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段阅读_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3 章

    风雪乡村(珍藏全本) 作者:咏滨

    分段阅读_第 3 章

    田儿呀,哥们儿不是埋汰你,你也就是有能耐拿屁股和耳朵挣工分吧,你才舍不得你那身懒肉挨累呢!想挣四千工分?那你就跟俺学着点儿吧,别怕苦和累,‘革命加拼命’,甩开膀子干……”

    “呃喝,我跟你学?快拉屁倒吧!吹不响啊,你可真是‘光屁股撵狼——脸儿大不害臊’呀,”

    小田搓起一锹雪,他把雪使劲儿地扬到了房山头的大道上。这俩人逗弄起来没深没浅,有一次知青点吃面条,大伙儿一碗连一碗地吃得蛮香。吹不响却一口也咽不下,他说面条是他肠胃的大忌,瞅着面条会让他生出胆道蛔虫的联想。小田为治治吹不响的穷酸劲儿,拿了个刚吃过面条的二碗跑到房山头,从茅坑舀了半碗稀屎供到了炕沿上,接着又端起面条来照吃不误,惹得吹不响把刚进肚的高粱米饭吐个精光。小田说吹不响,“你小子也不怕风大煽了你的舌头啊?‘胸前挂袜子——自脚(觉)不臭’!有能耐你再吹得响点儿呀,把这堆雪吹房后去?还省得大伙干活了呢!哼,吹呀,你倒是使劲吹啊?”

    小田和吹不响一掐架,干活的气氛更活跃了,知青们嘻嘻哈哈,互相扬着雪,追逐着,打闹着。细碎的雪花落在了余娟和高梦女的头发上,灌进了她们的脖子里。

    “你们俩啊,凑一块儿就掐架。都别光说不做玩嘴儿把式啦。”

    余娟息事宁人道。这是个漂亮俊俏的姑娘,白皙的面庞,稚气未脱的脸儿。她一笑脸颊便旋出好看的酒窝儿来,她身上的装束越简朴脸蛋儿越显得俊美。余娟的嗓子好,唱歌委婉动听,刚下乡时的那次联欢会,她一首“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个信儿到北京,翻身的人儿想念恩人毛主席”的歌儿,让她成了人们眼里的歌唱家。余娟和方林俩正谈着恋爱,她整天介把幸福、娇美的笑摸样儿挂在脸上。俩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两家离的挺近便,一块儿进小学一起上中学,在学校里“全国学解放军”班级按连排编制,方林和余娟都是排干部,俩人总抛头露面,在班级里都够得上出类拔萃。虽说学校里严格禁止学生们早恋,可男女生的相互倾慕是埋藏在心里的东西。两个人的相知两颗心的相撞,就像大自然的两个原子核相遇偶然又必然。毕业时他们一起申请上山下乡,好多的同学都被分到了比较偏远的农村,方林和余娟竟一块儿到了门台来。余娟说小田和吹不响,“你俩呀,耍嘴皮子都够有一套的啦。光玩嘴儿不行,都应该向人家得水儿学习,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少说多做。是英雄是好汉,农业翻身仗比比看,俺大伙儿给你俩做个见证,看你们到年底谁能挣到四千工分!”

    得水儿是个聋哑知青,细挑儿的个头,黑黪儿的脸庞,浑身的干巴劲儿。他来门台较早,是“老三届”跟聋哑学校的一批人过来的,起先他们统一开伙,分头到各生产队干活儿,分到队里的知青除了得水儿外还有两个女哑巴,她们应名分到了队里却没参加劳动,只是每年到头来队里取口粮。得水儿是个孤儿,下乡这几年他把生产队当成了家。方林这拨儿人来后各生产队建知青点,就把得水儿归了过来。得水儿不是全聋全哑,他的耳朵好使听得见动静,嘴上还能发出几个音来。他吹得手好口琴,和弦伴奏的点儿打得蛮准。得水儿干活实惠,顶愣,无论是在队里还是在点上,从来是不藏尖不耍滑儿。拾掇雪,知青们打打闹闹地寻开心,得水儿只是不吱声不吱气儿地蔫巴干。听着余娟在夸他,他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使劲儿地往手心唾了口吐沫,搓搓手更加卖力气的干了起来。

    “呵呵,好了吧,咱大伙儿都别呛呛啦!该开饭了吧?”

    高梦女把沾在头发上的雪花儿扑拉干净。她长着胖乎乎的脸庞,眼睛又黑又亮,每当人们夸她长得漂亮,她总是羞涩中带着自豪,俺在早那才叫漂亮呢,周恩来总理都夸过我呢!那是六十年代初,朝鲜的崔庸健委员长访华,周总理陪同外宾到沈阳参观访问,那年高梦女刚九岁,她和一帮红领巾给

    分段阅读_第 3 章

    分段阅读_第 3 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