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百八十四章 灭贼方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千千  ,最快更新汉天子最新章节!

    吴汉和耿弇的幽州之行,不仅杀掉了幽州牧苗曾,还顺带着杀掉了韦顺和蔡充这两位太守,幽州诸郡震惊的同时,都纷纷派出本郡的幽州兵马,去往蓟城云集。

    一时间,蓟城聚集的兵马激增。

    这里原本只有苗曾麾下的两万兵马,可仅仅十日之内,蓟城便聚集起上万之众的幽州突骑,另有幽州步兵万余人,全部的兵力加到一起,接近五万兵马。这么多的兵马都归吴汉一个人指挥,而且其中还包括了上万的幽州突骑,这样的军力阵容,实在太可怕了,邯郸的武将、谋臣们纷纷向刘秀进谏,吴汉手握重兵,只怕其

    心生变。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当他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对你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可一旦让他掌握到权力,品尝到权力的甜头,他便想要得到更多,而这个时候,你反而

    成为了他的绊脚石,欲除之而后快。

    对于部下们的进谏,刘秀都是一笑置之,被部下们劝得心烦了,刘秀摇头说道:“子颜为人,我心自知。”

    吴汉的性子,颇像是一匹野马,他若对你不服,你再怎么拉拢他也没用,可他若是对你服气了,你根本不用刻意去讨好,他自然会对你忠贞不二。

    不得不说,刘秀识人的本事是非常厉害的。对于吴汉,他给予了极大的信任。

    事实上,刘秀对吴汉的认知一点都没错,吴汉这一生,大半辈子都是在征战沙场,握手重兵,位高权重。

    死在他手里的敌人、无辜者,不知有多少,可谓是战功赫赫,于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出其左右。

    但他对刘秀,从未生出过二心,哪怕是吴汉到了晚年,临过世的前一年,他还在为刘秀征战,指挥着大军,屠杀刘秀的敌人们!

    吴汉和耿弇召集到幽州兵马,而后率领着大军,起程南下,直奔邯郸。

    这个时候,刘秀身边又有人提出建议,赶紧换帅,让邓禹或者贾复等刘秀的心腹之人,奔赴吴汉军,替换下吴汉。

    谁知道吴汉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他率领幽州精兵,直奔邯郸,倘若心怀叵测,可就大事不妙了。刘秀听后,回复的还是那句话:“子颜为人,我心自知。”

    当吴汉和耿弇率领着大军,抵达邯郸的时候,刘秀非但没有做出任何的提防,反而还主动出城相迎。

    看到迎出城来的刘秀,吴汉除了高兴,没有感觉到别的什么,耿弇却是心中感慨,主公对自己和吴汉,当真是做到了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刘秀所表现出来的信任,让耿弇更加坚定追随刘秀的决心。他催马上前,到了刘秀近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插手施礼,说道:“末将耿弇,拜见大王!”

    吴汉紧随其后,也来到刘秀面前,跪地施礼,喜笑颜开地说道:“末将吴汉,幸不辱大王使命,征来幽州兵马四万余众。”

    刘秀神情激动地把吴汉和耿弇二人从地上拉起,而后他紧紧握住两人的手,动容道:“子颜、伯昭,一路辛苦了!”

    耿弇一本正经地说道:“为大王做事,末将不觉辛苦。”

    吴汉则是乐呵呵地说道:“大王,苗曾小儿,竟敢不听大王令,现已被末将斩下首级,苗曾麾下的兵马,也全部被末将接收过来!”

    其实,耿弇先前对刘秀的分析没错,在刘秀决定派出吴汉和耿弇北上幽州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打算再留苗曾、韦顺、蔡充三人的活口。

    虽说杀掉他们三人,有可能导致自己和刘玄提前撕破脸,但是这三人的存在对他的威胁实在太大,已经大到在拔他的根,在动摇他的根基。

    倘若再留这三人活命,后果之严重,将不堪设想,甚至整个幽州都会被刘玄掌控。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他在河北的东山再起,只怕还没跳起来,就先被人家一巴掌拍下去了。

    对于吴汉杀苗曾,耿弇杀韦顺、蔡充这两件事,刘秀没有做出直接的表态,既没有说做的好,也没说做的不好,但刘秀对吴汉和耿弇热情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他的心思。

    刘秀笑道:“子颜和伯昭都辛苦了,我已在王宫设宴,走,我们回王宫吃酒!”

    说完话,刘秀拉着吴汉和耿弇,同乘一车,回往王宫。

    吴汉和耿弇从幽州带回来接近五万之众的大军,其中还有一万的幽州突骑,这可不是件小事,刘秀麾下的主要将领和官员,基本都有出席宴会。

    众人在大殿中开怀畅饮,刘秀还难得的令人请来歌舞伎助兴。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吴汉向手下的一名亲兵低声说了几句。那名亲兵答应一声,快步跑出大殿。

    时间不长,外面来了十多名兵卒,合力抬着两口大箱子,搬入大殿里。刘秀见状,不解地问吴汉和耿弇道:“子颜、伯昭,这是何物?”

    吴汉向刘秀拱手说道:“大王,这是末将所征兵马之名册,现全部献于大王!”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的眼睛同是一亮。吴汉献出幽州兵马的花名册,就等于是把手中的大军全部上交了。

    担心吴汉会生出二心的人们,无不在心里长松口气,而统兵的将领们,则是看着那两口大箱子眼馋不已。

    幽州兵之所以善战,是因为幽州和匈奴长年征战,幽州将士基本全都是在与匈奴人不断的战斗中逐渐磨练出来的,哪怕是最底层的普通兵卒,战力都非常强悍。

    而幽州的突击骑兵,那更是名扬天下,让匈奴人都闻风丧胆。不久之前,耿舒率领幽州突骑,在代郡大破匈奴军,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己方多出这么一大批精锐的幽州兵马,哪个将领不想分上一杯羹,将其中的一部分纳入自己的麾下,当然了,最好是能分到一部分的幽州突骑。

    贾复老神在在地说道:“奔命军经常为兵源不足而犯愁,这次吴君征集到两万余众的幽州精锐,我奔命军的兵源,总算是有着落了。”

    人们表情怪异地看了贾复一眼,心里嘀咕,这位贾君,平日里话不多,可是这一开口,就要拿走最精锐的幽州兵,脸皮也忒厚了。

    马武急忙向刘秀欠身说道:“大王,末将麾下也多有不足……”

    他话都没说完,王霸立刻插话道:“大王,末将麾下,同样缺少兵力!”

    马武看向王霸,直咬后槽牙。见他二人又要杠上,刘秀仰面哈哈大笑,说道:“今日之酒宴,是为子颜和伯昭接风洗尘,配兵之事,以后再议!”

    说着话,他拿起酒杯,环视众人,说道:“为早日平定河北之匪患,还河北百姓一太平盛世,我们干此一杯!”

    “干!”大殿的众人齐齐举起酒杯,看到刘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人们才纷纷喝干杯中的酒水。

    刘秀放下杯子,询问吴汉和耿弇,眼下幽州的局势如何,匪患是否严重。

    吴汉没说话,耿弇正色说道:“回禀大王,幽州亦有匪患,但多为旁支,人数不多,远没有冀州这般猖獗。”

    刘秀说道:“贼军之患,危害甚大。我们如河堤,而贼军如蝼蚁,千里之堤可毁于蚁穴。若能及早平定河北之匪患,大业可图,若不能平定,我等将自身难保!”

    吴汉脸色一沉,振声说道:“大王,末将愿率军,剿灭贼军!”

    刘秀乐了,笑问道:“子颜欲剿灭哪股贼军?”

    “呃,这……”吴汉语塞,支支吾吾地没说出话来。

    不是他找不到可剿灭的对象,而是可剿灭的对象实在太多了。

    目前河北境内,遍地贼军,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有数十支,数百万之众,简直如过江之鲫,吴汉一身的本事,可让他去剿灭贼军,他都无从下手。

    邓禹说道:“大王,末将以为,可先治巨鹿!”

    活动在巨鹿郡的起义军,主要就是铜马军,而在河北这里,不算小股的赤眉军,属铜马军的兵力最多,实力最强。

    在邓禹看来,己方要打就应该打最强最大的那一个,如此一来,可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可让一大批实力较弱的贼军,不战而降。

    当然了,这么做的风险也是最高的,一个不慎,非但无法剿灭贼军,反而自身还有全军覆没之危。

    听完邓禹的建议,刘秀陷入沉思。在河北这里,要怎么剿灭贼军,要怎么消除匪患,刘秀考虑这件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这段时间里,他天天都在思虑。

    总体的方阵,不外乎就两个。一个是像邓禹说的那样,先打最大最强的铜马军,吃掉最大的,再逐渐吞那些小的。

    另一个方阵,就是反着来,先逐个吃掉小的,剩下最大的那一个,己方再集中全部的精力,将其一举剿灭。

    两个方针,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到底该如何选择,颇让刘秀苦费了一番心思。

    在宴会中,刘秀并没有做出表态,或者说,刘秀自己都在举棋不定,没有考虑好到底哪一个方针作为稳妥。不过谢躬倒是帮刘秀做出了决定。

    苗曾、韦顺、蔡充三人被杀,涉及到一位州牧、两位太守,这可不是件小事,更始朝廷还没有问责刘秀呢,谢躬倒是先找上门来了,向刘秀索要吴汉和耿弇二人。

    谢躬的意思很简单,也很直接,既然是吴汉和耿弇杀的苗曾、韦顺、蔡充,理应将他二人押送到长安,请陛下定夺。

    倘若陛下说他二人无罪,他二人可以返回河北,倘若陛下定了他二人的死罪,那也是他俩活该倒霉,咎由自取。

    吴汉和耿弇都是刘秀的心腹爱将,刘秀怎么可能把他二人交出去?刘秀的表态是,他已经严厉惩处了吴汉和耿弇,此事到此可以告一段落,以后不必再追究。谢躬闻言,鼻子都快气歪了,你的部下,在幽州杀了一位州牧、两位太守,你现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这件事就算完了?谢躬也是气急了,当场指责刘秀,纵容部下,杀

    害朝廷命官,居心叵测,对朝廷心存反意。

    刘秀暴怒,直接命人把谢躬逐出王宫。此事之后,刘秀也终于决定了剿灭贼军的方针,就是先打小的,再打大的。这两件事,看起来好像完全不挨着,实则不然,其中的弯弯绕绕多着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