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段阅读_第 5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55 章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55 章

    道,“真寒碜人那,宁让身受苦不让脸受热呵……”

    杨达洲再没有说什么,他径直走进了播音室。

    “达洲,你回来啦。”

    郭容真脸上露出了喜色,他关掉了播音器,“我正愁缺帮手哩,出了皮鞋匠这事儿,今天的会搞不好会长资产阶级的威风呢。你回来了,拉着典型游乡这事儿就由你来吧。”

    “郭师傅,还是不要游乡了吧?”

    杨达洲跟郭容真商量,“我们把批判会改为广播的形式,这样搞,全堡子的人照样都听得到,同样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啊。”

    “我主张游乡,有些人反对,你要在这两者间搞个折中主义?”

    郭容真满脸的不高兴,“达洲啊,坦率讲,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小资产阶级的摇摆xing,和革命的不彻底xing!你怎么能搞温情主义?搞人xing论?你的弱点我跟你说过了多少遍,它会影响你进步的!将来加入党组织、被推荐上大学……在严肃的阶级斗争面前,总是那么文质彬彬的咋行噢……今天的会怎么开由你来定好啦。”

    杨达洲感觉到,他与郭容真的分歧越来越大。首先是对方林的看法上,方林的一些主张的确能带给社员们利益。郭容真把这些看作du蛇猛兽,谈虎色变;方林和老关对生产队的事兢兢业业,佟德元争权夺势巴不得取代老关挤垮方林,郭容真却急于扶他上台;人与人之间多些理解和体贴有啥不好,咋就成了人xing论,温情主义?难道只有剑拔弩张明争暗斗才是人的本xing?开批判会、明确路线是非干嘛非得游乡?造舆论干嘛非要不惜侮辱人格、践踏人的尊严?让人低头挂着牌子在乡亲前丢丑,这样的革命方式意义在哪里?杨达洲没再跟郭容真商量,他拧开麦克风的开关,对着播音器喊道。

    “贫下中农,社员同志们,现在,我们召开广播批判大会……”

    杨达洲喊过话,他把裹在麦克风的红布解了下来,卷了张报纸乘郭容真没注意垫在了丁老头脖后。大队部房前是块容得下白十号人的空敞地,喇叭喊了好一通,稀稀拉拉只上来二三十号人,老的老小的小大都是来看热闹的。郭容真讲了一会儿话,批判会就草草收场了。

    郭容真的情绪不高,他觉着很累很累,开展工作太难了,上下两头不理解,公社书记坐镇,局面却始终打不开,运动留于形式。郭容真甚至感到了迷惘,像跋涉者看不到一块绿洲,像落水者陷入了孤立无援境地。他琢磨再三决意再去区上一趟,向上级汇报汇报工作,也顺便给自己的肝病复查复查。

    正文 第16章

    知青点烟气缭绕,米拉正忙活着烧火做饭。吹不响从沈阳探家回来了。

    知青抽调这阵子吹不响窝的火好大,他先是闹眼睛,闹过了左眼闹右眼;接着又是鼻孔生疮,从左鼻眼窜到了右鼻眼儿;再接着是嘴角起燎泡,闹耳底……他听说要开知青欢送会,便有意躲避跑回了沈阳。为了抽调回城,他搅尽了脑汁挖空了心思,还是没能如愿。他先想到了给李主任打进步儿。他特意从门台赶回了沈阳,从沈阳把电话打到了门台,邀请李主任“家访”李主任接电话后满口答应,他喜欢干这个差事,经常的到沈阳知青家里做客,他在当革委会主任的两年时间里百十个知青家几乎走遍了。他走到哪家都是贵客,好吃好喝好招待,走的时候再把知青家长的“心意”拿走点儿。李主任到吹不响家时饭菜已做好了,一家人像接活神仙似的把他请到了炕头。酒足饭饱后李主任胡吹海聊,哪个小媳fu要上他的炕,哪个女知青要膘他的肩膀儿……李主任对吹不响回城的事满应满许:抽调一个……你……放心,抽调两个……你放心……我说了就算,准让你……回城。李主任到崔家竟还拿了礼物,半面袋生地瓜,这让吹不响受宠若惊。他妈的,这是来俺家钓鱼儿的呀?吹不响琢磨过味儿啦,主任的十几斤地瓜勾走了三十元钱,那可是全家大半月的生活费呵。归期狗屁事儿没给办!吹不响第二步想到的是马代表,他更是处心积虑。群众评议也上了人选,轮到了队班

    分段阅读_第 55 章

    分段阅读_第 55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