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6.北平大案(三)
那女子款款站起身迎出亭外,对唐恨别三人恭敬的行礼,同时说道:“唐帮主好,小叔叔好,”看了姚光启一眼,点头向姚光启致意。姚光启仔细的观察这黄衣女子,这女人不算十分漂亮,但却有一种气质,内敛而深沉的气质,这种气质与容貌无关,却是一种比容貌更吸引人的魅力,就如同磁铁一般,深深的吸引你的目光,让你忍不住多看她几眼,忍不住要赞美她。
唐恨别指着姚光启:“这人是我的朋友,他要找招福散财二位前辈,怎么办,你自己做主吧。”
那女子一听唐恨别这样说,眉头紧皱,再次仔细的打量起了姚光启:“你是谁?找他们干什么?”
“查案!”姚光启的回复简单而有力。
黄衣女子愣住了,她再次打量姚光启:“你到底是谁?”
姚光启笑着答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桃花镇接了悬赏,要是能破了这案子,就有十万的赏金,要是能抓住元凶,就有二十万,有了这笔钱,我就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干了。”
黄衣女子冷笑着问:“你凭什么这么自信?你怎么确定能赚到这笔钱?”
姚光启无所谓的说道:“不试一下怎么知道我不行呢?”
那女子脸色微变,眼中放出寒光,女子的双手在动,如果女子的怒火再加重一点,随时可能一掌劈过来,这一切姚光启都看的清楚,他知道自己今天没白来,心里已经有数了。
姚光启安抚道:“我并无恶意,也并不单为了钱,这买卖是我那师傅替我接的,他喜欢管闲事,唐帮主喊那老道士仙师,其实他只是好管闲事的老道而已。”
女子没有出掌,冷笑问道:“你师傅是谁?”
姚光启回道:“他叫席应真,道号叫卜算子。”
“没听说过!”女子不屑的说道,然后再次变脸,“不管你们是谁,想见他们,就得按我的规矩办!”
姚光启刚要说话,这女子的双掌已至,姚光启连忙躲闪,唐氏父子一看,也连忙躲开。女子的掌法并不像她的气质那样内敛含蓄,相反,这掌力惊人的厉害,想来没有十年的苦练,是不会有这等功力的。姚光启一边躲一边观察,女子运掌从容自若,显然还没用全力,一掌过后,女子的袖中又甩出几道精光,姚光启赶紧侧身躲开,女子又是一甩手,又是一串的暗器,姚光启闪身躲开的同时,女子也飞身而走。
姚光启赶忙追去,但有一点让姚光启没想到,黄衣女子的轻功竟然这么厉害,姚光启竟然追了很久都没追上,直到天色已晚,一直从城外追到北平城内,那女子七拐八绕,竟然跳进一片高墙大院中,看规模这衙门的规模比按察司只大不小,姚光启毫不犹豫的追了进去,但进来后发现女子居然不见了。
此时早已过了晚饭时分,大多数屋子都是黑着灯的,前院只有少数值班值夜差役临时住的屋子亮着灯,姚光启小心在各院中来回穿梭,没有发现异常。又悄悄到了后院,后院是家眷的住处,此时院院有光,屋屋点灯,姚光启趴在后院的一堵墙上,扫视着左右两个院子,突然,他发现西面院子里一间厢房的灯灭了,现在还远不到睡觉的时候,这个时间就熄灯?姚光启纵身一跃来到这屋顶上,轻轻的倒挂在房檐下,随即便听到屋内有人在说话,声音虽然不大,但足够姚光启听清了。
一个嗓门稍尖的人说道:“前些日子有人在桃花镇接了悬赏,而且这几天已经有人在查案子了。”
另一个嗓门略粗的人回道:“消息可靠吗?再说了,接了悬赏不等于案子破了。”
尖嗓门的人又说:“绝对可靠,我的人已经打探到了,查案的人是两个道士一个和尚。”
粗嗓门又问:“只有一伙人在查吗?”
尖嗓门回道:“现在只有这一伙。”
粗嗓门嗯了一声:“再想想别的办法吧,尽量让更多的人来查,增加赏金也行,一定要查明真相,我倒要看看是谁在搞鬼。”
尖嗓门说:“这恐怕有些难,从对方前后的布局来看,不仅周密严谨,而且一定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在暗中运作。”
粗嗓门放慢了语调:“我最近一直在琢磨,能不能燕王那边动的手脚,在北平这个地界,抛开那边和那几个有势力的江湖门派,朱老四可是最有能力的了!”
尖嗓门说:“我也一直琢磨,也怀疑过他,不过他没动机呀?就算是他干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粗嗓门一哼:“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银子,还能为了别的吗?”
尖嗓门说:“原来的进不了他腰包,就算他这么干以后,也不会没他的份,他这么干没利可图的。”
粗嗓门叹了口气:“这事一旦托的久了,就会有人怀疑是咱们干的,毕竟那些盐商死了,咱们的嫌疑最大。”
尖嗓门也叹气道:“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咱们还不能出面解释,这种事越描越黑。”
姚光启听的正认真,突然直觉告诉他,危险在向他袭来,姚光启急忙凌空180度大翻身翻到屋面上方,与此同时,他听到两个破空声从自己身下掠过,至少两枚暗器打破了窗户,与此同时,屋内的人警觉的喊道:“不好,外面有人。”
姚光启回头看时,恰好一个身影翻出墙外,姚光启翻墙追过去之后,那个人影已经不见了,与此同时,就听身后有人高喊:“在那,刺客往东边跑了。”
姚光启心里一紧,瞬间便明白自己中计了,眼前这一切都是对方计划好了的,自己一直在人家的视线和算计之中,在自己进入这个院子的时候,对方一直在暗中掌握自己的动向,自己隐藏的地点当然也在对方的监视之下,刚才那两支暗器是故意暴露自己的,那个人影也是为了引自己暴漏的,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让这里的人误以为自己是刺客。
一个查案的人突然变成了背黑锅的,这种戏剧性的转变和心理落差,作者用简单的言语是无法形容的,但笔者曾经在工作中深有体会,就不与读者们分享这种折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