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73章 收复盖、复、海三州(第一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孙元化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巡抚,在做官方面也有很多缺陷。但是孙元化也有他自己的特长,他是一个技术性官员,具有其他官员所没有的知识,是少数的了解西方技术的人才。
    孙元化在登州的这些几年,招募了大量的西方技术人员,并利用他们铸造红夷大炮,制造各种火器,并使用西夷练兵。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年代,在技术方面大明已经落后西方了很多。
    这种落后是全方面的,火器火炮,航海乃至基础科学的研究。
    虽然这个时期大明出现了很多技术方面的人才,在农业、工业、医药各个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
    但是和历朝历代一样,大明也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人们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当官,而搞技术方面像工匠之类的,在大明地位非常低下。
    只要不改变官本位思想,不提高科技人员的地位,想在技术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王业泰深深的知道,未来的几百年是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工业革命,电器革命,整个人类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让人简直不敢想象的时代。
    而对大明来说,要想技术有发展,像孙元化这样的既懂技术又有学问,又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孙元化被罢官心灰意冷的时候,王业泰决定拉他一把,把他接到辽东为己所用。
    上了新建伯府的马车,看到王业泰亲笔写的书信之后,孙元化禁不住老泪纵横。
    在信中,王业泰极力推孙元化的能力,邀请他前往辽东负责军械司的一应工作。
    虽然孙元化已经没有了功名,王业泰也只是给他一个幕僚的名义,没有任何官职。但是王业泰许诺,会按照三品大员的规格给他一应待遇。虽然没有朝廷的告身,但是在辽东,他就是一个事实的三品官员。这种信任让孙元化无比的感动。
    虽然孙元华已经心灰意冷。但是,他才40来岁,还很年轻,自然不愿以后的日子就在田野间度过,不愿满腹的才华没有施展的空间。
    而且王业泰对孙元化有着救命之恩,若是没有王业泰的大力担保,若是没有王业泰分润给孙元化的诸多功劳,孙元化知道,仅凭自己丢了登州,导致孔有德之乱这点,足够朝廷把自己问罪砍头。
    现在既然王业泰赏识自己需要自己,孙元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理由推脱。
    于是,孙元华便到了新建伯府,由新建伯府的家丁护送,先是到了天津,然后乘船前往旅顺。
    而孙元化还在旅途之中的时候,王业泰已经带兵返回了旅顺。
    3月出兵,返回的时候已经到了5月底。出兵的时候是50条战船6000人马,返回的时候战船足有200余艘,陆续到达旅顺人数达到了30来万。
    多出的战船来自登州水城,多出的人口自然是俘虏的叛军士兵,以及山东的青壮百姓。
    金州关以南,旅顺地区,现在已经有了10来万人口,自然安置不了这么多人。而且还有更多的山东百姓在未来的日子会陆续前往辽东。
    对现在的王业泰来说。击败击败收复辽阳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收复辽阳之后,光是广阔的辽沈平原就足以安置上百万的百姓,再加上建州宽甸,镇江,整个辽东安置两三百万百姓完全没有问题。
    这么多的百姓,现在的安置已经非常困难,但攻打辽阳更需要仔细筹划部署,不能仓促行事。
    王业泰仔细思考后,决定先把无人的复州盖州海州等地纳入自下。现在复州海洲盖州已经没有建奴驻守,成为了辽南明军和辽阳建奴之间缓冲地区。数百里的土地几乎空无一人。
    回到旅顺以后,王业泰立刻集结整个辽南的军队,共计6个营,18,000人。于6月1日,自金州关出兵,经复州,盖州向海州进发。
    而在出兵之前,王业泰便给锦州的祖大寿传令,命其率领锦州兵,出大凌河,直达辽河西岸。
    虽然王业泰只是辽东总督,暂时还管不到辽西,但王业泰有着侯爵爵位,事实上已经是一镇军阀,给祖大寿发令也无可厚非。而没有平南军的增援,祖大寿早被建奴困死在大凌河城堡。所以对王业泰的要求,祖大寿无法拒绝。而且,现在建奴大规模撤退,锦州东北直到辽河西岸都没有建奴的存在,正是收复广宁获取军功的好机会。
    在大凌河之战中,祖大寿部虽有伤亡,但并未伤筋动骨。祖家在辽西经营百年,实力依然强劲。所以在接到王业泰的命令之后,祖大寿很快便集结兵力2万余人,从锦州出兵一路向辽河西岸进发,一路收复广宁各城。
    辽南辽西两路进兵,对辽阳的建奴呈两面夹击之势,使得辽阳的八旗兵惶惶不可终日。
    现在皇太极正带着八旗主力坐镇科尔沁,实施借尸还魂、吞并蒙古的计划,在辽阳的八旗兵也就5000余人,由多尔衮率领。
    面对明军两路来袭,无论是哪一路都不是现在的八旗兵所能对付。多尔衮丝毫没有办法,只能死守辽阳并派人往科尔沁蒙古部送信请求皇太极率领主力回援。
    然而明军并未向辽阳进攻,而是止步在海州辽河西岸、海州以南,这才让多尔衮松了口气。
    ......
    大量的民夫,从辽南进发,向着海洲而来。王业泰决定重新修复盖州复州海州三城,把山东新迁移来的百姓安置在这片无人区。
    有着长生岛生产的水泥,有着数十万青壮劳力,修城的速度自然极快。从登州府库运来的上百万担的粮食也保证了修城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三座大城,10来座小城在辽南拔地而起。在临近辽阳的海州,除了修筑一座海洲府城以外,还接连修了5座城堡,都卡在前往辽南旅顺的道路之上,牢牢挡住了通往旅顺之路。
    建奴若是想经海州攻打旅顺,根本避不开这些城堡。
    城堡修筑好以后,王业泰便便辽南军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海州,而海州以南的数百里土地都成了大后方。
    从海州到旅顺,五六百里,虽然多山丘,但是光河流两岸、丘陵和海边的平地也足以安置从山东而来的数十万百姓绰绰有余。
    每个男丁20亩土地,妇女减半,给山东移民的许诺,王业泰能够轻而易举的实现。
    不过对赶来对前来的山东百姓来说,今年已经无法种植,因为时令已过。辽东天气本就寒冷,一年只能一熟,春季种下种子,秋季才能收获。
    所以这数十万新迁来的百姓,这大半年的时间都需要王业泰养活。虽然这些百姓可以挖野菜,可以山林里打猎,可以海中捕鱼,但是终归需要大量的粮食,而这些粮食,都需要从内地运送,王业泰从登州运来的粮食,也不够养活这数十万人口一年的,因为他还需要养军。
    当然这都是后话,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摆在王业泰面前的是,如何管理这数十万新来的百姓,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建立高效的政府机构,这才是当务之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