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华表
“这后边有条小路上去,近多咧。”张老汉伸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土包说:“翻过那搭土坎,有条小道,顺着往上爬,不要半个钟点。就是要留神胡蜂,这山上的胡蜂蜇得死人咧。”
“好,老伯留步。”丘山快步向那个土包走去,才走出数十步,忽听后边张老汉的喊声又起,回身一望,远远看见张老汉一边扬着手里的东西追来,一边嘴里喊道:“后生,你把钱落下了。”
“老伯,给大娘买点东西吧。”丘山冲张老汉挥挥手,脚下却没停,不一会儿功夫就把他远远甩在身后。
丘山翻过土坎,果然见前边右侧有一条蜿蜒而上的小路,于是快步走了过去,顺着小路往上攀爬。好在坡并不陡,路虽然窄,但灌木荆棘枝条尽数被拨开,走起来也挺顺畅,应该是附近农民上山常走的道。
梁山并不高,只有一千米出头,树木还算茂密,丘山爬了二十来分钟,来到一处裸露着黄土的空地上,转身回望,远远看见司马道就在眼皮前面,远处是侍立两侧的乳峰,自己已经爬到梁山主峰的半山腰里。
丘山思付若折向右走,就可以走到李治和武则天墓碑所在的山脊上,往右边应该也有小道。丘山接着往上爬了一会儿,果然有条岔路往右边横着延伸过去,于是沿着这条岔道前进。小道平时应该少有人迹,时不时有横伸出来的刺条勾住衣服,远比刚才难走。
丘山一路上走走停停,大约又花了十来分钟,才走到正南边的半山腰上。他沿着山脊放眼望去,司马道就在正前方,自己身处的位置是并不对游客开放的陵园。
丘山顺着道往南走,已经能看见稀稀拉拉的游客三三两两沿着司马道参观。近处一道铁栏杆将陵墓与景点隔开。五、六个上了年纪的西方游客正站在铁栏杆外往里拍照,嘴上有说有笑。
丘山心想若这样走出去,难免会引人怀疑,如果招来陵园的工作人员,就更扯不清了。好在此处松柏森森,自己身处的角落也比较隐蔽,就在原地等了片刻。待那群外国游客走远,丘山探头望了一下,四下再无人影,便戴上墨镜,快速冲到围栏处,翻身一跃而出。
刚离开围栏不远,又一群游客从远处转过来,丘山暗自庆幸,沿着石道往外走去。正前方不远处立有一块高约三米、通体黑色的石碑,上边书有“唐高宗乾陵”隶字。
石碑前有两尊石狮,巨头披鬃,躯体雄壮。不远的前方有六十一个蕃臣石像分列两侧,据说是依当时大唐帝国属下少数民族的官员和邻国的王子、使节为原型雕刻而成,不知为何都没有脑袋。无头石像南边各有两垛城阙,丘山记得述圣纪碑和无字碑就在城阙后边。
他穿过城阙,来到武则天的无字碑前。回想当时采访的情形,李泰来说的是“乾陵的无字碑”,难道秘密在无字碑里?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碑,就是举世闻名的无字碑,也是武则天的墓碑,号称为历代群碑之冠。无字碑由一整块巨石雕凿而成,高达八米,重达一百吨……”一位女导游向身旁的一群游客娓娓道来,丘山因离这群游客不远,导游的话也字字入耳,“无字碑空无一字,为什么呢?民间有三种传说: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功高德大,连文字都表达不了;第二种说法是武则天自认为罪孽深重,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过要让后人去评说……”
丘山对无字碑早有些了解,此时再看碑首,见其上八条螭龙缠绕、鳞甲鲜明、状如花蕊,碑身奇崛、通体润洁、瑰丽壮观,心想若其中真有什么秘密,一千多年来被这么多人瞻仰抚摸,难道看不出什么端倪?
他绕着无字碑慢慢走着,边走边看,见碑侧各有一条线刻飞龙。飞龙凌空舞动,隐隐有飞腾之势。此外还有一些精美的花饰和杂陈交错的字迹,只是年代久远,已经变得模糊难辨了。
丘山蹲下来,用手摸了摸地上的石砖,见石砖表面粗粝、严丝扣缝砌在一起。丘山用手指敲了敲石砖,抬眼见旁边有游客正留意自己的举动,光天化日之下这些动作看起来未免有些奇怪,只好停住手站起身来,眼看再无其他特别之处,便走到西边的述圣纪碑前。
述圣纪碑是李治的墓碑,丘山知道这碑也叫“七节碑”,连盖带座共有七节,象征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着李治的文治武功。丘山看了看碑上的屋檐,四角各有一个凸出的力士石雕,再看碑面,字迹依稀可辨,据说是武则天亲撰,刻成后填以金屑,只是年久剥蚀,现在已难觅踪影了。
丘山见看不出其他名堂,就沿着司马神道往南走,侍立两侧的依次是十对翁仲石像、五对石仗马、一对鸵鸟浮雕和一对石刻翼马。丘山且走且看,一路来到了南端的华表处。
华表高八米有余,顶端有一个荷花苞形石球,下边是个八边形云台,石柱立于莲座上,远远望去颇为粗壮。丘山走到右侧华表南边,摘下墨镜,侧过头端详柱身,这时斜阳西照,给柱身染上一层金黄的颜色,显得庄严肃穆。
丘山绕着华表转了几圈,又望了望远处的梁山,四野辽阔,显出秋日的壮美来。他抬头望向华表,夕阳打在柱身上,露出明暗不同的条状色块。丘山赫然醒悟过来,这华表有八个面,正是八菱石柱状。丘山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来到华表右侧的那条阴影里,来回走了数步,东西凝望片刻,暗想现在的方位和辰时相差甚远,若太阳正在东边,那么阴影应在华表之左。
丘山假想太阳从东边升起时华表阴影的位置,估摸着快到司马道了。他来到司马道边上,凝神往北望去,此时残阳如血,梁山主峰巍巍屹立,映出殷红的色来。
眼看天色向晚,游客们已成群结队下山,丘山心道明日辰时再来无妨。转身正要离开时,见刚才那群外国游客正好从身边经过,人群中一位约摸六十来岁、碧眼银发、身材微瘦、略有驼背的男子冲丘山微微一笑。
丘山回笑一下,对这种礼节性致意也没放在心上。随着人流从南边的石阶下山之后,丘山寻了辆出租车回到乾县县城。
此时夜幕已降临,丘山找了家旅馆,收拾妥当后到外边吃了晚饭,饭毕立即赶回房间。自昨天下午看到绝句后,丘山一直没时间查资料,此时便取出笔记本电脑,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索起来。
最先找到的是《算经十书》。《算经十书》分别是指《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辑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和《孙子算经》,是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数学著作。经唐初天文学家李淳风增订删补,在唐高宗时期这十部算经被汇编成册,作为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数学教科书刊印发行,算是古代读书人的科学读物。近代以降西学东渐,这些古代科学书籍早就被淘汰了,流传至今日,其中有几部业已失佚。
丘山细看这些算经,都是以具体的实例辅以图画进行描述。中国古代的数学问题,都是采用归纳法进行论证,与西方的演绎法大相径庭。这也意味着《算经十书》中有许多实例,有些例子还非常著名,比如《张丘建算经》的“百鸡问题”,《孙子算经》的“鸡兔同笼”等。但由于缺少数学公式符号,原本简单的数学问题全靠文字叙述,令人不忍卒读。
丘山暗付要从这些内容里找到什么线索,实在有点勉为其难,更何况现在也不太清楚绝句中的“一部算经”究竟是特指某本书,还是泛指《算经十书》中的某一部,于是干脆把有关资料悉数下载到手机内,待日后有需要时再慢慢查阅。
他接着又搜索了一些有关乾陵的史料和唐代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资料,全部存入手机,弄完后已是晚上十点。准备上床睡觉时突又想起张老汉的红砖,就拿出手机,将下午拍的图片看了一遍,挑了两张拍摄角度比较理想的给胡天发了过去。心中暗想,若这红砖真是什么稀罕宝贝,他一定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