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11章 如实对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既然不想挂冠,那就好好办成此事!”杨存中见他摇摆不定,便出此一言。

    “是,下官领命!”

    张大人好不容易得到殿前司兵案这个实职肥差,怎会轻易放弃,即使困难重重,此事最后真的没办成,顶多不过是去职,或者调任他职,怎么着都比现在主动挂冠去职要强的多。

    “好,三天之内,你拿出一个章程来,核准之后,即刻开始挑选。”杨存中得逞,脸上不由得一喜。

    军中满是老弱旧人,他虽然着急焦虑,却也想不出好办法来,况且挑选将才旷日持久,颇耗时日,他主掌殿前司责任重大,半步也离不得临安,不可能亲历亲为,最终是要交给各司各衙去办,不如一开始就交出去,他只确定章程,最后把关就行。

    “是,下官明白。”张大人脑中一团乱麻,口中接下此事,但这么多要求,却不知该如何处理。

    “坐吧。此事要办好,兵案日常事务也不能不管,若人手不足,自可去其他司衙协调调遣。”杨存中语气平和下来。

    “是,下官明白。”张大人忐忑不安的在原位坐下。

    “今年教阅兵案准备怎么办?”杨存中又问起兵案另一件大事。

    大教阅转资,也是殿前司兵案每年必做之事,要从一般禁军中挑选优秀士兵,充任殿前司精锐,或是补充临安和皇城宿卫。

    这件事兵案每年都做,问到此事张大人心中不慌,具体该如何做,他是如何想的,一一道明。

    但他的上司不这么想,很快就提出不同看法。

    当杨存中提出,能不能将大教阅转资和这次挑选将校结合起来时,张大人急得一头汗水。

    挑选将校虽各方难以取舍平衡,但不必大动干戈,只牵扯到有限的人群,可一旦跟大教阅掺杂在一起,问题便十分的麻烦,因为参与的人越多,事情便越复杂,兵案只有区区数人可用,他们哪里有那个精力将这两件事一起完成?弄不好,还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大问题。

    此事万万不可行,张大人不得不与顶头上司争辩,提出质疑。

    但杨存中并不是轻易能被说服的人,二人随后便是一番你来我往的辨析,分析利弊。

    下次毕竟是下级,可以提出疑问,可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上级手中,况且对方官职地位高了好几个不可能跨越的等级。

    张大人到最后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把两件事合为一处,至于以后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之事,他也无能为力。

    此后二人又围绕兵案日常事务商讨了好一段时间,直到杨丛义被带来都指挥使衙门才暂时停止。

    “下官兵案秘书杨丛义,见过都指挥使大人!”一进署衙,见到紫色官衣之人,杨丛义立即在一丈开外,躬身行礼。

    “杨丛义?很好,不光与我同姓,还与驻守西北大散关的名将杨丛义同名同姓。”杨存中微微笑道。

    杨丛义不知回什么才好,也不敢套近乎,索性什么话也不说,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

    少时,杨存中问道:“你可知把你叫来此处为了何事?”

    杨丛义想也没想,当即回到:“下官不知。”

    杨存中暗自点头,不胡思乱想、妄猜上意才是属下本份,于是说道:“听说你代表兵案去巡查了浙西和福建驻军?”

    杨丛义眼睛望着对方书案以下的位置,恭声回道:“是,下官五月初离开临安核查去年各军上报的功勋,先后巡查了处州龙骑军、南剑州神骑军和泉州骁骑军,近日才从泉州马不停蹄赶回临安复命。”

    “巡查结果如何?”杨存中问道。

    杨丛义一惊,这个问题可不太好回答,他告诉张大人的当然是完全没有问题,功勋属实,毕竟连银钞都收了,不可能再说他们有问题吧!况且这还都是得自张大人的暗示。可都指挥使如今发问,如果不说实话,那便是欺骗最高领导,问题的性质便完全不一样了。

    于是他悄悄看了旁边的张大人一眼,见张大人没有丝毫表示。

    而他这个小动作,却被杨存中看在眼里,只听他道:“是什么结果你回答就是,看张兵案做什么?”

    杨丛义马上解释道:“大人,今早在衙门下官已经跟张大人汇报过。”

    “让你再说一遍不可以吗?”杨存中语气稍变,声音微冷。

    杨丛义立即感受到压力,于是马上回道:“大人恕罪,下官这就就核查结果说于大人听。”

    稍一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而后说道:“下官五月初出临安后直奔浙西处州,先去了龙骑军在城外的军营,查看了龙骑军饷钱发放名册,也在校场当众点了名,随后被校尉带去统制衙门,龙骑军统制询问过下官哪些指挥上报的功勋值得怀疑,下官没有隐瞒,一番问答辩解之后,下官离开统制衙门前往龙泉县和庆元县时,龙骑军参军送行十里,临别时送了一份土特产,下官当时不知到底是何物,就收下了,后来看了才知他所说的土特产是两千两银钞,在核查中发现,两县驻军功勋有夸大。”

    第一次见大官,一时紧张,就把核查之事从头说到尾连过程也讲了出来,见都指挥使大人并没有叫停的意思,便一气说完。

    杨存中没有言语,张大人也没有言语,屋内很安静。

    杨丛义接道:“离开处州之后,下官即刻前往南剑州,进城以后直接就进了神骑军统制衙门,谈及各指挥上报的功勋有夸大之嫌,神骑军统制直接开价,一个指挥五千两白银,共付三万两白银,收了银钞以后下官没有再实地核查各指挥功勋。而后就去了泉州,也是直接去的骁骑军统制衙门,下官刚说出此行差事,说到上报功勋有夸大的嫌疑,他们就拿出一个装满银钞的木盒,后来点算,共计五万两,由于要按时返回临安,时间有限,泉州各指挥功勋也没有实地核查。”

    讲完之后,杨丛义便闭口不言,站在当场,至于两位上官怎么看,怎么处理,就全看他们了,他一个小小兵案秘书,说不了话,自然也做不了主。

    “很好。”听完讲述,杨存中口中吐出两字,而后又道:“张大人,此次核查三军功勋,你怎么看?”

    张大人道:“数十年来,历来如此,天下久无战事,无处立功,便不能升职,各军夸大功勋较为普遍,只要不是太假,照例不会严加审核。至于收上来的银子,兵案会如数上缴,用于殿前司各司衙日常开销,或是节假日发放补贴之用。”

    杨存中听后没有表示异议,转而又道:“杨丛义,南剑州发生过一件大事,你讲讲经过。”

    杨丛义一听便知都指挥使大人所说的到底是何事,南剑州发生的这等大案,不可能不传到福州,一旦到了福州,必定是要上报临安的,忽有此言,他心下丝毫不觉得奇怪,况且早晨孙大人已经问过了他一次。

    于是当即回道:“是,大人。”

    而后便将在他南剑州所历所闻,从城外遇土匪强盗一直讲到神骑军放弃药材生意,与仁和药铺、孟知州签订三方转让契约,再到顺利结案,他离开南剑州为止,中间单单略去了神骑军、仁和药铺和他签定的三方合作经营药材的契约。

    这一番简述非常详细,足足花去了一个多时辰,连神骑军与州衙之间的矛盾由来也一并说清楚,当然都是转述神骑军统制和孟知州他们自己的说法,没有随意发挥。

    等杨丛义讲完,屋内再次陷入沉默。

    “杨丛义,你今天所言都是真的?”杨存中似乎有些不太相信。

    杨丛义立即答道:“下官所言句句属实,不是亲眼看到,便是亲耳听到,未经第三人转述。”

    “以你所言,你见过神骑军逃兵假扮的强盗土匪,被你救下的二十三人死于二十三起谋杀案之后,你先是以唯一人证的身份进了南剑州州衙,协助州衙画出十二个土匪画像,为协助州衙破案再次回到神骑军统制衙门,利用校场点名之机,将涉嫌抢劫和杀人的凶手以及主谋三十余人当场认出,后来唯恐此案牵连过大,又与神骑军统制密谋,以交出凶手为条件,换取州衙不再深究,经一番讨价还价,神骑军放弃药材生意,州衙放弃追究神骑军,匆匆结案,是吗?”杨存中将事情捋过一遍之后,再次发问。

    “是,大人。”杨丛义回答的很干脆。

    “既然此事已经大事化小,被你们自己解决,那为何流言蜚语却又传到临安来?”杨存中继续发问。

    “下官刚回临安,不知有何流言,也不知为何会有流言。”杨丛义回临安后,大部分时间在城外家中,确实没听说有关南剑州之事,只能如实回答。

    “有流言说,殿前司里许多人暗中投靠朝中重臣,神骑军牵连进南剑州二十八条人命的大案,便是有人借助殿前司自己人之手谋划,意在进一步削弱禁军,削弱殿前司。还有流言说,殿前司与南剑州地方驻守禁军合谋夺取州府权力,败露之后杀人灭口。更有人说,殿前司暗中指使地方驻军经商,以谋取粮饷独立,不受州府控制,而后阴谋割据。对此,你可有解释?”

    杨存中语气微冷,双目直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