,是否有能力承受上京的雷霆之怒。

    一路上,辛古所率骠骑营远远放出十里开外斥候圈子,皮室军的人再在五里左右放出探马,外间稍有风吹草动都逃不出耳目。

    “陈兄请看,这处乃是东汉时屯边的边民遗迹,只因汉末黄巾之乱,诸侯并起,马贼横行,村民被迫放弃了这里。朔州乃中原和大漠的分界线,每当中原兴盛,便有无数汉人在此屯垦生息,中原变乱,则又荒废。大辽朝乃胡汉共主,故百年来虽然中原板荡,朔州的居民非但不见减少,反而繁衍日盛。”萧秦指着一处残垣断壁道,他兴致颇高,一路扬着马鞭向陈德介绍北国风光,路过一些古代战场遗迹时,更指点点江山,显得胸中颇有沟壑。

    陈德与他并辔而行,并不多说话,只留心着周围的地形。朔州乃是燕云十六州之一,雄峻的山峦犹如天然屏障,隔断南北,契丹得燕云十六州,一是地势之利、二是汉人之力,终成大朝气象。不过辽国对燕云的经营也当真用心,沿途只见地形险要处皆有建有寨堡,广阔的草原虽无兵马驻守,但部落男丁人人持弓佩刀,只要一声令下,立成数万骑军,战力稍差一点的中原军队就吃不住这狂风暴雨一般的骑兵集群。

    半日时间转瞬即过,红日西斜,二人看好一处山丘,便引领军民扎下大营。万余汉民被大军围在当中,锦帆营、横阵营、拔山营、辎重营以大车首尾相连,结成坚固的外围车阵,防御敌人和野狼侵袭,骠骑营、白羽营、陌刀营屯驻于外营与民户之间,以便保护民户不受冲入敌军伤害,同时防止民户骚乱冲击外围防线。萧秦则引契丹军挨着岚州军择一山丘扎下大营。

    辛古整日都带领骠骑营在外游荡,直到日暮时分才回到营中休息,陈德亲自递给他一皮袋水。

    辛古接过水袋猛饮一口,望了望不远处契丹人的营帐,他是契丹人,此刻见到母族的军队,脸上神色却有些漠然,对陈德低声道:“大人,这伙人来历可不寻常,吾看他们旗号行止,乃是卫戍皇帝的宫分军,向来跟随皇帝左右,不知为何跟了这汉人达官,你可要多加小心。”

    陈德原本以为萧秦不过是汉化了的契丹人而已,奇道:“萧秦是汉人?你又怎的知晓?”。

    辛古睁大眼睛看着陈德道:“好牧人闭着眼睛就闻得出是牛是羊,汉人还是契丹人一望便知,这萧秦定是汉人。”

    听他说得恳切,陈德也便信了,兴许好像后世日韩人和国人虽然长得很像,但一堆亚裔里面,中国人却能一眼看出哪个才是同胞,这辛古既熟悉汉人也熟悉契丹人,自然能分辨清楚萧秦的种族。这也恰好解释了他为何要向陈德示好,又亲自带兵护送这批汉民的缘故。

    抬头朝契丹人营地望去,宫分军早已搭好皮帐,皮帐之间燃烧着熊熊篝火,萧秦坐在营中一处空旷的高坡之上,一边饮酒,一边看着契丹士卒在营内外进出忙碌,似乎是察觉陈德等人,将头转过来对着他们微微一笑,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

    烧烤肉类烹煮晚餐的香味吸引了野兽,营地四周不时传来阵阵狼嚎,但这里人多势众,除了那些汉人民户显得有些害怕之外,不管是岚州军还是契丹人都若无其事,只在营地外面又多点着几把篝火而已。

    众汉人民户一路上被岚州军护卫在中间行进,慢慢清楚了此番并不是被胡族转卖,而是岚州节镇将他们赎回汉地,多有喜极而泣的,此刻有的一家数口依偎在篝火之旁,有的胡乱凑在一起互相取暖,躲躲闪闪地往周围的军卒身上打量,确认这就是汉军,多少人将自己的大腿拧得乌青一片,才相信这不是梦中。

    塞外草原露宿,夜里寒气逼人,岚州军并有宫分军那般奢侈的皮帐,军卒在面部颈项等露出部位涂满驱逐蚊虫的草药,一条羊皮毯子裹住身体便篝火旁席地而卧,数着星星入睡。陈德与士卒同甘苦,自然也是如此。

    月朗星稀,陈德紧裹毛毯,没有污染的夜空显得格外深邃,星星一闪一闪,偶而一道流星划过天空,营中万余汉民露宿野外,虽然寒气逼人,但身处汉军遮护的大营之中,颠沛流离的牛马生活恍如昨日,直觉心中平安喜乐,在对未来的憧憬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中。

    沉沉酣睡中,陈德被一阵尖利的响箭声惊醒,当即抓过陌刀跳起身来。环顾左右,大营中央的民户还在睡梦中,岚州军士卒却甚是警醒,纷纷拿起兵刃站在原地等候军官命令。

    营盘外面仍旧是黑沉沉一片,远方的地面却隐隐有颤动传来,辛古伏地听声后秉道:“东西南北方向皆有骑军正急速向此处驰来。”

    此刻正是黎明时分,曙光初现,草原上只有淡淡的晨雾缭绕,视线颇佳。不一会儿,只见远方数名骑兵拼命打马飞奔,他们身后的地平线上,缓缓浮现出数支草原骑兵长长的前哨线。

    前面逃的骑兵跑近,看服饰乃是宫分军的斥候,刚才发出报警鸣墒的估计就是他们。

    众人面面相觑,于伏仁轨当即秉道:“来者不善,大人请率膘骑营先行离去,末将等誓死断后。”其余校尉也纷纷附和,李斯更让亲卫将陈德的青海骢牵到跟前。

    陈德回头看了看正从酣睡中仓皇惊醒的汉人民户,厉声喝道:“这里有抛弃部属的将军吗?这里有抛弃百姓的军人吗?”

    见众人低头不语,陈德抽出随身横刀,眼望周围部将士卒,高声道:“敌人不敢正大光明的交兵,只挑黎明时分偷袭,就说明敌军必有忌惮,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诸君,敢战否?”

    辛古、于伏仁轨纷纷拔出刀剑,大声呼喝:“敢战!”其它悍将劲卒也纷纷出声呼喝,营中百姓见官军并没有抛弃老弱逃走的意思,虽然面色凄惶,心下倒也稍稍平静。

    众军当即凭借地势,搬石掘土,仔细填补外围车阵的每个空隙,辎重营将床弩从车上取出,搭在内侧稍高的车板上,张弩上弦,遥遥对准敌军来袭的方向。由于护着万余百姓在内,岚州军营盘颇大,分配到外围防线的横阵营、拔山营、辎重营步卒稍显单薄。而锦帆营步卒作为预备队,一方面监视营内刚刚赎回的汉民,一方面准备填补防线缺口,陈德手中扣着陌刀营和两营骑兵用作在防御中进行反突击。

    远方的骑兵集群越走越近,端的声势惊人,辛古估计至少有万骑之众。对方想趁黎明时分偷袭不成,索性大摇大摆的开到近前,稳稳将三千五百岚州军连同萧秦所统领的一千宫分军围在当中,只等歇足马力便要上攻。

    “萧兄,连累你了。”陈德对过来商议军机的萧秦叹道。

    萧秦盯着山下敌军不断奔跑来回的传令兵道:“只怕未必如此。”

    他发现底下似乎是朔州契丹部族骑兵,却又未打出旗帜,”不禁冷笑连连:“一群乌合之众,也敢袭击侍卫宫分军。”挥手让自己手下侍卫骑马过去问明对方是哪部契丹族人,是否知道宫分军也在山上。

    那侍卫手持宫分军的旗帜,一边大声用契丹语呼喊,一边策马朝山下跑去,谁知还只在半山,敌骑阵中便乱箭齐发,侍卫当场毙命,连那战马也被射的满身跟刺猬似的,哀鸣着软软地倒在地上。

    见此情景,萧秦脸色铁青,看来下面的骑兵明知宫分侍卫在此还要作乱,对陈德道:“陈兄,这伙人是冲我来的,恐怕你才遭受了池鱼之殃。不管敌军来意如何,眼下你我两家须同舟共济,破此强敌。”

    陈德道颔首:“正是。”

    萧秦长叹一口气道:“不瞒陈兄,萧秦是吾化名,吾乃大辽国上京皇城使韩德让,韩氏在大辽为官,至今已经三代,深受国恩,偏这些宵小之辈视吾等为眼中钉,直欲除之而后快。”

    陈德点点头,当辛古告知他萧秦是汉人时,他便一直在猜测萧秦只是假名,于是按着汉人礼节拱手道:“原来是韩兄当面,德这厢有礼了。”

    韩德让也拱拱手,用马鞭指着着底下蠢蠢欲动的敌军道:“围攻大辽宫分军罪责非小,贼子忍不住要动手了,且先冲他一阵。”随口用契丹语吩咐手下骑军。宫分军军将大声答应,立即整顿军马出击。

    韩德让选择的出击时机正好卡在敌军出击之前,山下敌军正来回调集军马准备上攻,一时失了戒备,未想山上宫分军三百精骑抢先居高临下地冲了下来,宫分军士卒悍勇,兵甲犀利,所乘皆是上等健马,又得地利,这一冲势不可挡,直杀入敌人阵营深处,将正勒马准备上攻的部族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待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已然拨马退去,回来清点人数,仅折损了十数骑。

    这仗顿时令敌军失了锐气,宫分军骑兵也都得意扬扬,互相之间大声开着玩笑,陈德也笑道:“韩兄好手段。”

    韩德让却不以为意,道:“以宫分精锐击乌合之众,岂能不胜。不过敌众我寡,倘若不惜损耗也要将我等留下,倒是难办。”他这话都是以汉语说出,也不虞身旁挫了身旁契丹勇士的锐气。

    陈德慨然道:“若是不敌,韩兄自可带部属先走,德誓死也要护住这批汉民。”

    韩德让眼神一闪,似乎对陈德没有试图说服他留下来一起保护汉民而奇怪,旋即道:“多谢陈兄美意,只是大漠骑战,向来以快打慢,以多打少,敌军有备而来,马力充足,吾等不是那么容易突围而出的。”他顿了一顿,又叹道:“南人对吾等辽国汉人,多有嫌恶。似陈兄这般不以为意的,反倒极少!”

    陈德哑然失笑,他原以为韩德让起先不肯道明自己是汉人,乃是因为以辽人自居的缘故,不想却部分由于宋人对辽国汉人的歧视,甚至于连韩德让这等身居高位的辽国汉人也羞于在南朝官吏面前直承自己是汉人。

    作者:

    韩德让堪称这个时代最矛盾,最传奇的人物,不容错过。以汉人之身而摄政辽国,难度比黑人当美国总统大了不是一点半点,功高盖主却得善终,上太后,死后哀荣依旧,没有遭到历史上霍光、张居正、多尔衮之类的清算运动,这个人都做到了。他不是枭雄,谁是枭雄?也许赵匡胤可以与之一拼,可惜未得善终。

    韩德让(941~1011)

    中国辽代圣宗时大臣。后赐名德昌,又赐姓耶律,名隆运。辽景宗耶律贤时,累迁权知南京留守事。乾亨元年(979),因守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击宋军有功,授辽兴军节度使。不久,入朝为南院枢密使。四年,景宗死,辽圣宗嗣位,萧太后萧燕燕摄政,韩德让极受宠任。统和三年(985),与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室昉等重臣同心辅政,对稳定圣宗初年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四年,宋军北伐,他击败曹彬、米信之师,封楚国公,复进封楚王。十二年,代室昉为北府宰相兼领枢密使。耶律斜轸死后,韩德让兼北院枢密使。十八年前后拜大丞相,进封齐王,总理北南两院枢密院事。澶渊之盟后,徙封晋王,赐国姓耶律;且出宫籍,位在亲王之上。他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曾与萧太后有婚约,因政变而未如愿,据说景宗死后二人如夫妻般生活。对圣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以及维护辽宋盟约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