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5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犄角旮旯一家人 作者:沉思默虑

    分卷阅读156

    不好好学爸爸再也稀罕你了。”

    嘎豆问:“不给买了啊?”

    “不听话还买啥?”

    嘎豆噘着嘴喊太爷、喊爷爷,伸着胳膊让听到“召唤”进屋的陈爸抱,胖爪子指着陈威告状:“念a,”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念嗯,不稀罕我了。”

    陈青拍着巴掌哈哈大笑,陈威全身被抽干了力气扒炕上要死不活,他拿自家儿子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

    陈爸对陈威教儿的那套说法什么不输在起跑线上,开发智力等很不赞同,上次看到孙子被强迫压着认数的不情愿样儿,就禁止陈威再提那套理论,孩子小就该疯玩、淘气,他宁愿让孙子跟猪崽子对着哼哼,村里人都这么养的,又来这一套陈爸不愿意了:“总折腾我孙子干啥?没个当爸的样儿,嘎豆咱不搭理他,没一点儿正溜(四声)。”

    张老爷子一语点醒梦中人让陈威深思了好几天,再次上班时他吸取了教训,身段放得低,言语中多了谦和,对方村长抽着旱烟袋,急赤白脸的说:“俺们这么个穷村子有啥讲的,要俺说你们也别费劲了,让人过个消停的正月得了。”转身回了屋门框摔的“哐当”响。

    “嘿,老头怎么讲话的,做好事还落一身埋怨。”小林吃不住这个劲儿,喊了两嗓子。

    “算了,是挺为难人的咱俩在村里走走吧。”陈威想得明白,如果换成自己也不愿听这些空口白话,听进去又能怎么样?路能修吗,有钱花吗?站寒风里一天满耳朵的“之乎者也”,还不如在自家热炕头窝着呢。

    半小时后陈威风风火火回村长家,村里一游他发现了好东西,“啥?你要收俺村的黑猪?”

    “是,您说个价吧。”村长没搭他的话,陈威又问:“年前多有市场啊,您咋不动员全村人往出卖呢?”

    “年前价多高谁来收?你就别想了俺家的猪有主了,人家市里肉厂到时来收的。”

    “两块一斤,”陈威直接说出可行的价位:“据我所知市场上最贵的猪后丘肉,肉贩子收顶天一块一,您所说的肉厂八成贵不过一块五。”

    村长呆若木鸡半晌,肉厂收他们村的猪肉才一块三,他们还觉得踏了不少人情,他儿子对此很意见说太亏了,抗了一头到市里去卖,不到半天就被轰回村,说是啥他们是无证经营非法销售,自家养好猪成了旁人不放心的产品,要说心里挺憋火,本来挺感谢人家不嫌路远愿意上门收的诚意,可对方越来越不地道,村里人本指望卖了猪过个好年呢,那头愣是把时间拖了一个月,这年过的人没吃到好的猪都瘦了好几斤:“俺凭啥信你?”得打听明白了,不卖肉厂了又被这人忽悠一把得罪人的事得都让他这个村长干了。

    “咱可以签合同。”

    “俺不懂那玩意。”

    “那我把身份证押这儿?付完款你再给我。”

    “也不准称。”

    “那您村里有电话吗?我当您面给对方打个,确定好时间我再跟着来?”

    “没钱整。”

    陈威有种秀才遇到兵的尴尬,最后自掏腰包把人拉到市里的宿舍,这叫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又拿自家包装卤料比对着袋上的电话让村长动手拔过去,电话通了村长没把话筒让人,自己谈起业务:“你家娃说收俺村猪肉两块一斤呢。”

    张老爷子到给陈威面子:“他说收就能收,你村能卖多少头?”

    “200头,不,100头,得给现钱。”

    “成,你让我孙子接下。”

    陈威接起电话主要确定下时间,细节张老爷子没问,第二天天蒙蒙亮,家里顾了一辆大汽车开到宿舍大门口,陈威刚出大门口就被捂着袖口子蹲在那儿的村长吓的一蹦高,还是不信认啊,把人介绍给跟车过来的陈老二他没跟着去,还有几份报告要赶,正好节省时间了。

    他和家里人说了黑猪肉真正的精贵肉,收上来直接灌香肠,三块一斤出售,陈爸认为大儿子要价太黑,陈威劝他爸:“总变价您不觉得麻烦啊,再说了你得算算咱制作过程中的费用,材料费、车费、工人费……”

    “那成这么招儿了。”一提往出掏多少钱,陈爸就心疼不等儿子说完立马从了。

    直到没了车影,村长兜里揣着票子顿时后悔了,早知道这么把握应该卖200头,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儿好事儿,一个月后陈威提着肉肠和卤料再次上门,提出再次合作的要求,那张老脸笑了加了一层褶子,陈威主张签一份合同,现场授课懂法的重要性,这回听着认真还是提问题的,涉及到自身利益都当成大事,稍后几个月附近几个村开始传开了,市里有个小领导会找挣钱的营生,能带人挣大票子,陈威的小团队收获了不少人气,宣传法的同时开展下自家业务,至于能不能合作要看对方村里有没有入他眼的东西。

    超市的大货车再次驶向《俺家店》,与以往不同的是车内多了一人,指尖摩擦着腕中表,他终于回来了。

    第九十八章

    他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归乡,除了想有一份惊喜外更多的是想平平静静陪伴家人,在通往村里的小路边,熏子提前下了车,七年未归的村子还是一眼看到村尾的窄小道路,又多了些砖瓦房,其他看不出丁点儿变化,陌生的嘻戏孩童也不知是哪家的第几代,在村中的老槐树下提拎出一五、六岁的小姑娘问:“王海是你爸吗?”

    “嗯呢。”

    熏子得意的挑挑眉,遗传基因不得了啊,这丫头和他爸长的一样——磕碜,挎包中掏出一大把奶糖,见者有份各分了几块,时隔多年不管曾经打也好骂也罢,看到他们的下一代倍感亲切,他也有过幼稚的年纪。

    “你不是老张家那孙子吗?哟,这可出去不少年头了。”

    熏子对人笑笑站起身继续前行,刚说话的老人和旁边的人消声说:“你咋还认不出来了呢,就是老张头家的孙子,这小子挺厉害地,就是命不好……”接触到冷厉的目光,收了后继声音,等人走远了旁边那位才接话:“是挺邪乎的。”

    老人摆摆手:“别说了别说了,不是当年的娃娃了,得罪不起得罪不起喽。”

    熏子不紧不慢的溜跶着,村里人一向对他没有好脸色,表面同情背后嘲讽,成长真是件好事儿不用仰望而是俯视,勾起不屑的一抹笑,从可悲到可敬不过一线之间而已。

    突然目光定格在前头的小背影,小娃穿着小线衣、小线裤,肩上的纽扣松了,露出半个白嫩的肩膀头,最吸引他的注意的是斜挎着垂到脚脖子的军绿书包,包盖上熟悉的红色五角星,个头不高包带太长,屁股扭扭、小腿踢踢地步子到迈的顺溜,快行几步超过小家伙,回头瞄了一眼“扑哧”乐了,小娃绷着红扑扑地脸蛋,毛嘟嘟的

    分卷阅读15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