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开业
果然,第二天离开业典礼还两个小时的时候,这店面门口就热闹非凡了,穆老爷子拉着林晓晚给她介绍自己的朋友,这有些老头见了林晓晚,当时就要定孙媳妇。
不过穆老爷子跟人家也是说了,林晓晚结婚了,当然顺带着也得夸夸自己的孙女婿。
那边穆振夫也是隔一会就喊林晓晚过去,给自己的朋友介绍,这个就是抱错的女儿,见了谁都问像不像。
其实林晓晚也理解爷爷和父亲的心思,以前人家没少说穆心爱跟穆家人不像,穆心爱又喜欢参加什么聚会,可是去了又总是这事那事的,不是说这个欺负她就是那个瞧不起她,反正是每次都弄得姜婉荷也跟着上火,而穆振夫每次带着妻女出去,回来都是一肚子的火气。
现在不一样了,这女儿谁见了不喜欢?并且谁不佩服啊?看着这么大的店面,这里边的服装比进口的都好看,价格也是不菲,最主要是滨城电视台每天黄金档的广告都播,这不是一般的小服装店,这来的人,确实羡慕穆振夫,羡慕穆老爷子。
人家这抱错的孩子,刚认回来的,不用穆家帮忙,自己开了这么大的生意,并且长得漂亮,还是刚上大学,要是不结婚的话,那这得是多少人想要的儿媳妇孙媳妇?
穆远伐的朋友都是年轻人,建筑设计院的也是男生多,这时候见了穆远伐的亲妹妹,就差直接管穆远伐叫大舅哥了,不过听穆远伐说了林晓晚的事情,也都感慨,这女孩的命运坎坷。
在他们的心里,毕竟那么早被迫的嫁人了,要不是当年弄错了,或许这个女孩会有更好的未来。
米清清来了之后就一直跟林晓晚在一起,一直帮林晓晚忙和。
到了吉时,这开业仪式也就开始了,剪彩放鞭之后,这看了广告而来的顾客也就进来了,毕竟这个时候,黄金段的广告整天的播,谁不好奇?并且有些有身份的人,就怕自己穿的被别人比下去呢,正好是十月一放假时候,这没一会店面就快水泄不通了。
穆老爷子昨天就定好了酒店,这就招呼着来捧场的都去酒店吃饭了。
林晓晚这边刚开业,还有些事情,所以没有跟着过去,说一会有空再过去敬酒。
米清清特别贴心的陪着林晓晚在这边忙和。
于金山这时候楼上楼下的检查,生怕有什么问题漏洞。
这是滨城的第一家店,自然也是自己重视的,所以也是一点不敢松懈。
一直到了中午,这人还是没有减少,不过林晓晚看着这边挺稳定的,就想着去酒店看看,至少也要去敬杯酒再回来。
她和米清清刚下了楼,对面过来了两个年轻女子,一个小眼睛,皮肤挺白净,穿戴比较不错的女孩,跟米清清看着年纪相仿,另一个也是年纪差不多,只是长得相对矮了一点,是那种小巧类型的。
林晓晚看她们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两个应该有购买能力,毕竟自己是商人,看人还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这时候,那个小眼睛的女生看着米清清,眼里带着打量:“米清清?你也来买衣服?”
米清清看着女生倒是比较平静:“张楠,好久不见了。”
那个张楠仍旧是打量着米清清:“前几天看见咱们班李婷婷说你还单身呢,大学时候那么受欢迎,你总是故作清高,现在好了,到了该找对象时候,怕是好的都被人挑走了,你要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我帮你介绍介绍?”
林晓晚隐约的感觉道,这个张楠明显是找事啊,她对着米清清道:“嫂子,这人谁啊?怎么说话这么难听?”林晓晚这人护短,自己怎么能让自己家人受欺负?
那个张楠看着林晓晚,心里有点不舒服,这个女生长得漂亮,那么她哥应该也不差了,难道米清清刚处对象了?还是个长得英俊的?
米清清不想在林晓晚开业的时候弄出什么动静,所以往后退了几步,一直到了窗边一个没人的空地,对着林晓晚道:“我大学同学张楠,我们关系没多好,我跟她道个别咱们就走。”
这时候张楠也过来了:“米清清,怎么,到了这都不买衣服?就是凑热闹来的?听说这的衣服都很贵,是不是买不起啊?怎么?找了个没钱的对象?也是,现在的普通的员工一个月也就那么一两百,这的衣服都是三位数以上的,还真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
林晓晚的看着这个奇葩自大又自以为是的女人真的很无语:“这位女士,你这早上出来不刷牙么?”
张楠瞪了一眼林晓晚,冷笑着道:“你们这种逛了半天一件买不起的土鳖,也就剩下嘴上的厉害了,有什么用?该买不起还不是买不起?忘了说了,我未婚夫家里是做生意的,你对现在的形势还不太了解吧?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支持个体了,做生意有钱才是这发展的趋势,你们那种死工资的,也就是不愁吃喝,想要穿这种高档衣服,也就是攒半年钱,买了一件,过几月就过时了,不过米清清你娘家条件不错,不过这要是有了男人,还靠着娘家的,那不是让人家笑话死了?”
边上的女生配合着张楠也笑起来。
米清清确实是固定的工作,说起来,要是靠着自己的工资,买林晓晚这衣服,确实是要攒钱买的,穆远伐也是普通的职员,确实不是什么有钱人,一时的想反驳还真的想不出来什么话反驳了。
林晓晚本来看着那个矮个子女生听小巧可爱的,现在看着怎么那么的让人不讨喜。
再看着那个张楠真的看着就欠抽,今个自己就好好的帮米清清出口气。
她笑看着张楠:“不知道你未婚夫是做什么生意的?多大的产业让你这么张扬?”
林晓晚的印象里,就算是滨城发展的比内陆城市早,但是国家政策在这,国家也是这两年才放开政策的,前几年顾工的要求很严格,不能超过六个人,所以要说发展,也就都是这几年。
自己沈城的厂子,已经是省内的代表了,高官都去过的,说是全省的代表典型,比滨城这早开放的地方,还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