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十二联军,合服风暴(六)
接着独孤飞云又招待风无痕去泡温泉,一边泡一边问他,“你看江湖这么好,何必留在朝堂呢。”
风无痕心想,不是江湖有多好,而是有钱才最好。
无论如何,风无痕被独孤飞云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在秦川住了下来。
住了段时间,风无痕却发现独孤飞云别有用心。
某日,风无痕与独孤飞云促膝而谈。
独孤飞云:“虽然我卖了地,但周围有六七百户佃户仍旧和我们家有契,死也不肯解约。你谙熟律法,一定知道如何处理。”
“你懂的,我父亲当年买下她们乃是死契,唱念做打,婚丧嫁娶,原主一概不管。我欲为这群小妈找个归宿,却不知该如何着手。”
风无痕:“小少爷,你若庄中缺个管家,可以聘任,至于工钱,你愿意出多少?”
“工钱?”独孤飞云笑道,“你给自己开支便是。”
风无痕问:“庄子是你的,我怎么开支?”
独孤飞云:“上次我生辰时咱们一起喝酒,我让你给我签了个契……你可还记得?”
风无痕:“当时醉得厉害,只记得你说那是给我的贺礼,迫我非签不可。”
“契上写着,如今你已是独孤山庄的主人。这些事情都跟我没有关系了。”独孤飞云笑嘻嘻地抱着他的剑,跳到了隔邻的大石头上。夕阳照着他颀长的侧影,风无痕看得牙痒痒。
风无痕问:“还有一个问题。”
独孤飞云:“你说。”
风无痕问:“既然这是我的庄子,为何还叫独孤山庄?”
独孤飞云:“你喜欢的话,明天就改名风家庄。牌匾你喜欢用和田玉的,还是紫檀木的?叫人去仓库找一找,应该都还存了一些。”
“独孤飞云!”风无痕拔剑。
独孤飞云转身一招飞燕逐月欺了过来。
风无痕招招对拆。
独孤飞云的剑术世间罕见,但风无痕自创的破穴功夫背后,乃是对人体经脉骨血无比谙熟的理论支撑。
两人一个飘逸迅敏,一个精准干脆,每每切磋都不分轩轾,更能互为进益。
今次亦是一样,对拆三十多招之后风无痕借一招远扬之势离了战局。
“我赚你来江湖,料理我的家事是我不对。”独孤飞云软语相求,“但我一心只有剑术,的确不想理会这堆破事儿。人生在世,又都有不能丢弃的责任。能遇见你,是我的福分。”
风无痕轻叹了一声:“我之所学,于天下无功。我之所长,于世道无益。只有在你庄子上帮忙的这几年,过得踏实快活。我知道你待我赤忱,我遇见你,也很高兴。”
独孤飞云却道,“谁说你一生所学无用了?咱们改天便以山庄人马为根基,在秦川创个风云剑派,在武林中打出一番名头来!到时候世路上有什么不平,江湖中有什么不义,便如那匣中之剑争鸣,跃起而斩恶龙,潇洒快意,又不负天下,多好。”
“哈……”风无痕摇头,“风云剑派?太拘泥于你我二人。此地乃是太白山脉中的一段,不如叫太白剑派。”
“好啊!太白剑派,大气。”独孤飞云笑道。
风无痕点了点头,道:“到时候呢,你的那些佃户家仆,都随着我们来习些防身剑法;庄上的歌姬们也可习练内功来御寒。你家仓库里的钱就拿来盖房子,盖多多的房子,筑高高的剑碑。”
“不错不错。”独孤飞云笑弯了眼睛,“你教习剑法,你盖房子,你筑剑碑。反正我只负责修习剑术,别的都靠你。”
风无痕:“哈,太白剑派何时成立?”
独孤飞云:“那……择日不如撞日吧,今日就是太白剑派落成之日。”
风无痕一惊,“我靠……你在跟我开玩笑?”
独孤飞云:“不开玩笑。”
第二日,独孤飞云从仓库里选了一副最贵的玉石牌匾挂上,匾上刻着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太白剑派”。
太白剑派落成之后,所谓剑派跟原来的也没什么差别,就是家仆歌姬佃户百姓人人习剑,有了奔头,大家都开始高兴了起来。
独孤飞云擅创意,风无痕知基理,两人教起旁人来倒是有板有眼,但真要训练出一流高手,还需时日。
人人习剑,剑便不太够用,仓库中自有名剑,独孤飞云就拿出分给众人使用,他本不在意剑之贵贱,也是按照长短轻重随手分配而已,之后却起了祸事。
有人觊觎那些名剑的价值,趁夜偷盗;却被旁人发现,缠斗了起来。
风无痕与独孤飞云赶到之时,数十具尸体横陈雪上,鲜红刺骨,场面极为惨烈。
有风无痕火眼金睛在,很快就分辨出这十数人乃是相互厮杀,为剑而死。
独孤飞云一怒之下,将库内数百把历朝名刀名剑全数取来,沉入了冰池之中。
之后还专门从大宅子里搬了出来,住到剑池附近,意思很明显:还有人想要盗剑的话,先打败我再说。
风无痕:“那剩下的徒众们不就无剑可用了?”
独孤飞云性子倔强:“没有剑,我自己铸。”
冰池之水严寒极冷,独孤飞云曾与风无痕切磋,寻常铁剑放在池畔会很快包上一层冰凌,不知何故。
但对战时若以内力维持冰凌形状,可千变万幻,更可促使弟子内功增长,极有好处。于是在最初独孤飞云铸剑技术不佳,打造出的剑身坑坑洼洼时候,便以此方法训导徒众,生生地逼出了太白门下除了快剑之外,还能有深厚的内力修为。
后来,独孤飞云铸的剑就越来越好了。
那个池子从前主产冰鱼,风云二人常以冰蚕为饵钓来吃。
如今一大堆铁锈扔了下去,冰鱼变得更为肥美。
风无痕的表妹方玉衣,就是被冰鱼吸引来的。
方玉衣是北宋第一也是唯一一名女仵作,常年扮作男装走动。
当时年纪不小,被识穿裙钗身份,引来不小的非议。
家中二老虽愿支持女儿专长,却担心她嫁不出去,整日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