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醉是前缘(七)
就算孟浮生有时间,可是他也不会去做这么没品的事情啊!徒兰察娜对孟浮生的人品信任得很。
但很可惜,徒兰察赫显然没有这种信任,他因为徒兰察娜的胡搅蛮缠也有些觉得颜面无光,此时表情也冷了下来,“娜儿,别胡闹,既然事情不是浮生干的,那太子肯定会还浮生一个清白。是吗?”
前面的话是对徒兰察娜,后面的则是看着杜维桢说的。
杜维桢笑道:“自然。”
徒兰察娜满脸不忿,还想说些什么,可是被徒兰察赫拉住了,看到皇兄百年难得一见的冷下脸色,徒兰察娜也不敢再放肆。
当全副武装的侍卫闯进他的房间时,早就料到的孟浮生没有任何反抗地跟着他们走了,直到进入阴森湿冷的审讯室,见到一个玄衣青年时才停下,那青年见到他时,脸上也是难以消淡下去的震惊。
“生、浮生。”熟悉的称呼呼之欲出,用了好一番力气才憋回去,吐出一个陌生的名字。
顾夜烊在来之前并不知道需要他审问的嫌疑人是孟浮生,他是半柱香前被太子叫人从被窝里提出来,说这里有重要的人需要他来审问,然后直接将他送了过来。
在这里和对他而言无异于有再造之恩的孟浮生再见面,让他不由得感叹物是人非。
孟浮生只是冷淡地冲他点点头,好像两个人的交情只限于互相知道对方的名字一般。
顾夜烊抿抿唇,收敛起了脸上不必要的表情,恢复了正常审问犯人时面无表情的冷酷,一撩袍子坐在上方。
逼仄阴暗的审讯室仅靠一盏有些年头的油灯发光,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滴水声更添一分寒意,里头挤满了人,两排侍卫表情凶狠地站在两旁,恶狠狠地瞪着孟浮生,若是平常人被这么看着,肯定要被吓得尿裤子跪地求饶了,可是孟浮生并不甚么表情,只是平静地看着上头的青年。
在这些年里,顾夜烊在刑部声名不小,虽多是凶名,因为每一个犯人只要在他手里走上一遭,没人不说实话,差点把祖宗十八代供出来的。
他虽然顾及旧情,对孟浮生有所手下留情,但也仅仅是有所而已,该用的、必须用的,一个也不少,这一通下来,就算以孟浮生的忍耐力,也是满头大汗,脸色苍白,身体抖得好似下一秒都能晕下去,但是他还是坚持到了最后,直到顾夜烊得出个孟浮生并不是刺客的结论。
顾夜烊让人将孟浮生送了回去,因着内心不安,还让人偷偷送过去了不少上好的伤药,然后才亲自将结果送到了杜维桢手里。
当时御书房里聚集了不少关心结果的大臣,看到结果后,信者有,不信者亦有。
相信的大臣是信任顾夜烊的公平公正以及审讯的能力,不相信的大臣则是怀疑他对孟浮生的私心是不是会影响审讯过程中的手段。
顾夜烊虽然品级不大,但是位置特殊,在大臣中说话也是颇有重量的,一听有人怀疑他的专业性,他当即就火了,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你们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不相信我那你就自己审讯去?何必在这里说一大堆有的没的?我不否认我和孟浮生关系好,但是在审讯过程绝对没有偏袒的行为,当时里面还有不少侍卫,你们大可一个个问过去,且孟浮生身上的伤势现在肯定还没有消下去,想看的话就自己去啊?你们要是觉得自己能忍得了不坦白,我就在你们身上一个个试过去。”
说到后面,他的表情阴沉下来,故意压低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现在他们都想去了这个青年是做什么的,据说审讯室传出的惨叫声能止幼儿夜啼。
那些大臣猛的一颤,忙不迭后退几步离顾夜烊远了一点,虽说还在小声嘀咕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但是没有证据,他们也就只能怀疑,成不了大气候。
但是刚被送回房间养伤的孟浮生,还没清醒就又被偷偷带走了,原来那些怀疑结果的大臣利用百姓的舆论,散播了孟浮生刺杀皇上的消息,群情激愤,杜维桢“被迫”暂时拘禁孟浮生。
随着舆论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声音表示孟浮生不仅叛国,还意图刺杀皇上,罪大恶极,理应问斩。
徒兰察赫在昆国束手束脚了些,但绝不是没有一点耳目,很快这件事情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一个孟浮生事小,不值得他冒险在昆国和昆国太子对上,但是孟浮生背后的影响事大。
若是他保不住孟浮生,等回到羿丹后众人会怎么说?他连一个为了羿丹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汗马功劳的征伐大元帅都保不住?他如何能承担作为储君的责任?这是他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徒兰察赫亲自去找了杜维桢。
省却没有必要的寒暄,徒兰察赫直入主题。
他的表情并不好,笑容僵硬,“太子殿下不是跟我保证过只是带浮生去配合调查吗?怎么现在明明已经得出了无罪的结论,还要把人关在你们的刑部?相信太子不是言而无信,仅仅只是忘记了这回事吧。”
“仅仅”两字被特意加重,表达了他的愤怒。
杜维桢并不生气,相反还很是客气,“当然,等到调查完了我自会将浮生安然无恙地送回去,不过现在嘛还不行,调查还未结束,还请你担待。”
徒兰察赫脸黑得仿佛能挤出墨来,“都三天了还没调查出个所以然,你们这刑部的效率未免也太慢了,如果你需要,我大可派个能人辅助你们。”
“不用了,我相信很快就会调查出个结果。”
“很快!”徒兰察赫勃然大怒,“等你们调查完了浮生恐怕连命都丢了,我有权让你们立刻将孟浮生送回来!”
杜维桢嘴角压平,眼睛微微眯起,透着危险的光芒,“你这么急作甚?难不成孟浮生当真与刺杀我父皇的事情有关,你是想包庇罪犯不成?”
两人不再维持和平的假象,据理力争,但最后利用他们并没有孟浮生刺杀的证据占到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