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宴会风云
咸阳宫。
“哦?你是说昌平君今在府中举办宴会,还邀请了姜珝前去?”
嬴政坐在案几之后,一边处理国内公务,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
李斯拱手道:“正是!右相今在府中宴请各方好友,姜侯也在邀请的名单之列。”
嬴政轻笑一声,好奇问道:“才三天……盖先生,你说三天前,姜珝与昌平君究竟谈了什么?”
盖聂淡淡道:“不知!”
“不知?”
嬴政面露一丝玩味:“是啊,不知!”
“不知的东西才更加让人好奇……盖先生,陪寡人出宫一趟如何?”
盖聂微微点头,拿起佩剑在嬴政后站好。
“李斯,你也与寡人同去。”
“是!”
昌平君府。
自姜珝上次与昌平君见面后,如今已是第三天。
其实接到昌平君的请帖后,姜珝也颇感意外。没想到昌平君竟会以此等方式,将姜珝引荐给楚国势力的官员们。
倒不是说着方式有什么问题,而是太快了,也太光明正大了。
昌平君如此做法,摆明了告诉嬴政,姜珝在三前和他做了权利交易。
不过姜珝也没有惧怕的道理,既然受到了请帖,姜珝自然准时登门参加昌平君的宴会。
以昌平君在秦国的地位,受邀者无不是秦国重臣,或是在国内名震一方的学术大家、世家族长。
姜珝对秦国的报虽然算不上了如指掌,但也收集了很多年。
与会人员并非都是楚国一系的官员,有很多人与昌平君只是泛泛之交,甚至只是见过数面。
“虽说是掩耳盗铃,但也算是一块遮羞布了。”
姜珝跪坐于案几之后,目光扫过中众人,心中暗自分析昌平君的意图。
哪怕来人并非都是昌平君的嫡系,但今之后,‘姜珝被楚国势力接纳’的消息只怕要传遍咸阳城了。
后姜珝在咸阳活动,但凡是楚国势力的官员,对姜珝都会亲近几分。
“虽说有些意外,但目的好在已经达到了。”
不被秦国官员排挤,只是姜珝计划的第一步。
既然已经被接纳,那么就可以有暗中的利益往来,有了利益往来,就可以建立一张巨大的关系网络。
所谓官官相护就是这么个道理。
大中,主位空置,昌平君坐于主位之侧,中两侧案几分列,大概有百人左右。
“为诸位引荐……”
昌平君面带笑容,抬手虚引道:“这位便是名震天下的秦国神威侯姜珝,姜侯,这位是……”
昌平君为姜珝一一引荐众人,每介绍一人,姜珝都是作揖执礼,对方同样也还礼示意。
根据每人的态度不同,姜珝也大致判断出了众人的阵营。
秦国广纳各国人才,因此国内派系颇多。
除了以国家为阵营抱团取暖的官员外,还有一些政治阵营。
例如‘郡县制’和‘分封制’,秦国内部现在就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郡县制无疑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分封制却能让一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们获得最大的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贵族派系与寒门派系之间的矛盾。
秦国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想要真正理清这其中的关系,光靠姜珝收集的那点报可不行。
然而也正是因为秦国内部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让秦国朝堂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让嬴政的王命可以号令天下。
相比于赵国朝堂的三足鼎立,秦国内部的错综复杂,似乎对稳定朝局更为有利。
待昌平君引荐之后,宴会也正式开始。
古代的宴会其实就是现代的交际舞会,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人脉交际。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在诗词一道上,大概就是‘xx兮xx’的格式。
姜珝真是两眼懵比,前世背诵的唐诗宋词完全派不上用场,但若让姜珝自己作诗,姜珝还真没那个才华。
好在姜珝一直以来给众人的印象就是沙场宿将,能稍微点评一下别人做的诗词,就已经算是将军中少有的英才了。
不信你让李牧和王翦过来,他们也懵。
‘哒哒哒……’
一阵脚步声响起,众人同时转头看去,一名仆人打扮的下人快步走到昌平君边,附耳语了几句。
昌平君闻言立刻起,拱手道:“诸位,王上到了。”
中众人闻言同时起。
以嬴政的份来昌平君的府邸,自然是无需通报的。
嬴政一黑色常服,盖聂和李斯跟在嬴政后,三人一前两后走入中。
“寡人不请自来,还望……”
话刚说一半,嬴政忽然瞄到中空置的首位,淡笑道:“看来昌平君早就料到寡人会来了。”
昌平君作揖道:“微臣并未料到王上一定会来,只是想到有几分可能,便给王上留了位置。”
嬴政原本计划让秦国官员排挤姜珝,以达到制衡姜珝的目的。
若没有咸阳内部势力支持,姜珝不过就是一个乡下诸侯,手中有点兵权罢了,那点权利还干涉不到咸阳内部的事。
但昌平君今所为,完全打乱了嬴政的计划。
而嬴政如今亲自到访,若是强权干涉,自然可以将一切拨回正轨。
嬴政今只需当中表明态度,哪怕只是隐晦的表明,受到讯号的秦国众官员便会从此疏远姜珝。
没再理会昌平君,嬴政转头看向姜珝,淡笑道:“姜侯真是八面玲珑,这才来咸阳不过数,便已成了昌平君的座上宾。”
姜珝作揖执礼,轻笑道:“微臣参见王上。”
“之前听李大人说,王上公务繁忙……不过一直忙于公务于体无益,王上还是应该多出来走动才是。”
嬴政闻言回头瞥了李斯一眼,李斯连忙躬,不敢抬头看嬴政一眼。
嬴政走到主位上做好,看着昌平君问道:“诸位刚刚在谈什么?”
昌平君拱手道:“不过谈些风月之事。”
嬴政微微点头,再次将目光转到姜珝上,淡笑道:“姜侯!新政一别,如今已近十年。如今见姜侯风采依旧,寡人心中甚微。”
“十年前,姜侯对寡人的救命之恩,寡人时刻铭记于心。”
“姜侯但若有所求,寡人无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