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9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七零年代小温馨[穿书] 作者:堂堂海棠

    分卷阅读97

    借调刘悠悠去市里的文艺团工作的事情也就正式提上了日程,虽然是短期借调,但是也引得一众知青相当嫉妒, 牙都要酸倒了。

    夏天过得很快, 原来半人高的玉米杆子似乎一夜之间就长的很高了, 温欣站在比她还高的玉米杆子下面检查着刚刚长出来的还狠小的包裹在叶子里的玉米。

    二十多亩的荒地今年都被知青们开出来了, 可是第一年就能长出这么好的庄稼来的还只有温欣种的这两亩。今天上午, 赵队长下来检查阳石子地里的生产情况,平时只是在阳石子的良田上检查, 今天却破例突然到知青们的荒地上来转悠看看, 知青们干的活大部分还是不行, 又因为前阶段排节目什么的很多地上长出来的玉米都是又小又黄, 还有的地上甚至是秃的, 看的赵队长眉头紧锁。直到走到温欣负责的荒地上,看着那一排排整齐的玉米杆,才缓缓点起头来, 看温欣的眼神里都是赞赏, 直说一个女娃娃家的能把这荒地拾掇成现在这样真不容易, 是知青们的表率。

    “看看我的玉米被我种的多好。”赵队长一行人走了, 温欣也忍不住抚摸着那还没长成的小玉米称赞。

    站在旁边一行玉米杆子下面检查玉米生产情况的赵胜军听了没说话, 只是咧嘴笑了笑。

    温欣看着他的两排白牙,“你笑什么,我说的不对啊?”

    赵胜军没脾气的扬扬眉毛,“我是在说这玉米也是跟人长的,这长得好都是你的功劳。”

    温欣得意的笑,这只小土狗现在已经有求生欲了,很好,“我可是拿满工分的人,你没看见你爹今天都夸我了,说我是先进呢。”

    “是~~”

    赵胜军嘴上笑着,可是心里心里也觉得奇怪。其实这玉米长成这样基本没有多少小对象的功劳,都是他赵胜军天天没日没夜的在干,浇水洒肥,他一点都不含糊,才能把这两亩荒地变成了良田,村里人谁不知道他天天下地,这可都是他的功劳,可是刚刚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半句闲话。赵胜军其实挺奇怪的,今天他爹来荒地上检查今年的收成情况,那个老顽固,赵胜军怎么想这次他爹肯定都要找他对象的麻烦,毕竟一个娇娇弱弱的小姑娘家怎么能把两亩荒地种的这么好,必定是有人帮忙了,那玉米杆子绿莹莹的,长得比那好田里的都要好。为此他特地来给小对象站台,而且怼他爹的话都准备好了,可是他爹在检查了一圈之后竟然没有说半个不字,还很有笑模样的夸他对象表现好。旁边的梁高子也是奇怪,一个劲的夸奖温知青的种田能力,竟然还拿出了工分记录本,说温知青全是满工分,说的好像这田一天天的真的是她种的似得。看着这么多人难逃小对象的魅力,赵胜军真的是又自豪又觉得酸酸的。

    “今天下午我就不过来了,从镇上接过来的电线通了,估计今天下午就能用上电了,这那边的事可多。”赵胜军看着小对象说。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工作,阳石子的通电工程也算正式有了成果,今晚就要正式通电了,温欣从玉米杆中探出头来看着赵胜军,“别不是又是空欢喜一场吧?”

    阳石子的通电乌龙闹了两次了,每次都说是要通电,可是最后往往因为诸多原因诸多故障导致电灯不亮。第一次的时候满村人都围在阳石子生产大队,可是等了一晚上也没来电,大家有多失望。第二次也是,全体村民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狼来了喊多了,这事情的可信度就打了折扣。

    “放心吧,这次准成。”赵胜军信誓旦旦。

    到了傍晚,村里人吃完饭又聚集到广场上,七七八八的热闹议论着这通电的事。

    “见天别又让人白欢喜一场。”

    “你那乌鸦嘴快别说了,胜军说这一次准行的。”

    “哪次他不是都说行?我算是看清楚了,这电灯这稀罕玩意儿不行,还是咱们那煤油灯才好嘞,啥时候想让它亮,划上一根洋火就亮了。”

    “那以后你家不要电灯,还给村里省下电了呢。”

    “那可不行,俺五块钱都出了。”

    “哈哈哈……”

    广场上其乐融融,大家聚在一起嘻嘻哈哈,就算点灯不亮,吃过饭都在广场上消食消遣,打打闹闹的,热闹非凡。

    “黑妹儿,把你那口琴拿出来吹上一下,也给我们听一听。”

    小黑妹现在是天天口琴不离手,刘悠悠给的那本薄薄的乐谱上的曲子她基本都会吹了,每到人多的时候,小黑妹都会被叫出来吹上一段,一开始小黑妹还相当腼腆不好意思,时间多了也就不客气了,坐在那吹上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或者天上太阳红彤彤,音乐一吹起来,村里好多年轻人多半都要跟着一起大合唱,倒也其乐融融。

    这时候坐在人群外围最角落里的黑子娘看着人群中的小黑妹都要抿着嘴露出个欣慰的笑容,看着小黑妹被大家喜欢和认可,这是黑子娘和这个村里的人挨的最近的时刻了。

    刘悠悠则在旁边自顾自的说着她去城里的计划,“哎,张团通知说下周就有去阳山市的车,让我跟着一起过去,我还让我爸爸给我寄了半导体收音机呢,也不知道你们还能不能听得上。”刘悠悠现在可牛了,天天就惦记着借调这点事,只要有人就要说一遍,引得大家纷纷白眼。

    “放心吧,肯定听得上,你又不是不回来了,是借调,你的关系还都在阳石子呢,到时候回来了自然能听的到。”知青里的人基本上都看不惯刘悠悠的高调表现,有的总是在她炫耀的时候忍不住刺她,泼她的冷水。

    刘悠悠听了也不恼,笑嘻嘻的说,“那有什么准儿,万一以后我的剧在市里省里得了奖,那借调的时间可就长了,张团说了,能不能留下还要看以后的表现。”她最近心情可是太好了,又是半导体收音机又是借调,好事连连,心情自然也好,对大家的嫉妒视而不见。

    其他人对她的说法嗤之以鼻,眼神里又是嫉妒又是不屑,也难怪,她天天把借调这事挂在嘴上炫耀,可不就招人讨厌么。

    温欣前几天收到家里来的家书,里面夹了二十张外贸券,温欣自己近期是没时间去阳山市的。因此她拜托刘悠悠去阳山市的时候帮她留意一下那个手风琴,如果她快回来的时候,可以帮她买回来。刘悠悠现在把温欣当成了最好的好朋友,多多少少是因为温欣还愿意听她说话,没有拐弯抹角的刺她,因此一口应承下来,说到时候如果回城就帮温欣买回来,而且温欣想要带什么东西,她也会帮忙带。

    广场上的人正三三两两的说说笑笑,一边打

    分卷阅读97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