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段阅读_第 5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59 章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59 章

    派活儿,自己管自己的自留地。这时节下苞米地干啥谁不清楚?只要忙活一气活儿,喷香的青苞米就吃到嘴儿啦!人们兴高采烈地背着筐,拎着麻袋,奔自家的苞米地掰青苞米。知青们也随大流来到了自己的地垄,兴致勃勃地忙活着。

    李大板儿的大车停在地头,专门儿等着帮人们搬运收获的苞米。各家的苞米还没掰完,李大板儿闲着手给“黑老虎”抓起了yǎngyǎng儿,他对牲口特有耐心烦儿,黑老虎也服服帖帖地享受着李大板儿的爱抚。

    付二木匠最先掰满了一麻袋苞米,他扛着送到了李大板的车上。

    “哟,还是你小子活儿干得滑腾呵,”

    李大板儿夸赞二木匠,“你小子啊,给队里干活比谁都能泡,给自己干,谁也没有你滑腾。咋的,还想进城跑买卖去呀,这些苞米都捎城里去啊?”

    “唉,没有办法呀,”

    二木匠显得很无奈。他是出了名的过日子好手,可家里的日子又过得忒拮据。队里规定劳动力跟大车进城有八毛钱的补助,二木匠遇到进城的活儿就脑袋削尖儿地抢。八毛钱在城里的饭馆能买五个烧饼或者半斤饺子,二木匠进了饭馆啥也不买,他要上两碗饺子汤,兑里点儿酱油,喝肚里就把一顿饭打发了,八毛钱落个干攒。可就是这样日子还是捉襟见肘,“俺家付燕和‘鸠山’俩孩子还光着脚丫子呢,俺得倒腾俩零花钱儿,给孩子弄双鞋穿呀。”

    “就你这拉屎拣豆瓣儿的主儿,还能缺着零花钱儿呀。”

    李大板儿褒贬二木匠,“你们两口子呀,也忒会过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连盅酒都舍不得喝。嘿嘿,你们若是不能发家可都是命苦噢。”

    付二木匠好喜喝两口儿,而且酒量特好,喝个半斤八两的不打夯儿。可他很少掏自己的腰包买酒喝,谁家有了活儿他都上赶着帮忙,图的就是能混顿酒喝。人们都知道他的毛病,谁家有了活儿,垛土墙啦,上个房梁啦,挖个菜窖啥的就吆喝他。二木匠干活儿卖力气,吃饭没挑儿,可有一宗,那就是酒得管够造,一顿饭一斤酒。吃啥菜也不讲究,有个白菜心蘸上点酱就妥。三五米深几十个土方的菜窖,他一天能挖俩。二木匠的心眼儿活泛,常进城倒腾点儿小买卖。那次他扛着五十斤苞米面到沈阳卖,被管事儿的抓住了,说他投机倒把要没收他的苞米面。二木匠连作揖再磕头,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管事儿的放了他。苞米面没卖出去,兜里没有坐车的钱,二木匠扛着那五十斤苞米面顺着铁道走回了门台。

    “你呀,甭瞎编排俺啦。俺家里头穷得叮铛响,俺才叫真正的无产阶级哩 !”

    二木匠得意地说。

    苞米地里喧嚣了一阵子又消停下来,人们满载着收获的青苞米回家了。经二木匠撺掇又有几户人家要进城,去用青苞米换零花钱。

    《更多好书尽在    电子书免费下载》

    正文 第17章

    夜空缀满了星星,晚风拂过大地把各种芬芳送到每个庄户人家。人们也不吝啬地把烀苞米烤苞米的香味儿送出,在温馨的空气里弥漫开来,庄稼院漂浮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知青们把分得的二十几垄苞米掰了个精光,烀了满满的一大锅,剩下的拿给大点儿的知青们尝鲜儿。新青年进来后二百多人开了集体灶,连队的编制,杨达洲当上了指导员。知青点的三间房也没断过炊烟,筹划着年底再把伙房并到大知青点去。三间房里缺少了几多昔日的欢快,没有了小田、大喇叭这样的活跃份子气氛蔫了许多。苞米烀熟了,每人啃了两穗儿就再没了兴致,高梦女用手巾包了几穗儿苞米出了屋。吹不响随后跟上了高梦女,俩人绕过灰管子桥去了佟会计家。方林和余娟搭伴儿想出去散散步,他们刚踏上后窗的小径,广播喇叭喊余娟去大队。她当了大队副主任以来,开会,写材料,跑公社……整天从早到晚地忙活。俩人又踅身一块儿走到了灰管桥,余娟去了大队,方林拐进了李大板儿家。

    杨达洲有了点儿空闲,他躺铺盖卷儿上望着天棚出神。他想起了

    分段阅读_第 59 章

    分段阅读_第 59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