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5章 原理好懂 工艺不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其实,有了朴硝和氨水之后,硝铵炸药这一块基本上不发愁了,像雷酸汞、硝化棉、硝化甘油、氯酸钾之类的东西,更不用发愁。土法制硫酸、硝酸和盐酸之类的都是很简单的原理。

    真正需要发愁的就是生产制造期间的人身安全问题和增加产量的问题,以及后续的工艺改良和设施设备改进。当然短期内,想要制造大量的弹药类产品,他是不敢想的。前期主要是硝铵炸药类的产品,以开矿冶炼为主。

    至于加工机械,工匠按照他的设计图纸和思路造出并且改进很多样品,都是最原始的机床、模具、各类加工打磨工具之类的,当然目前除了几台水力的锻压机械和几台水力驱动机床,大多都是手工操作的。他所做的就是,在设计前期不断拓展工匠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最开始李承乾还想弄台水力发电机试试,结果铜线制作工艺和绝缘涂漆工艺不过关,铁芯、外壳、还有滚柱轴承的制作工艺也很粗糙。刚刚能发电不久,线圈就烧断了,机床制作的滚柱轴承也磨损严重,只能暂时作罢。

    但是那几个能工巧匠和管事胡力维却不这样想,他们拿着李承乾的设计方案和原理说明,整天琢磨着如何改进工艺,并且把漆器坊木器坊和其他感兴趣的工匠招来共同研究。干漆、桐油、虫蜡、虫胶以及新提炼的煤焦油沥青都被研究了一个遍。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估计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破。

    普通的电池如今被他提上了日程,李承乾由于不是专业人士,仅仅懂得原理和最简单的电池制作,因此直接把电池的原理和用途,给几个感兴趣的工匠讲了几次。把设想和方案设计交给这几个能初步理解的爱好者,让他们折腾去了。

    关于枪炮的问题,目前只要钢材质量过关,其他的就好办了。新炼钢材,大多是低碳钢、部分中碳钢,极少数是高碳钢。这些新钢材被加工成滚柱轴承、弹簧和钢管,以及一些常压小锅炉,目前各种试验,包括强度、磨损和疲劳等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一帮工匠拿着李承乾交给他们的制造原理和技术说明,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改变加工方法,不断地试验改进。

    对于枪炮这些东西,李承乾从一开始就想着要搞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他最熟悉并且上过手的就是盒子炮、五四式手枪、五六式步枪、冲锋枪、轻机枪、迫击炮之类的东西,大多都是六十年代以前的东西。更先进的武器,虽然都见过,原理都差不多,但实际生产没有接触过,他自己也没把握。

    不过理想很丰满,设计也没问题,现实却很残酷,经过几次试验,他设计的很多枪械小部件和弹药都只能手工慢慢加工,像标准件如弹簧、膛线枪管、子弹等,没有高级机床,手工根本造不出统一规格和强度的合格品,最终造枪计划全部失败。

    等他前段时间宣布,计划无限期后延搁置,工匠都不好意思了,拼命琢磨,给他弄了一个纪念品,一把加大型盒子炮,仿佛缩小版的冲锋枪,外带二十几颗子弹。实际上做了好几百颗子弹,不过只有这二十几颗合格,合格率不到百分之五。

    打了一枪,威力倒是不小,不舍得再用。实际情况是,除非生死关头,真心不敢再用。其实是怕炸膛,先把自己的小命送了。还有就是怕枪机突然断掉,弄瞎自己眼睛,毁了自己面容。

    经过观察研究、检讨总结,关键就是锻造铸模工艺、机床加工精度和弹药制作工艺的难题,说白了也就是,目前的工艺水平根本达不到要求,需要不断地熟悉改进工艺。后来只能步步后退,开始研制燃烧弹,手雷,地雷,前膛枪,榴弹炮,迫击炮这种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的东西。

    虽然好多他没做过,但是最起码见过,原理都很简单。由于前期未能完成李承乾的任务,工匠们现在都是暗自憋劲,想要争一口气。每个人都拼命努力学习李承乾教给他们的知识,加紧时间试制。

    王玄策看看桌上的手雷,想起前段时间,火药作坊雷声滚滚,时不时的爆炸声,立刻就明白大半,也马上想到了这东西的价值。不由地对这个小孩子有了更高的看法和期待。

    李五戒看着李承乾因得意稍稍扭曲的脸,急忙走过来,给他两人蓄满茶水,对王玄策笑着说道:“郎君你只读圣贤书,对这些不看重,可以理解,不像殿下每日瞎捣鼓,胡乱琢磨。不过我也常听殿下说,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古书上有迹可循的。就是把古书上说的知识和技巧发扬光大而已。”说罢,白了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兴致勃勃,正在兴头上,看了李五戒的白眼,禁不住就泄了气,但是一转念,当着你的面,在外人面前,不能失了威风。今日不装,更待何时?以后更没机会,假装没看见,继续说道:

    “明慧说的不错,很多东西书上都有记载,就像这几天正在试着提炼加工的火油,古书上早已有之。

    班固在其《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南朝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在延寿县(甘肃省玉门一带)处援引《博物志》(西晋张华著)言:【县南有山,石出泉水,……注地为沟……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淆水也】。

    北魏郦道元所著之《水经注》也有类似的记载。实际上东西就是同一种,无非是称呼叫法不一样。眼下我所做的就是格物致知,研究其特点,拓展其功用,服务于天下,造福于天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玄策真正受教了。不过这火油除了点火,还能做何用?”王玄策这回彻底被这两人忽悠的找不到自我了。敢情这所有的东西都是书上写的,为什么自己就不知道呢?唉,书读得太少,伤自尊了。但是火油除了生火,也没什么大用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