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62章 封神 (二合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九霄之上,希有神鸟展翅万里,脚踏铜柱,背负仙山仙宫。
    山为玉墟仙山。
    宫为玉墟仙宫。
    仙山静寂依旧。
    仙宫却绽放亿万道霞光。
    云烟蒸腾之中,有青鸾彩凤翔舞,
    殿宇连绵之间,有仙娥神女往来。
    紫虚元君高坐宝榻。
    殿下群仙毕至。
    案前琼浆仙酿,仙肴异果。
    觥筹交错,笑语欢言。
    仙乐飘飘,道韵绵绵。
    其间有不少人间道门后辈子弟,早已沉醉其间。
    夹杂着少数奇奇怪怪的家伙,其实就是那些撞了大运,成功混进了龙华会的玩家,更是看傻了眼。
    虽然傻眼,手和嘴却没停过。
    不停抓起案前的仙肴仙酿,往嘴里塞灌,也不管受不受得了。
    反正是机会难得,过时不候。
    此时不塞,更待何时?
    “众仙家……”
    正当其时,高坐宝榻之上的元君忽而开口。
    仙音如乐,令陷入仙景道韵之中的人们全都为之一清。
    “这龙华仙会,万载以来,本君开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如此每次皆是吃吃喝喝,再多不过是谈谈玄,论论道,实在乏味得很啊。”
    “哈哈哈哈,元君娘娘此言差矣!”
    坐在不远处,一个胆胸露腹,头结双髻的仙人一手摇着扇子,一手执着酒樽,满脸酡红,两眼迷离。
    “元君娘娘这里的美酒佳肴,那是三界仅有,他处绝无,吃上多少次,也是不厌的,有此足矣,足矣!”
    能在这里,对紫虚元君说话如此肆意的,也不过寥寥。
    紫虚元君倒也不会因此而怒。
    展颜一笑,似比那亿万道霞光都要明亮:“话虽如此,本君倒盼着能添些新意。”
    “不知元君想看什么?歌舞?抑是演法?”
    殿下一仙越众而出,恭谨道:“若是歌舞,恐三界之中,无有出元君仙宫之中的众位女仙其右者,若是演法,元君贵为群仙之首,三界之中,又岂有元君不知之法?”
    众人听他明显献媚之言,都有些不屑。
    不过也只在心中所想,脸上仍是盈盈笑意。
    只是偶有目光扫过前方。
    那里坐着一个俊逸男仙。
    正是男仙之首的东华仙人吕纯阳。
    此人为了献媚,直接撇云东华仙人,将元君娘娘称为群仙之首。
    也不知是不是失了心智。
    此时又听那仙话锋一转:“不过,今日群仙毕至,门下弟子也多有随行,若是由后辈弟子演法,虽不能入娘娘法眼,但也能指点一二,也算是些乐子,倒也不妨一看?”
    “嗯,听着,是有些道理。”
    紫虚元君轻轻颔首,令那仙心中一喜,还未能开口,却又是一沉。
    “不过,宴后本君还有赏赐,届时当能令诸位后辈弟子道行大进,那时再看也不迟,如今嘛……”
    她吟吟一笑:“前些日子,本君倒是听闻人间有个什么祀天封禅的盛事,本君倒是有些好奇。”
    “这有何难?”
    又是一人排众而出,不过众仙看来,却均觉此人十分陌生。
    不是天上真仙,也不是人间真修。
    便连体内也无一丝法力炁机。
    武道修士?
    众仙大半都暗皱眉头。
    虽说自大唐中兴以来,武道也跟着兴盛,不但突破了原本的武道之限,还大有赶上仙道之势。
    但毕竟从古至今,武道是凡夫俗子所习,只有仙道才是大道所系,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
    这种鄙视链存在日久,一时想要改变,是不太可能的。
    众仙皆想,怕是不知从哪里得了功德,才能赴得这龙华仙会。
    倒是好气运。
    那人对于众仙的目光毫无觉一般,自顾对紫虚元君行了一礼,说道:“元君想看,那自然是不能错过了,小人道行低微,却是修得一门异术,能洞察三界,天地之分,万里之遥,阴阳相隔,也具可现于眼前,”
    “若元君不弃,小的愿献丑,将那人间封禅之事,展于殿上,以供众仙同乐。”
    “……”
    殿中众仙,对于这人有这般异术,倒是颇有些惊奇。
    虽然众仙道行法力俱不是寻常可比,也有着不少圆光、千里目之类的异术,可这里是九霄天界。
    实与人间分属两界,一般的圆光、千里之术,也无法隔界施为。
    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幸进小辈,竟能有这般洞察三界的奇术?
    群仙惊异,但有少数一些人却是看得两眼抽抽,满心的槽无法吐出。
    什么鬼奇术?
    不就是直播吗?
    原来这些人,包括那个出头的,都是幸运混进龙华会的玩家。
    “哦?竟有此奇术?”
    紫虚元群面现诧异,双目之中,倒是不见波动。
    “那你便使来,若真是如此,本君自有赏赐。”
    这话令得那人心中狂喜。
    其他玩家更是嫉妒得几乎发狂。
    真是握了根大草,这也行?
    早知道他们就先说了!
    只见那玩家手一挥,殿中便展现出了一个巨大的光幕。
    光幕之中,正是人间,泰山之上的景象。
    十分清晰,令人如若身临其境。
    看着众仙惊异,紫虚元君满意的神情,其他玩家更是心中滴血。
    踏马的,这小子就是把那些在现场的玩家拍摄的直播画面,通过轮回金莲给直接放了出来罢了。
    这就能换来紫虚元君的奖励,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被“盗”了直播的那个玩家要是知道,不知道会吐几斤血?
    心里虽然有无数恶槽想吐,但在这座仙宫中,哪怕是玩家这么无法无天的存在,也不敢放肆,连个屁都不敢放,老老实实地多搂点好处才是真。
    殿上紫虚元君和众仙已经被那光幕之中的景象吸引了目光。
    画面之中。
    正好见得一道金光忽而照破重重黑云,洞开天幕,落于泰岳之巅。
    照慑大唐君臣士卒。
    人皇李诵一步踏上封禅台,高举手中剑。
    剑未出鞘,却有锋芒显露。
    一丝锋芒,堂皇浩大。
    未令人冷,反令人热血沸腾。
    山上百官,军将士卒,山下众人,心中皆不由自主生起朝拜冲动。
    便是玉墟殿上群仙,也有种凛然之意。
    锋芒不冷,也不伤人。
    却独独那洞开天幕,无形无质的金光,于无声无息之中,被分割无数,散成点点金辉,瞬间消散。
    “这是……!”
    群仙之中,有人发出惊疑之声。
    不少仙人更是纷纷伸长脖子,面现惊异。
    那金光,别人不认得,但他们自然认得。
    乃是天帝座下,司宪仙官的正法仙光。
    司宪仙官,乃是天帝座下,九司仙官之一。
    九司仙官虽名义上无分大小先后,其实彼此间无论地位,还是道行法力,都是天差地别。
    这司宪仙官,足以位列其中三甲。
    为天帝司掌天条天规,修持正法仙光,几可比拟天帝口出天宪之威能。
    方才那金光,虽不过是略加威慑,予以警示之意,并未用几分力,也并非等闲可破。
    至少这殿中能破此光的仙人,也是屈指可数。
    此剑裹于鞘中,不见神异,竟就轻易破去正法仙光。
    众仙焉能不惊?
    殿上,双髻仙人探过头,在东华仙人吕纯阳耳边低声笑语:“诶,道兄,你观此剑,比你那纯阳剑如何?”
    吕纯阳自顾举樽饮酒,闻言抬起眼皮,看了一眼画面,目中闪过一丝异光:“好一柄堂皇之剑。”
    却对双髻仙人的问题置之不理,他也不恼,呵呵一笑,便不再言语。
    “韩卿,请宣读祀天地告万灵文书!”
    李诵高举神剑不堕,于滚滚风云雷霆之下,高声呼道。
    一白发白须,容貌极正,行举间,有浩然之光隐现的老臣缓步踏出,手举御卷,于封禅台前展开。
    “人皇御诏,金敕告曰:”
    其声朗朗,响震天地。
    头顶有点点智慧华光升起,汇聚成柱,冲天而上。
    竟洞开乌云罡风,与天地沟联。
    天幕之中,赫然有一条浩然长河滚滚。
    “三坟志道,五典言人!”
    “太始混沌,万物未生,
    清气未升,浊气未沉,
    游神未灵,五色未分,
    中有其物,冥冥性存,
    谓之混沌,混沌者,太始也。”
    “太始者,元胎之萌。
    其数为一,一为太极。
    太极者,天地之母。
    太极始易,清升浊降,
    天高明而清,地博厚而浊,谓之太易。
    太易者,天地之变。
    其数为二,二为两仪。
    两仪者,阴阳之形,谓之太初。
    太初者,天地之交。
    其数为四,四盈易,四象变而成万物,谓之太素。
    太素者,三才之始。
    其数为三,三盈易,天地孕而生男女,谓之三才。
    三才者,天地之备也。
    游神动而灵,故飞、走、潜、化、动、植、虫、鱼之属类,备于天地之间,谓之太古。
    太古者,生民之始也!”
    “生民其始,天下群居,
    以类相亲,强弱相迫,欲生吞害。
    中有神人,提挺而治,号提挺氏。
    提挺氏生子有巢氏,太古之先觉。
    识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天下咸归。
    燧人氏,有巢子也。
    生而神灵,教人炮食,钻木取火,天下生灵尊事之。始有日中之市,交易其物,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
    又生子伏羲氏,因风而生,故风姓。
    惟天至仁,于草生月,天雨降河,龙马负图,盖分五色,神开其心,始画八卦,连山,名《易》,君臣民物阴阳兵象。
    伏羲居君位,三皇之初,自上而下咸安。
    伏皇易,神农氏代政。
    正天时,因地利,惟厚于民。
    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
    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尝百草,试辩证,病正四百四,药正三百六十五。
    此三皇之继。
    神农逝,轩辕出。
    圣人治天下,权以聚财,财以施智,智以畜贤,贤以辅道,道以统下,礼以制情,情以敦信,信以一德,德以明行。
    此三皇治世,人道始昌!”
    “朕闻:太古之民皆寿,今之民寿止百载,实人道之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今,朕重继人皇位,兴人道,代天封神!”
    “以掌日月星辰,司天地正道,疏山川湖海,安万灵众生……”
    听到这里,玉墟殿上,已经没有人再听下去。
    因为没有人还能保持镇静。
    “他、他……”
    “代天封神?!”
    “疯了……怎么敢……”
    “三界之神司,莫不出于天帝,口出天宪,天地景从,他又如何……”
    “荒唐!”
    “痴心妄想!”
    “不知所谓!”
    “这是自绝于天地,自寻死路啊!”
    其中不少来自人间宗门的修士,惊骇之余,也是无比庆幸。
    幸好没有把宝全押在那唐皇身上。
    这简直是失心疯啊!
    可惜了那些派往唐军的门人弟子了,在这方面,他们也不敢做假,那可都是门中精英啊……
    唉,如今也只盼不要牵连到门中就好了……
    殿中,倒也有不少仙家,安坐不语,似乎不为所动。
    至于玩家……
    根本不明所以,那就是看个热闹罢了……
    群仙惊骇之中,便看到泰山之上,那老臣已诵毕诏书,人皇李诵已转身对天地四方一拜,竟真就行起了封神之事!
    “……张高,敕封尔龙虎天师,司日月星时,阴阳历数。尔正尔考,无有差贷。先时者杀,不及时者杀,尔惟戒哉。”
    “叶法善,敕封尔太素天师,理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尔掌尔察,疏地脉,平生息,无乱其序,尔惟念哉。”
    “韩愈,敕封尔文道大圣师,掌教化文序,分爵禄贤智,尔咨尔行,无掩大贤,无庇恶德。”
    “苏轼,敕封尔文道大宗师,掌文韵诗风,尔平礼服祭祀,尔正惟,无乱国制以僭上,无废祀事以简恭,尔惟念哉。”
    “赵匡胤,尔分刑法,尔公尔正……
    岳飞,尔掌干戈兵事,尔掌尔平……”
    这人间皇帝,不仅封了自己的朝中大臣,还将天地乾坤,四时之序,人间的山川湖海都封了个遍。
    但众仙只当看戏。
    天地无允,乾坤不从,你便是封得再多又如何?
    不过是自娱自乐,天大的笑话罢了。
    以帝王之尊行此妄举,断然还要遭受报应。
    “泰山者,群山之祖,五岳之宗,神灵之府也,今敕尔东岳之神……”
    众仙越看越听,越觉得可笑。
    却当此时,画面之中,李诵拔出了手中神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