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正文 第四十章 有福大家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刘正风环顾四周,大家都静下来等着刘大当家的开口。

    “咳,咳,今日一大早就请各位兄弟过来议事,主要是我等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是奔波转战,没有什么闲下来的功夫,昨日若不是于兄弟神兵天降,我等只怕现在已经多数入了黄泉,去见于海大哥了。这里我刘正风以茶代酒,敬于兄弟一杯,多谢昨日的援手之德,先干为敬!”刘正风站起来,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桌前的几个头领也是跟着学样,饮了一杯。

    于志龙见刘正风等人如此郑重,心中狐疑,今日只请了自己,却没有说请赵石等人,见面后对自己又如此盛情,只怕是后面有文章。心里嘀咕,嘴上却应承着:“大当家的和各位头领言重了,自家兄弟,施手相救乃是志龙应尽之责。”说完饮尽茶水。

    刘正风喝完请大家坐下,见刘启、秦占山等几个千户头领热切的望着自己,不由得心内苦笑一下,自己是当家的,为难的话儿只有自己来挑头说了。

    “昨日一战,孟老贼的实力大损,已经难有作为,后面的追兵虽多,但是将出多门,难以协调一致,我军现在得于小哥相助,人马大增,若无意外,今后几日尽可与敌周旋。于小哥在此之前也打下了两个寨子,缴获甚多,昨日又大胜孟氏义军,哥哥我在这里对于小哥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家?”

    “大当家的无须客气。”

    “嗯,是这样,于小哥也知道,众位头领的人马在这些日的转战后,损失了近半,特别是与鞑子骑兵的几次交手,我们可是吃了不小的亏。几位大头领昨日见于小哥俘虏甚多,一起厚颜来求我向小哥讨个人情,请于小哥分出一部俘虏和粮秣补充给几位头领,不知可好?”刘正风心一横,厚着面皮道。

    其实今日一早,天还未亮,刘启、秦占山、于世昌等几个头领就纷纷来见刘正风,几人众口一词,先是倒了一肚子苦水,说自己人马折损太多,数日转战,现在粮秣所剩无几,既然于志龙昨日打了个大胜仗,缴获颇丰,希望刘正风出头,讨要些俘虏粮草补充到自己所部。

    按照惯例,一般缴获和俘虏都是由大当家来分配,但是谁出的力最多,谁拿大头。可这次完全是于志龙一行人独自出力,实在是没有道理要求于志龙分出部分缴获和俘虏,而且万金海、刘启等的胃口还不小,见于志龙得到了这么大的一块蛋糕,恨不能是自己能占得大头。

    刘正风自然也想给自己捞些好处,只是碍于颜面,不想太过为难于志龙,听到这几人的口气,竟是希望能够占得多份,不由得连连摇头,狮子大开口也要有个限度,这般分法只怕会恼了于志龙等人。

    不过这几人随后纷纷提出若不是于海大哥慧眼识英雄,临阵受命提拔于志龙为中队千户,刘正风大头领又对其委以重任,令其为先锋,于志龙等又怎会有今日的声势?所谓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于志龙若是感恩,必会承诺。几人反复纠缠,刘正风受不过,终于答应早晨集合大家议事,当面提出,看于志龙如何回答。为了防止于志龙所部当场翻脸拒绝,大家脸上不好看,刘启还特别建议此次议事,只是请于志龙本人一人即可,赵石、吴四德等几人都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主儿,赵石有城府,尚能忍耐,但是吴四德几人却是火爆性子,一点就炸。

    于志龙终于听得明白,这是战后要来分桃子啊。

    刘正风所部的现状于志龙是基本清楚地,确如刘正风所言,几个千户的部曲因数次作战损失不小,估计满打满算人马总数不会超过八百,现在自己的实力最强,俘虏和辎重缴获甚多,按照惯例自己全部将其吃下也不为过,只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未免太过招人嫉妒。但若按照刘正风的言下之意,将大部俘虏和辎重交出,不说自己不愿意,就是手下这些百户、总旗们就绝不答应。

    想想自己这些人在这些日子里历经艰辛,几番出生入死,才终于有此战果,若是按照就座的这些人的说法分配,不说赵石等不会答应,就是自己也是不愿意。

    于志龙一时未答话,心内细细的盘算。众人见他不开口,不知他会作何决定,屋里众人一时静下来,几个大头领忐忑不安的注视着于志龙,不时左右目视,交汇个眼神。现在于志龙一家势大,倘若就是不应,大家也是无法,毕竟这事若是落在自己身上,自己是绝不答应,最多象征性的交出些了事。

    只是想想昨日见到的那些缴获和俘虏,心内确实刺激的眼红,倘若当初是自己去做先锋,这些收获可难说不是自己的!事关各人切身利益,这于志龙不过是新被提拨之人,羽翼未丰,实力未固,众人不免对其有些轻视。

    “于小哥,哥哥我知道你们这一路吃了许多苦,提这个话有些煞风景,不过咱们毕竟是长期过命的交情,这有难一起当,有饭一起尝嘛!于小哥尽管放心,这次你帮了众家兄弟,大家伙自然承你情,改日必有厚报!”刘正风见于志龙不开口,接着道。

    “不错,于兄弟,我老万这次受你情,改日必定报还!”其他几个头领也纷纷出言表态。于世昌坐着却是不吭声。

    “没有问题,我军的现状和众位头领的损失有目共睹,些许缴获给各部补充一下理所应当。我部也是队伍的一部分,大家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本就是一体。”

    “我部前几日曾攻克刘家庄和胡家庄,得到粮食和钱财甚多,除了部分留作军用之外,大多当场分给了庄内外的农户,牛羊和车辆更是不留,基本分给了农户。现在队里的骡马都是昨日为了加快行军,将两个庄内的缴获再次全部集中使用,这才能及时赶来打跑了孟老贼。我意我部只保留孟庆老贼那里缴获的骡马,那些庄内的骡马可留下两百匹归大头领分配,其余的骡马还是分给两个庄的各家农户耕田之用为好。另外,若是各位头领不嫌弃,我也先可调出米粟三千石,白银、铜钱、元钞共一万两,由大当家的做主分配。”

    大伙儿对元钞不敢兴趣,但是对真金白银和铜钱极为关注,这次夺取两庄,于志龙惊喜的发现大户地窖内竟然藏着十几个大瓮的白银,少量的黄金,其中最多的是各代的元廷颁发的铜钱,有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正通宝,大元通宝,至大通宝等等。因为元钞币值大贬,世人多以铜钱、银两交易,甚至直接以货易货,听说于志龙恳周济以金银,铜钱,刘正风等大喜。金银之物乃贵金属,得之不易,普通百姓家几乎难见,但是铜钱却是目前常用之币,官府难禁,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做理会。

    “至于昨日俘虏,已经统计了人数大约八百,昨日一战,我部伤亡也不小,同样需要补充,倒是不好分出太多,况且各位头领的人马总计已经不足千数,若一下子加入太多俘虏,管训不当下,反倒容易生事。这样吧,就调出三百人俘虏补充给各位可好?”于志龙慢慢一番说道。

    刘正风大喜,道:“多谢于小哥厚意,哥哥我定会一碗水端平,将这些事办的公道!”

    刘启、秦占山等纷纷起身表示谢意,大家虽然想尽量多要些,但是于志龙的粮食和钱财究竟得到了多少,自己并不清楚,现在有了这些米粟和银两给各自的手下分发是足够了,可惜俘虏的人数得到较少,但于志龙既然已经表了态,一时不好再多争些。希望刘正风那里可以多给自己一些份额。

    “此事就此议过,不知于头领今后有何打算?”刘正风见事情有了满意的结果,问于志龙下一步打算。

    “暂时是收编俘虏,训练各部。另外,原先答应分给两庄的田地,骡马,车辆和浮财这几日尽快分下去;我部已经安排细作潜入临朐县城,联络可用之人,看看这几日能否有机会攻打临朐县城。”于志龙想了一下回道。

    “哦,于头领想要攻打县城?这是好事啊!,现在我军兵强马壮,气势正盛,打下县城,就可大大的宣扬我军军威,又可以得到缴获补充,若以此为基,今后发展大有可为啊!”刘启眼前一亮,急匆匆的道。

    其他大小头领一下子都来了精神,包括刘正风也是放下手中的茶碗,等着于志龙的后话。

    “我们以前多是在转战,平常就是打下一些村寨和集镇,无论是缴获还是影响都不甚大,弟兄们的士气也不高。官军总是骂我们是流寇,成不了气候,若是能够打下一座县城,那今后的声势可就大了。”秦占山眯起眼,不禁憧憬的叹道。

    “可不是,想那刘福通、芝麻李、徐寿辉和张士诚等人在南边起事,都是攻城拔地无数,硬是占了许多的府县大城,听说手下的兵马都在几十万上下,砍下的朝廷大员的脑袋得用箩筐盛!说不定这次夺城就是我军日后扬威腹里的开始。”几个百户、总旗在后面越说声音越大。

    刘正风听了心里一动,自跟随于海起事以来,虽转战数年,但是多在乡野村镇间辗转,因实力弱小,无力攻打城池,别说是济南、益都、泰安等大城,就是临朐等这类小城也攻取不下。现在机缘巧合,有了于志龙的意外之喜,自己的实力远胜从前,若真能就此飞龙在天,像刘福通、张士诚等一样,百万大军在手,天下何处去不得?别说今后出将入相,甚至坐南朝北也有可能!

    想到黄袍加身,刘正风一时不禁口舌发干,心里砰砰直跳,觉得耳朵再也听不清众人的话声,一片嘈杂声音中,似乎一个声音在远远的大殿内唱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元一代,元廷全国颁行钞法,并特订了“中统钞法”,明文规定了发行准备金,发行限额,金银买卖,钞币渠道以及制伪的惩罚等,以保证纸币的正常流通和稳定。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可兑换政策,故而在初期人们可以随时用宝钞与白银互相兑换,从而树立了朝廷的信用。

    随着币值稳定,中期商贸、生产、流通的巨大发展,元钞的便捷和币值获得了世人的认同,世人普遍“重钞轻银”。到了中元时期,政府明令禁止银铜等货币交易,宝钞正式成为半信用货币。金属货币中,流通范围开始缩小,在某些地区甚至退出了市场交易。当时,元代宝钞逐渐由银本位制向信用货币转变。

    到了中元时期,政府明令禁止银铜等货币交易,宝钞正式成为半信用货币。

    但在后来的《至元宝钞通行条划》中,虽然规定在纳税,偿还公私债务,街市买卖,质典田宅等方面,都使用货币,但宝钞不得兑换现银,为后期元钞的沦丧买下伏笔。

    至元后,元廷无节制的滥发元钞,以补军费、政费,朝廷赏赐等,甚至有大臣私下印制,以谋私利!元钞信用和币值开始一落千丈,严重通货膨胀的恶果导致民心尽失,经济彻底崩溃。即便是贾鲁开河的善策也得不到朝廷上下一心的拥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