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祝彪从军记
青州,官军校场。
慕容太守在众家将跟随下,一路往教场来,十分威武。及到了教场,放起三个大炮,慕容太守到演武厅下轿,朝南坐定,众将下见。
多是戎装披挂,跨剑悬鞭,也有铁箔头。乌金铠,狮子盔。黄金甲,獬豸盔。红铜铠,银箔头。青铜甲。
这班将爷,个个上前说道:“相公在上,末将们等在此候接架。”
慕容太守略略抬手道:“诸位将军,何劳远迎,随本官进教场内来。”众公爷齐声应道:“是。”
一同随慕容太守进教场来。只见有团营总兵官、游击、千把总、参谋、百户、都司、守备这一班武职们,也都是顶盔贯甲,跪接慕容太守。
除了青州大小军将,其下各处巡检、寨主也在帐下听命。
五营兵丁,各按队伍,分列两行。慕容太守下令,三军演武,一声号炮,众军踊跃,战马咆哮,依队行动,排成阵势。将台上令字旗一展,两声号炮,鼓角齐鸣,人马奔驰,杀气漫天。
又换了阵势,呐喊摇旗,互相攻击,有鬼神不测之妙。及三声号炮,一棒鸣金,收了阵势,三军各归队伍。
少停,慕容太守又传下令来,唤祝家庄义士祝彪来见。祝彪闻唤,连忙答应上前,跪下磕头。
各位看官你道祝彪为何在此,却是那日梁山打破祝家庄,这祝彪正在外求援,因而逃得一命。
梁山势大,东平府双枪将董平和太守程万里败了一阵,不敢招惹。同时两人因为婚事不成,闹得很不愉快。
祝彪见两人靠不住,身上又挡着血海深仇,于是散尽家财收揽祝家庄人马,投靠了青州慕容太守。
原说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枢密使童贯才是最好选择。奈何这些高官显贵自有亲信,祝彪思想自己没有地位。这慕容太守人在地方,却是当今圣上妃子之兄,大宋的国舅。同时手下没有得用的武将,自己若是投在帐下,不愁没有机会报仇。
只听慕容太守道:“今日本官操兵,非为别事,欲选一名都领军,不论马步兵丁,囚军配犯,只要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即授此职。你有什么本事,不妨演来?”
这却是得了祝彪投靠,慕容太守假公济私。也不怪慕容太守着急,秦明在外围剿二龙山,多日无功。,自己的亲信清风山文知寨,十足一个草包。思来想去,自己手下人才缺缺。
得了慕容太守暗示,祝彪禀道:“小的会使铁枪。”
慕容太守吩咐,赏他坐骑,军政官闻令,就给与战马。祝彪提枪上马,加一鞭,那马嘶叫一声,发开四蹄,跑将下来。
祝彪把铁枪一摆,兜回坐马,勒住丝缰,在教场中间,往来驰骋,把一杆铁枪,使将开来。起初还见他一上一下,或左或右,护顶蟠头,前遮后躲,舞到后来,但听呼呼风响,万道寒光,冷气飕飕。
这一杆铁枪,宛如银龙摆尾,玉蟒翻身,裹住英雄体,只见银光不见人。
霎时使完收了枪,祝彪下马,上前缴令。慕容太守叫一声:“好!”便问两边众将道:“祝彪枪法精明,本官意欲点他为都领军,你们可服么?”
当下刘高等,都是慕容太守亲信,巴不得祝彪有了前程,大家齐应道:“我等俱服。”
言还未毕,忽闪出一员战将,大叫道:“我偏不服。”
祝彪抬头一看,此人身高八尺,紫草脸,竹根须,戴一顶金盔,穿一副金甲,宫绿战袍衬里,姓武名魁,乃是青州第三大将。
这人昨日也在太守府见了,自己早有安排,祝彪也不急着说话。
慕容太守将武魁出马,心道这厮合该成就祝彪,佯装大怒喝道:“好个大胆匹夫!今日操兵演武,量材擢用,众将俱服,你这厮擅敢喧哗,乱我军法。”
武魁道:“相公差矣!祝彪是一个山野村民,并无半箭之功,相公突然补他为都领军,若是小将等久战沙场,屡战有功,还该封侯了!”
“相公赞他使的枪法,天上少,地下无。据小将看起来,也只平常,内中还有不到之处。”
武魁早得了慕容太守机宜,一心想要成全祝彪,这才把背的话一股脑说出来。众人看了,只当是武魁不忿,那刘高还暗暗给他使眼色。
这一切都叫站在刘高身后的骁将看见,却是心思一转。
慕容太守闻说,心道这武魁真是伶俐人,不像看着无用。大怒喝道:“你这匹夫,擅敢违吾军令?”喝叫刀斧手,快绑去砍了。
武魁大叫道:“祝彪果有本事,敢与俺武魁一比武艺,胜得俺这口大刀,就愿把将印让他。”
慕容太守怒气少息,喝道:“本官本该将你按照军法处斩,今看朝廷金面,头颅权寄在汝颈上。”
又唤祝彪过来道:“本帅命你同武魁比武,许胜不许败!”着军政官给予盔甲,祝彪遵令,全装披挂,跨马抡枪。
只见武魁催开战马,举钢刀大叫道:“且看我手段!”
祝彪早在武魁那使了银子,却不知慕容太守早有安排。大喊道:“武魁休得无礼!”言罢放马过来。
武魁双手舞刀,劈面砍来。祝彪举架住,战了十合,铁枪打去,武魁把刀来迎,那铁枪打在刀口上,火星乱迸,震得武魁两膀酸麻,面皮失色。
本来武魁还想通过这次比试,也显示下自己手段,不想真个不如祝彪。一想从前秦明、黄信压制自己,而今又来了祝彪,武魁心中好不郁闷。
耳边但闻呼呼风响,祝彪铁枪如骤雨一般,弄得武魁这口刀,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刀之力。
虚幌一刀,拨马便走。“小将认输,相公目光如炬!”
武魁这番夸耀,倒让慕容太守心花怒放。“祝彪且为都将官,武魁勇气可嘉赏银百两。”
武魁不想自己还有上次,暗道这场买卖不亏!
吩咐一声,青州大小将官都在校场大开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