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李世民悠闲的一天
不需要上朝的李世民是很悠闲的,处理了几个要紧的奏折,就要出宫。
皇帝出宫,原本是有很多相应官员跟随的,可是这一天就不必了,只有十几个百骑司的人员随行,再扯上一个冷锋,就完美了!
冷锋原本不放心刘淑雯,可是皇后开口说要看顾她了,冷锋也只能交给皇后。
皇后很了解皇帝的心思,知道他难得可以偷闲,所以就没有阻拦,只是要求皇帝必须穿上金丝内甲,佩戴宝剑。
天下楼的马车出宫自然没有护卫盘查,在马车驶出皇宫后,那个威严的“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
李世民翻开窗帘,看着外边熙熙攘攘的人群说:“这才是鲜活的人间啊!我上次出宫,街道都被禁军清空了,就连道路两边的第二层楼,都有人守卫。”
冷锋认真地说:“这种防卫看似严密,实则漏洞百出。刺杀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是混在人群中才会出手。”
李世民看着冷锋说:“比如那两个爆头一个破胸的的皇宫守卫,还有我大哥?”
冷锋一愣,但还是点了点头。
李世民从怀里拿出那三个弹头,掂了掂,却怎么也想不明白究竟怎样才能让三个小小的铁疙瘩打碎人的头。
于是问冷锋:“这只是三个小铁疙瘩,你是如何让它具有打碎人头的力量的?”
冷锋接过弹头,指了指自己的丹田:“运用仙气,经过檀中、肩髎穴,最终从手里发出去,就这么简单!”
李世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楼主可真会说笑,仙气?仙气存在的话,还能轮到我做这个皇帝?别闹了,快说说,朕……真的好奇得很。”
冷锋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车厢,对李三牛说:“改道,咱们去天下庄园。”
冷锋现在住的冷府,以前是尉迟恭的别院,亭台房屋虽然美观,可是院里都是大石锁等物,再加上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被升为镇国将军,等闲不能出长安了,院子里的落叶都没人打扫。
冷锋接手了以后,就吩咐老李把庭院都收拾了一遍,按冷锋的设计把假山等物重新规划了位置。
李世民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看到院内的摆设,不由得赞叹一声:“好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冷锋笑着说:“其实只要是久经沙场的将军,都会不知不觉地把战场上的思维带到生活里。我不相信你登基以后就没有改动皇宫的布防。”
李世民笑而不语。
遣走李三牛和百骑司的随员后,冷锋带着李世民进了假山里的一处密室。
刚一进密室,李世民就看到了一箱箱的铜钱和银子,不由得感慨道:“我知道你天下楼等产业赚钱,可是没想到居然这么赚钱!”
冷锋不由得白了李世民一眼:“这些钱迟早是要花出去的,惊雷司、两所书院,哪一个不是烧钱的地方?就靠你国库拨那点钱,给书院盖房子都不够!”
李世民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话说国库去年收入有限,今年刚要整顿税收链,还没有新的收入。
再往里走,就遇到了一个铁栅栏,上面挂着冷锋自己制作的锁具,这种锁虽然也很落后,但是放到唐朝,没有钢丝的话是撬不开的。
掏出钥匙,冷锋打开了栅栏,栅栏内只有一个大铁箱子,如果有人凿开锁再进来打开箱子,那么他就会喜获手雷一颗!
冷锋把自己设置的饵雷解除,才把第二层的狙击枪拿了出来。
李世民看到狙击枪的第一眼就被它的材质吸引了。
冷锋把狙击枪递给李世民,李世民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掂了掂重量,忍不住说:“这东西还挺重的!”
冷锋的这一款狙击枪是满配的,重量达到了三十五斤。
“你就是用这个东西杀人的?”
李世民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怎么也看不出这个武器该怎么用。
冷锋见李世民有握住枪杆挥舞的念头,急忙拦住他。
“这狙击枪不是这么用的!”
李世民疑惑地问:“我看它没有尖锐的部分,就一个杆,不伦不类的,怎么叫枪呢?”
说实话,冷锋也不知道为什么枪叫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传统的“火铳”改成了枪的名字。好多外国的东西传入中国都是音译的。偏偏枪跟gun(英文读音“干en”)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
难道是当初老祖宗觉得敌人来了大喊“开干!”不雅,特意避开了?
这种事就没法解释。
看着李世民兴高采烈的样子,冷锋知道,自己那仅余66颗子弹就要变成65颗了……
天下庄园的农田边,李世民在冷锋的指导下把十字准星向左上方移动了一下。
“嗯,准备,按!”
嘭!
通过狙击枪的镜头,李世民清晰地看到了那只刨食草籽的野鸡头部炸裂的一幕!
这……这简直就是神器呀!杀伤力暂且不论,单单看这个镜子就是传说中的“千里眼”无疑!
冷锋看着李世民闪亮的双眼就知道这家伙的收藏欲又起来了。
“别这么看着我,你是皇帝,又不能上阵杀敌,还是别想了。大不了等孙思邈回来,我送你一件贴身使用的。”
答应把手枪送给李世民,李世民才恋恋不舍地把狙击枪还给了冷锋,但是瞄准镜却被他要了过去说是等晚上走的时候再还给冷锋。
农田的边下就是养鸡场,李世民通过瞄准镜看到了在里面喂鸡的李承乾。
好久没见过大儿子了,李世民就悠哉悠哉地走过去看看儿子养的鸡怎么样。
养鸡场里的大鸡都是张老汉买来的,此时已经孵化了很多的小鸡,单单一个养鸡场栅栏里就有几百只鸡。
看到自己老爹过来,李承乾就放下了手里的草籽,给许久不见的皇帝老爹请安。
李世民看着满栅栏的小鸡不解地问:“冷公子,你养这么多的鸡干什么?”
冷锋没法跟他讲来年会闹蝗灾的事,只能说:“等明年,你可能就会用到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