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段阅读_第 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5 章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5 章

    憋死,没菜吃俺给你们打猎去呀!”

    小田笑嘻嘻的说,这小子跟谁说话都是无拘无束。说小田是败家子儿真没有曲说他,知青点伙房泔水多,养着几个猪崽儿。赶上知青点菜断顿儿,他馋急了会盯住圈里的几头猪崽儿,不管够刀儿不够刀儿,矬子里头拔大个儿,逮过来就捅,本来能长大的猪非让他当ru猪吃了不可。有谁家的鸡、鸭子在点上走过,小田都要逮住它用筐扣起来,不下出个蛋来不放行,哪只鸡那只鸭子啥时候下蛋他比鸡鸭的主人还清楚。偶尔的抓只不下蛋的鸡他给判处“死刑”杀了后连毛儿也不褪,和两锹泥把鸡糊起来扔灶坑里,烧熟后掰去泥巴,鸡毛儿也随着剥个溜干净。这就是小田的“打猎”本事。他干偷鸡摸狗的勾当不背人,吃了谁的拿了谁的准保儿嚷嚷出去,再把情补上。他还从不吃独食儿,哪次都找上伙伴儿共享猎物。“哈哈,常言说得好呵,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

    “咱大伙儿都甭愁哇,到今年的年底咱就好了,”

    方林又开始给大家憧憬了。他菜汤没喝上一口高粱米饭扒拉进嘴里了小半碗,“到了年底咱就能吃上大米饭喽!咱的西大坑修成了养鱼塘,咱门台可就成了鱼米之乡啦。到那个时候啊,咱天天焖大米干饭,炖鱼吃!”

    “到时候啊,我们再多养它几头猪,咱吃大米饭,就着鱼、再炖一大锅肉……”

    吹不响也跟着叨咕,他的脸上比着别人还多了几分正儿巴经,“到那个时候啊,咱就再不用留恋市里的日子喽。还可以叫着市里的亲戚朋友来咱这儿改善生活哩!”

    “不怕风大把你的舌头煽了就可劲儿吹吧,”

    小田接着念叨,“我看咱这样,鱼呀,咱过油儿吃,过了油儿红烧。肉呢,咱一码儿清蒸,来肥的……哎,还不行,有句话说,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我给你们逮家雀儿、抓鸽子,咱烧着吃……”

    “死小田儿,就你的嘴巴好使呀?快别念叨啦!”

    大喇叭使劲儿喊了一嗓子,她嗔怪小田,“你再念叨,我这哈喇子就淌饭碗里啦。哈哈……”

    姑娘们扬起阵欢快的笑声,大喇叭自个儿笑得前仰后合。

    “你们笑啥呀,人家大喇叭说话不掺假,是英雄所为嘛。”

    方林喝了口菜汤说道,“咱们现在是精神会餐,像纸上画的花,可望不可及。以往咱逢年过节时用几倍的粗粮换大米吃,这就好比塑料做的假花,有形没有味儿,等咱们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大米和鱼肉蛋来,那才是真花儿,色香形味俱佳……达洲呀,晚上的社员大会你还给大伙儿白话那个‘赶大集’‘割尾巴’啊?你这套嗑儿都念叨这多天啦,烦不烦呀,我真的怕你把大伙儿的心给搅和散了……”

    “方林,没事儿少发点牢sāo好不好!”

    杨达洲没好气地呵斥方林。这俩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可谓世jiāo,俩人的父亲在同一家企业里上班,杨达洲的父亲是“当权派”方林的父亲是工人。“文革”中当权派挨了批斗、被“抄家”“领导一切”的工人阶级挺身而出呵护了当权派。患难识知己见真情,两位父亲相处得亲如兄弟。事有凑巧,俩人的孩子又一同下乡分配到了一块儿……杨达洲和方林说话唠嗑没遮没挡儿,从没有红过脸,可自打搞运动俩人时常话不投机,没短了打唧唧。“方林那,你小子刚当上队长,得悠着点儿干那,脑袋长点觉悟不行呀?你张罗把咱队里的旱田改水田还行,张罗修养鱼塘、又要办皮鞋厂,鼓励匠人单干,还有你那什么长远规划,这可都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啊!你可要小心,到时候别‘吃不了兜着走’!”

    “就是的嘛。方林呀,你就像咱屋外边堆的雪人儿,有鼻子有眼睛,就是没有思想!大冬天戴着草帽子不合时宜!”

    余娟也挖苦方林。她也是理论辅导员,思想上要求进步,生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她也巴不得让自己的心上人从思想到行动适应形势的发展。“你啊,好好的学习继续革命的理论吧!让正确思想占领头脑阵地,可别当了顽固

    分段阅读_第 5 章

    分段阅读_第 5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