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百七十二章 囊锥露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桓终于还是任命了李清照为尚宫女官,他现在需要一个人来帮助自己控制商部。
    李清照和赵明诚生活的时候,生活拮据到需要靠一个奸臣李擢去救济。
    但是和赵明诚离婚以后,李清照断断几个月,就有了足够的资金,去逛观澜阁和宣明楼。
    观澜阁多为字画,宣明楼多为古董,这两样都是典型的奢侈品,李清照却可以逛这些地方,而且出手阔绰。
    这也符合历史上的李清照在赵明诚离世之后,极短的时间,积累了足够让人觊觎的财产,张汝舟再娶李清照的目的,就是她的珍贵收藏的古董。
    李清照最后将她的财富捐给了宋廷,最后泛舟离世,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赵桓收到了李清照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回答。
    本来她就和朱琏关系要好,朱琏曾经求过赵桓一道圣旨,让李清照可以出入宫闱。而李清照也在八门进京之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赵桓挠头!什么意思啊!说话云里雾里一大堆,根本看不明白!
    他一直不愿意与李清照多交流的原因就是,他的诗词水平其实极为有限。
    自己当初跟李清照的交际,就是那种夏日绝句。
    李清照早就写好的诗词,小圈里品鉴过的诗词,赵桓修改了几个字,让诗词的意境更上一层楼。
    这也是李清照一直对官家青眼有加的原因之一,否则这个眼睛长在天灵盖上,傲然的奇女子,不会因为赵桓的身份,就会多看他赵桓一眼。
    现在,赵桓任命了李清照为尚宫,正五品的内臣官位!
    李清照的札子就写的一首诗,赵桓看的不是很懂。
    “系统,出来帮忙。”赵桓自暴自弃,他研究了两句,经典太多,根本无法解读。
    【帮你泡妞吗?】
    赵桓沉默了一下说道:“翻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赵桓不能算是个正经的读书人,他对这些典籍,实在是无能为力。
    【五十年的功业风掣电扫,只留下华清宫的衰柳成阳道上的野草。当年五坊供养了多少斗鸡儿,沉湎酒色不知道人会老。】
    【忽然胡兵从天降,叛逆的胡人也是奸雄枭将。勤政楼前跑胡马,踏尽珠翠,尘土也变香。】
    【子仪、光弼同心德,不降灾祸人心欢畅。典籍史册现今都在,夏商朝的教训应牢记。】
    赵桓叹气,自己还是没看明白。
    【此诗名为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分为上首和下首,此处为上首。】
    【说的是安史之乱,李清照客观的总结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以及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诗词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
    【暗讽你的太上皇是个荒淫无能之主,臣僚尽是尔虞我诈欺世盗名之辈。借古讽今,告诉你典籍史册都在,夏商的教训应该牢记。】
    骂皇帝?赵桓仔细品了品这首诗的下首,果然如此。
    厉害了。
    为尊者讳,这可是读书人默认的规则,皇帝不能有错,错也是臣子们的错。
    赵构这样的货色,都能被称为高宗,可想而知,李清照这首诗,多么的叛逆。
    躁动的灵魂啊!
    赵桓总觉得自己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囊锥露颖,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注1)
    “系统你能说人话吗!”赵桓看着系统的话,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也算是正经的大学生,欺负自己没文化吗!
    系统沉默没有应声,赵桓与空气斗智斗勇一番,最后还是放弃了。
    他二十多年接受的教育都是新式教育,对于古典文化里的经典,他想要弄明白,至少要数年的功夫,这些吊书袋的人,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
    自己几个月的积累,在这方面,绝对是被古人碾压的存在。
    以史为鉴,还是得多读书。
    “官家,韩将军和王将军的战报。”赵英递过来蜡封的书信,这是由临潢和平州送来的两封战报。
    赵桓打开看了很久,这俩马上将军就没那么文绉绉的,说着人都看不懂的话。
    简明扼要,金人在山海关吃了闭门羹,打不下来山海关,准备从云中南下。
    赵桓嗤笑了一声,从云中路南下,必须要把王禀这个肉中刺眼中钉给拔下,在有了契丹人的帮助之后,完颜宗望和宗翰,能拔下这颗钉子吗?
    孤城被围,最害怕的是什么?就是没有补给。
    再没有高爆火药的情况下,想破城只能靠围,但是临潢距离上京不足三十里地!契丹人不会放弃临潢,就不能放弃王禀的两万捷胜军。
    一环扣一环达成的平衡,其实最根本就在耶律大石这个人身上。
    耶律大石掌控着契丹人最后的精锐,但是他并没有救辽国皇帝,也没有拯救黎民,反而一路西进,跑向了西域。
    耶律大石若是肯从西域归来,契丹人不需要精兵,王禀才会变得危险。
    但是耶律大石肯回来吗?他要是肯回来,就不会走了。
    赵桓清楚的记得,自己给了耶律大石一张精细的直捣黄龙府的地图,如果耶律大石有胆,早就搞出直捣黄龙的把戏了,还能溜之大吉?
    草原的汉子,不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耶律大石是个怯懦的人。
    耶律大石就是这个环节里的死结,只有他回援,王禀才会变得危险。
    他不回来,金人就不能从云中路南下。
    粮草线被人不断袭扰,几万精兵,十数万签军没有了粮草,一触即溃。
    即使打到了云中路的附近,奉圣州的军堡已经初具规模,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也会碰一鼻子的灰。
    金人的皇帝完颜晟是个蠢货吗?显然不是。
    根据王禀和韩世忠的军报和分析,完颜晟只是在施压。
    他真正的目的,是议和。
    “金人使者十日后到达汴京,这次不是宇文虚中假议和,是真的议和来了。”赵桓敲着桌子陷入了沉思。
    明年开始大降温,是赵桓掌握的一个极为关键信息。
    大降温对大宋来说,顶多大家勒紧裤腰带,少吃点的事,南方颇具规模的粮仓恢复生产,调度粮食就是。
    但是对于关外的辽东地区,大降温的后果,恐怕就要冻死不知道多少人了。
    金人用大兵施压,目的就是议和。
    “不议和还是不议和呢?”赵桓喃喃自语,顺便看了赵英一眼。
    赵英眼睛珠一转,秒懂官家的意思,这话可以传出去,防止官家的心腹有无妄之灾。
    “臣领旨。”赵英转身而去。
    赵桓点头,非常满意,赵英越来越容易理解自己话里话外的意思。
    只是让赵桓没有想到的是,即使赵桓已经让赵英放出话了,官家绝不议和的态度已经释放出去。
    朝堂依然为是否议和,吵成了一锅粥。
    “景德元年,宋辽签澶渊之盟,造福大宋辽国百年!有此先例在,官家!效澶渊之盟,仿祖宗之法,保大宋江山社稷!”户部侍郎柳成卿痛心疾首的说道。
    他是个极为周正的官员,在第一次开封之战中,此人是最强硬的主战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