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听彼谣言愁杀我(四)
穆生白一方面想到穆长风他们会担心自己,一方面真的想帮助杜维桢,所以一时间有些纠结,杜维桢也看不出了,不忍心逼他给自己交代,就让穆生白先留在城外想出去,自己则带着佘十他们先回宫了。
景元帝召见了杜维桢,当时杜辰良也恰好在御书房帮景元帝处理政务。
杜维桢觉得碍眼,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跟景元帝汇报了遇刺的事情。
景元帝这几日处理如山的政务实在太过疲乏,听完后就表现自己累了,将调查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了杜辰良和王素平。
杜辰良表现得受宠若惊,但在景元帝坚持几次后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还表示会尽快查明真相,可是当景元帝表现自己累了,让两人离开的时候,杜辰良立马露出了狐狸尾巴。
杜维桢一出御书房就直直往宫外走,自从被废了太子之位后,他就在宫外开了一座王府,可是杜辰良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打击他的机会,立马追了过来。
他笑着挡在了杜维桢面前,说出来的话与眼里明晃晃的幸灾乐祸极其矛盾,“皇兄走什么快做什么?这么多天不见难道不想和皇弟叙叙旧?谈一谈你在外面遇见的事情。”
杜维桢冷笑着看着他,“我觉得我跟你没有什么好说的。”
“皇兄此言差矣,父皇信任我,所以才将查明真相的事情交给了我,要是皇兄不讲清楚你是何时遇害、哪里遇害,以及刺客的特征那皇弟如何才能尽快查清凶手?”他还特意加重了信任两个字的口气,一脸得意。
杜维桢深吸一口气,压住心里的怒火,绕开杜辰良往外走,“我自然会跟丞相说,要是你也想知道,那就去问丞相。”
看着杜维桢的恼怒,杜辰良哈哈大笑,查清凶手?杜辰良可不想这么做,要是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掉杜维桢,那他巴不得好好地赏赐那人一把呢,所以自然也就不会去向丞相询问此事。
杜维桢一回到王府就让四喜亲自去将王素平请了过来,跟他说了此事。
王素平历来都是坚定的太子派,一听此事立马表示会尽快查清真相,找出凶手,将他正法。
杜维桢自然是信任他的,将他遭遇刺客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王素平听得十分认真,听到某一处他觉得是重点的地方还要来纸笔记录了下来。等两人捋清楚细节的时候,天色渐黑了。
王素平站了起来,对他拱手道:“不然大皇子跟老臣一同查找凶手,这样事半功倍。”
杜维桢自然是欣然应允,景元帝将他遇刺的事情全权交给了杜辰良和王素平,但是杜辰良摆明了并不会管此事,那只要王素平让他同他一齐查案,那么他就能光明正大地插手此事了。
杜维桢不顾他的劝阻,毅然亲自送他到了门口,直到看着王素平上了马车,才转身回了书房。
“让佘十进来。”
一坐定,他连晚膳都顾不上用,有趣让四喜去院子将佘十带了过来。
佘十毕恭毕敬,“殿下。”
杜维桢点头,如玉的俊脸在灯光的摇曳下,光影交错,为他增添了平日都没有的邪魅,“该收网了,让他们不必压抑着自己,去尽情地施展身手吧。”杜维桢语气低沉,可每一个字都像是有千金的重量,让佘十弯着的背立马挺直了起来。
“是!”
自从殿下背废掉太子之位后,外人都说他会这么消沉下去,可是佘十他们相信,殿下是有他的安排的,而现在不就是让那些倒向二皇子那边的墙头草们羞愧的时刻吗?佘十顿时觉得身上被注入了无穷的力气和能量。
杜维桢看着气势汹汹离开的佘十,嘴角勾起一抹耀眼的弧度,当了这么多年太子,他怎么可能一点隐藏的手段都没有,啧啧,杜辰良,你既然做了这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那就要做好被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准备。
很快,不少嗅觉敏锐的大臣发现了,朝堂上风云突变,不少平时不显山漏水,让人很容易忽略,却手握重权,身居要任的大臣们,居然有着向大皇子靠近的趋势,并且还以大皇子的名义办成了不少桩好事,在百姓里赢得了很好的美名。
众人心中惊讶,而杜辰良更是震惊加恼怒,那些突然动作起来的大臣是他一直以来极力拉拢的对象,可拜访了几次后,杜辰良只觉得他们十分迂腐,油盐不进,还以为这些人是坚定的中立派,可是万万没想到,原来他们早就成为了大皇子一派,怪不得!怪不得!
杜辰良从景元帝当众夸赞了杜维桢后脸色都没好过,甚至也不在众人面前装模做样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在明面上也要撕破脸了。
这不,杜维桢刚一回府,杜辰良就找上门来了,侍卫们不敢拦,也拦不住。
“杜维桢!你好深的城府啊!”
杜辰良远远看到他就恼怒地大声喊,周围的下人们都惊讶地看了过来,但是看清来人后又连忙低头,匆匆离开了。
大人的事情他们还是不要知道得太多为好,不然到时候可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他们都免不了要被殃及。
杜维桢长身玉立,似是并没有因为他的鲁莽而有一丝不满,温和笑道:“皇弟怎么来了,下人们竟然没有禀报,是皇兄我疏忽大意了,招待不周。”
话虽如此,他嘴角却是噙着戏谑,好像是在嘲讽他的不自量力,这让本就怒气冲冲的杜辰良更加怒不可遏了。
“周为他们竟然是你的人!以前你居然从没有说过!”
周为就是杜辰良亲自拉拢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的大臣之一,身居要职,在百姓中名声极好。
杜维桢轻轻蹙眉,好像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皇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周大人是我的人?你这话要是被父皇听到了那可不好,周大人是昆国的人,是父皇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