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段阅读_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13 章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13 章

    的应该学学俺的不怕鬼的精神哩。”

    小田得意起来,“嘿嘿,咱身底下的茅草可老暄乎了,这可比屋里炕头得劲儿多了!大伙儿挤一堆儿多好,又暖和又壮胆儿,有啥可怕的啊?米拉呀,闹鬼的事儿不值得咱害怕,世界没有鬼,就是有鬼它也得怕咱们!”

    草窝棚里几道手电筒光亮映照着几张年轻的面庞,他们紧挨紧地挤在一块儿。

    米拉端详着高梦女的脸庞,“梦女,你真美呵!”

    “说真的,俺在早那才叫美哩。”

    高梦女又陶醉了,“连周恩来总理都夸我漂亮呢。”

    “梦女,你真的见到过周总理呀?”

    余娟问。

    “那当然了。六十年代初,朝鲜的领导人访华,周总理陪外宾来沈阳,我们一群孩子给贵宾献花,周总理把我抱了起来,直夸我长得漂亮呢……”

    “哟,高梦女,你还有这段儿光荣历史啊,真是太荣幸啦。”

    小田献殷勤道,“向高梦女同志学习!向高梦女同志致敬!高梦女就是高,实在是高……”

    年轻的笑声溢满了小小的窝棚。

    “米拉呀,别害怕,”

    杨达洲也安慰米拉道,“咱们人多姓杂,避邪劲儿比姓关的和姓丁的都厉害呢。小田儿说得对,青春,是不怕鬼的年龄!余娟,咱们大伙儿唱支歌吧?你起个头儿,就唱那首‘夜半三更盼天明’!”

    歌声,在窝棚里回dàng,又钻出窝棚飘向迷茫的夜空。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正文 第04章

    窝棚里静下来了。不透风也不透亮的小巢除了呼吸再没有旁的声响。余娟没有入睡,方林睡眠中把只胳膊搭在了她的肩头,他的手紧拽着棉大氅的领角。钻进窝棚时他把大氅盖到了她的身上,她怕他冷又把大氅推给他,黑暗中俩人推搡了一阵谁也不肯多搭身上点儿。方林响起了鼾声,余娟把大衣往方林身上拽了拽,又轻轻往他的怀里依偎了一下。她抓着他的手去摸他的脉搏,她觉到了他匀称有力的心跳。她的心也剧烈地颤抖起来……她觉着颊上一阵火烧火燎似的发烫。余娟把只手伸到眼前试着看,见不到手指头她才放心,啊,多亏窝棚里黑呵,不然准会叫人家瞧见发红的脸蛋儿啦。她想着,心跳,兴奋,伴着不安分的想象。一股幸福的感觉袭上她的全身,她陶醉了。余娟的父亲早年是家剧团的音乐师,她自幼耳濡目染跟着父亲学小提琴,十来岁的时候就能拉出挺像样的曲子了。后来她对声乐有了浓厚的兴趣,成了学校里文艺宣传队的女高音。她做过当歌唱家的梦,想着要用音乐涂抹自己人生的亮色。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仍坚持练声,她人在哪儿就把歌声带到哪儿,人们都喜欢她。夏天里她像棵大树,人们喜欢在她的荫下纳凉;冬日里她像堆燃起的篝火,人们喜欢在她的氛围里取暖。人说“爱情像把火”余娟和方林就有火一样的情感。那天,从沈阳回来的余娟给伙伴们分苹果。方林进屋了,她故意不分给他,逗着他上她的手里抢。他去夺她不给俩人撕扯到了一起,他使劲掰她的手指,她哎哟哎哟地叫着把苹果松开,逗得伙伴们一阵疯笑。闹剧结束了,留在姑娘心里的竟是莫名其妙的遗憾,贪吃鬼,干嘛那么猴急地把苹果抢去?她在心里嗔怪他。她常揣着少女的羞涩把他带入憧憬的空间,在对未来生活的遐想里遨游。那个初夜她邀他散步,俩人走到知青点后窗小径尽头的河边坐下来。唱支歌吧,他央求她。唱给你一个人听呀?嗯。唱啥啊?唱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吧。你喜欢听“黄歌”呀?她带着几分调皮,莫斯科都“修”啦,它的郊外能好到哪儿去呀?那咱就把词儿改一改嘛,咱就唱“沈阳城郊外的晚上” !余娟小声地哼唱了起来: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美好,令人心神往,沈阳城郊外的晚上。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为什么望着我不声响?我想对你讲,但又难为情,多少话儿留在心上……俩人陶醉在

    分段阅读_第 13 章

    分段阅读_第 13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