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2章 采矿艰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二天清早,李承乾继续早起练拳习武。洗漱用餐之后,杜荷赶了过来。由于东西市过午才开门,二人陪李承乾直奔染织坊,看着这位太子安排衣物鞋帽内衣的生产,以及安排人尝试特殊刺绣,还指派几人专门研究染料配比。心里不住嘀咕,殿下一出来就东奔西走,四处转悠。昨天转市场,逛瓷窑,住庄园,今天还要去染织坊,造纸坊,木器坊,铁器坊。什么事都要参与,什么都想玩玩。这太子在府内憋坏了吧,不过每次弄一叠纸是干什么?只是都心里憋着,不敢明说。

    随后到造纸坊,布置新的造纸工艺,安排改进纸浆选料,成纸,硫漂白等工序。安排试验新工艺,生产新的纸张。下脚料废料的回收再利用。看着这乱七八糟的安排,两人的嘴再也没有合上,这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弄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做什么用?

    尤其是长孙冲,他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为啥同样是吃鸡,太子做的为什么比御膳房的都香呢?为啥他要把羊肉切小块儿,然后串起来烤?为什么串起来的所谓羊肉串就那么香?为什么他的茶会有天然清香的味道?还特别提神,弄得他一晚上睡不着。

    一路行来,除他们之外,各作坊的管事及工匠,却都是另外一种态度,对这位太子佩服的五体投地。首先,就是赏赐和工钱的增加,最重要的是,这位深居皇宫的太子爷竟然什么都知道,技术上工艺上的关键问题,什么都难不住他,这也太聪明了吧,比他们稍微强一些,他们还只是嫉妒,当需要他们仰望时,心里剩下的就只能是膜拜和敬仰了。

    不管众人如何去想,三人坐着马车,烤着暖炉,已经来到木器坊,木器坊的管事是老熟人,左校署令任达,字君行,也是被李承乾专门要过来的。来此不为别的,第一桶金,主要就落实在这里,攥了攥拳头,李承乾有些小激动。

    长孙冲跟着巡视结束的李承乾,上前笑道:“郎君,这里你有什么新想法,让我也长长见识。”李承乾白了他一眼,嘴上却说:“你们从昨天到今天,跟着我跑的也差不多了,这样吧,毕竟都是兄弟,我想做点生意,手头也不富裕。你们每人借我五千贯。怎么样?”

    “那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有点多,但是钱这东西,挤一挤还是没问题的”长孙冲应道。心想,只要你太子开口,我家就是赚到了。

    杜荷也跟着说:“没问题,别说五千贯,就是两万贯也没问题。”

    “好吧,我也出两万贯。”

    李承乾心道,小气货,家里都是大地主,土豪劣绅。转念一想,开口说:“我也不能让你们吃亏,你二人每人出资两万贯,就算作本钱,我的木器行算你们每人半成股份,怎么样?”

    “四万贯才半成,你怎么不去抢?”二人异口同声,“郎君,你背靠圣人,钱多不稀罕,可我们弄点钱多辛苦啊,借钱可以,入股就算了。”

    “这可是你们说的,不愿意就算了,就当我借你的。记得别后悔。”李承乾摇摇头笑道。心道,到底是小屁孩,没见识,到时候有你后悔的。

    接着招呼过任君行,斟酌而言:“除原有的工作之外,还有三件事情,第一、制作衣柜、书架、桌椅、梳妆台、茶几、床榻全套家具,可以根据不同资产的家庭和木料的材质进行档次划分和分类创新。第二、找能工巧匠,按照图纸说明,制作模具、雕刻模板和器械机具。第三、制作四轮车。按照图纸要求和尺寸制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实在无法解决的,再找我汇报。制作这些东西,可以三处分开制作,或者协作处理也可。另外,你们的赏赐和工钱增加额度与其他作坊一样。制作完成的家具,将会在木器行售卖。”

    “郎君放心,属下全力去做。”任君行手里拿着李承乾递过来的图纸,大声保证。只要做好了,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太子不差钱,看自己的本事了。

    “那就看你的了,到时,有功之人我会重赏。偷懒或混日子的一律开除。”李承乾说罢,起身招呼二人,离开木器坊。

    铁器坊最远。在此地安排的事情起初并不是很顺利,刚开始,当工匠师傅听到有新的炼钢方法时,都是满脸的怀疑与不屑。都几百年了,谁敢说炼钢技术能超越?不怕被人笑话死?不过是太子说的,就当是小孩玩闹,懒得理会。

    李承乾也是满脸的无奈,只好现场当老师,利用太子的身份命令工匠过来,听自己讲解锻钢法和灌钢法。随后让工匠师傅现场验证,整整半天过去,这才一下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有的人甚至当场跪拜,这简直就是神的智慧啊。

    随后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答应马上试验他的坩埚炼钢和其他制作计划。稍后的高炉转炉炼钢之法也被众人要求尽快试验。不过李承乾也没有强求,即使有煤也不行,光用普通煤,还是达不到要求,首先煤里面的硫和磷等杂质,就是炼钢难以克服的困难。

    如今没有焦炭,做什么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更何况,作坊里,只有木炭,煤也没有,询问之后,才知道,石炭(煤)可是特别稀罕的东西,因为没有采矿的技术,单靠人工出产极其稀少,如今战乱刚结束,哪里会有人整天闲的没事,干那又脏又累的活。还不如种地效益高,谁去挖煤?社会制度和生产力限制的很死板,因此石炭这种在人们眼里除了能烧火,用途不大的东西,很是罕见。

    李承乾叹了口气,自己想的太简单了,没有炸药怎么采矿?没有煤炭,怎么炼焦,不炼焦怎么生产氨气?没有氨气,怎么生产硝铵炸药?这是一个死循环,只能靠慢慢的原始积累了。

    心里顿时对原来看过的穿越小说和影视更加鄙视,动不动就炸药机枪,就是知道制造方法,你怎么给我弄原材料?基础工业和开采矿石就是大问题。靠人工挖?你看看如今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想到此处,心里对那些小说和影视竖了个大拇指,中指是不敢的,万一被某些存在发现怎么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