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36章 海路被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趁着夏季风没有到来,五艘海船风帆全部升起,顺着微弱的北风南下。

    从占城到三佛齐国,走海路南下,直线距离也在四千里以上,况且还要经过万里石塘,用的时间肯定会更多。

    出使安南和占城两国用的时间太多,在拖延下去,估计会跟不上已经南下的回易船队,因而,杨丛义说服戴大人暂时放弃出使真腊,等船队返回时再出使不迟。戴大人也知道耽搁的时间太多,再去真腊肯定不合适。

    于是船队离开占城之后,杨丛义带着请来的两个翻译,指挥战船行驶在前,一路南下三佛齐国。

    有指针相助,一路顺风而下,十分顺利,偶有两次触礁,但好在船只破损并不严重,只有一个隔舱的淡水泄漏,对继续南下没有太大影响,也算是有惊无险。

    “大人,前边海上发现许多船只。”杨丛义闷热难耐,正在舱中打坐休息,忽听军士来报,他赶紧船舱察看。

    “到了!前边应该就是三佛齐国。再加把劲,明天就能靠岸。”杨丛义抬眼远望,顿时喜出望外。

    从占城离开半个月后,也是就绍兴十九年三月十二,在北风彻底消失三天之后,杨丛义带领的五艘船进入南海最南端,到达三佛齐国境内。

    杨丛义、戴骢登岸之后,随即就被带到大宋回易团住处。

    这一片住处是黄大人跟三佛齐国租借来的,面积不小,租期十年,付出的代价也不低,茶叶十万斤,陶瓷两千件。

    这片住处不算是良港,但好在附近有河流,淡水充足,补给方便。

    在这里,杨丛义见到黄大人、汤鷽等人。

    两路人马会合,自然要讲一番各自的历程,杨丛义、戴骢他们的安南、占城之行,自不必说,有惊险磨难,但最终结果还是较为满意。

    黄大人带领的百艘海船南下之路并无惊险,他们趁着北风减弱,但还未完全消失就顺利到达三佛齐国,虽说路上没遇到多少麻烦,但到达三佛齐国之后却是困难重重。西去的海路通道被人占据,强收重税,百艘装满货物的海船,据他们所说,光收税就要收去十艘船的货物,十税一,大宋船队自然不能同意。黄大人虽然见到了三佛齐国的国王,可国王却没有多少话语权,手里没有多少权力,整个三佛齐国被五个大家族分割,国王也无能为力。跟大宋有来往的是王室,之前去进贡的也是王室,其他人根本不认账,回易船队好不容易靠岸,不交税,海路被阻,根本无法继续前行。后来实在没办法,只能先在这里租借一块地方,轮流休整,等代表大宋朝廷和皇权的回易正使戴大人前来交涉,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海路被阻,这在杨丛义的预料之中,马六甲海峡是东西交流的主要通道,东来西去的所有船只必经此地,不被他们卡住才叫怪了。

    但十税一,也确实太过分,大宋回易船队百艘海船,这么多货物,不远万里才到达这里,还没开始交易,就要先送给他们十艘船货物,不管谁都不会同意。

    既然戴大人已经到了,出使沟通本就是他的差事,如果能用政治手段打通海路,那就最好不过。如果不行,也就只能缴税,或者船队旅程到此为止,所有货物就在三佛齐国交易。

    但不管是缴税,还是全部在这儿交易,都会极大的损害回易船队的利益,也是就是损害皇帝的利益,如果赚钱的任务不能完成,最终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包括黄大人、杨丛义、汤鷽,还有很多供货商贾。

    因此戴大人的责任很重,商谈中黄大人、杨丛义等人一再强调,海路必须要打通,做为正使,绝对不能损害皇帝和朝廷的利益。

    戴大人此次出来就是来获取资历,积累功勋,好回去升迁的,安南、占城两国已得,三佛齐国作为大宋朝贡国,戴大人很有把握他们,让他们让开海路,允许大宋船队西去。

    经过商议之后,此事就全权由戴大人处理。其他人则抓紧补给,做好随时出发西去的准备。

    船队行程在离开泉州前就已经确定,从泉州港离开到达三佛齐国后,船队要在这儿等待到三月,等北印度洋夏季风开始时,经安达曼海,北上孟加拉湾附近的北天竺诸国进行贸易,然后等到八月或九月,冬季风来临,其余船只顺风南下,转而往西到达波斯湾地区的大食等地,等来年三四月份夏季风开始,船队可以一路顺风东行至三佛齐国,在冬季风开始前北归。

    如果没有太大意外,一切顺利,船队整个行程刚好两年。

    现在是三月中旬,冬季风结束,夏季风马上开始,必须抓紧时间,船队要在四月之前穿过海峡赶往天竺,如若不然杨丛义也不会说服戴大人放弃出使真腊,直接先赶来三佛齐国,因为时间实在是不够。

    戴大人带着使节团整日在王宫中与国王和五大家族交涉,进展不是很顺利,杨丛义等人负责回易,他们不得不另做准备。

    在杨丛义和戴大人没赶来之前,高大人对船队之事还比较操心,等他们一来,他便完全放手了,随他们去做吧,只要能赚回钱来就行。

    杨丛义、汤鷽、赵安、江恺、沈缙等人聚在一起,他们要做好戴大人无功而返的准备,要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化解船队现在寸步难行的尴尬处境。

    “杨大人,太冒险了,船队为什么一定要在半个月之内离开,多等几天,也许戴大人真能找到合适的办法也说不定。”赵安不是很赞同杨丛义是意见。

    汤鷽道:“赵将军,十税一,这等重税我们是不会出的,况且据我所知,这十税一还只是海峡入口处的收法,这海峡贯穿东西大海,有上千里长,这头入口处收税,那头出口处难保他们不会收税,若是海峡两头被不同的势力控制,船队一动就得交两遍税,来回就要交四次,这么一来,我们就要吃大亏。我认为杨兄的想法可行,我们有四千多装备精良的宣威军,完全可以跟这里的国王谈谈条件,把海峡控制权从几大家族手里收到国王手里,应该不会拒绝。但时间确实有些短,半个月怕来不及。”说完又看向杨丛义。

    杨丛义回道:“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海峡控制在几大家族手里,而大宋朝廷只能跟王室建立关系,这就意味着不管我们在国王身上做多少努力,控制海峡的家族不同意放行,我们的船队就过不去,所以,海峡控制权必须要控制在国王手里才行,一旦我们帮他收回一些权利,大宋在三佛齐国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不管以后做什么,都会方便不少。

    关于时间问题,为什么要在半个月之内,其实很简单,夏季风马上要在海上形成,五月份之后,正是夏季风强烈的时候,海上风浪很大,狂风一起,浪高三四丈,多大的船都不安全。在夏季风形成的前一个月,风力还比较微弱,正适合船队扬帆北上,从这儿到天竺北部七八千里,顺风一个月应该就够了。

    时间紧迫,错过了四月,就错过了北上天竺的最佳时间,五月到八月之间海上时常爆发狂风,行船十分危险,等到九月以后,北风渐渐就来了,七八千里海路,逆风北上的难度可想而知,并且一旦错过合适的时间,后边的行程全都会被打乱,至少要被耽搁一年时间,多一年时间会发生什么意外,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们最多只有半个月时间打通海路。行还是不行,大家都拿个主意。”

    汤鷽道:“杨兄,你去过天竺吗,怎么会知道起风的时间?”

    杨丛义笑道:“多看看书就行了,以前遇到过一个云游天下的道人,我可学了不少东西。”

    一听这话,汤鷽稍稍有些担心,犹豫道:“杨兄,这事关百艘船,八千余人,只凭云游道人的说辞就确定了行程,不会有问题?”

    杨丛义笑道:“如果在三月底出发,五月之前到达天竺北部,那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沈缙道:“海路行程问题,除了杨大人,我们都不清楚,我看我们就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还是想想杨大人的提议是否可行,怎么执行吧。”

    江恺道:“我们出来带的物资不多,多耽误一年,船队的后勤补给就会有问题,时间不能耽误,船队的行程最好不要打乱,不然会出大乱子。”

    他协助杨丛义管理船队后勤补给,要张罗八千余人吃饭问题,从泉州带出来的粮食消耗了不少,虽然又在这儿补充了一批,但离开这儿以后,再到哪儿补充粮食还真是问题,并且其他地方的粮食安全不安全,适不适合他们的口味,也很难说。

    总之,耽误的时间越多,后勤补给工作难度就越大,船队最好能按预定的行程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