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本王知错 作者:谢朝夕

    分卷阅读12

    本王知错 作者:谢朝夕

    分卷阅读12

    边的贵胄使眼色:“孙流啊,你身后好似有什么东西怪脏的。”

    孙流不防,立刻扭头察看:“爷,好像没啥——”

    与此同时几个贵胄互看了一眼,约莫小时候国子监一同作弊的默契又上来了,纵缰扬鞭,齐声一个“驾”,便若一发发离弦之箭冲了出去。

    身后的侍卫大惊失色,也纷纷策马相追,惊起满林鸟。

    京郊岔道多,林子密,不过一会儿便将侍卫们甩出去老远。众人又重新畅快了起来,也没有互相谦让,只顾往前快跑。只是这路越走越岔,只怕已是迷了路。

    徐朔心知被这些繁复岔路一阻,已是不能率先抵达寒山亭了,这便叹了口气:“我藏的二十坛霜雪春啊……”

    再一看,聚拢到一起的只剩下晏适容、李祝、郑瑾和徐朔了。

    他们四人和其他贵胄走散了。

    ☆、来我身边

    四野空旷,草色嫩绿,地上缀着些不知名的花,倒是有几分春意。

    几人下马,都觉得有些口渴。既是已到不了寒山亭喝霜雪春,那茶总要讨一杯的,正巧不远处有人烟,他们便往那处走去。

    这是一个不大的茅屋,主人见到他们有些意外,盯着晏适容看了许久,直到晏适容他们自报起家门来,他忽觉自己失礼了,转身去给几人倒茶。

    主人姓沈,表字蓄之,年纪与他们年纪相仿,唇红齿白,一缎青衫文文弱弱,却不像是田舍郎,倒是个要考功名的书生。倒是个不卑不亢之人,听闻这一行人是王公贵胄也没有巴结谄媚之态,只是作揖行了个常礼。

    趁着沈蓄之在拿杯子,徐朔小声说道:“这个人可一直在看六王爷啊。”

    李祝点头,十分了然道:“恭喜六王爷《桃李录》再添一员。”

    晏适容伸手打他:“你可闭嘴吧。”

    “《桃李录》?”说话间沈蓄之已托着茶盘过来了。

    晏适容尴尬地笑笑,瞪李祝一眼。

    沈蓄之将杯子一个个地放到几人面前,唯独晏适容的,是他亲手递过去。

    晏适容接过杯子,两人指尖轻轻相触,沈蓄之身子一颤,不禁松了手,茶水一路蜿蜒溅开,茶杯落地发出一声脆响。

    沈蓄之如梦初醒般,忙道:“对不起……对不起!”

    晏适容摇头:“你别紧张。”

    沈蓄之脸熟透了,哆哆嗦嗦给晏适容继续倒茶,几人噗嗤一笑。

    晏适容喝着茶,听李祝在问这里的情况。

    沈蓄之答道:“这里离京城大概五十里,偏远些,但风景很好。”

    确实很好,小溪门前过,莺燕满枝头。

    李祝便又问他有什么路回京最快。

    沈蓄之思考了一会,歉然道:“其实小生来这也不过几日,尚不是很熟悉。”

    郑瑾问他:“你不是住这的?”

    沈蓄之低下了脑袋,“这处房屋是我近日买下的……”。

    毕竟是陌生之人,又一问三不知,徐朔一时警戒了起来:“你有何意图?”

    沈蓄之闻言猛地抬头,慌张解释:“没有!没有!”然后对着晏适容解释道:“我真的没有意图!”

    晏适容回看着他,见他脸又蹭地红了起来,表情真挚,说话间还连连摆手,想来是徐朔误会他了,便说:“莫再争了,左右那些侍卫也会沿着一路的蛛丝马迹找到我们,我们不妨耐心等等。”

    沈蓄之舒了一口气,“诸位请放心在此处等等,小生……小生绝不会害你们。诸位可是饿了?灶上还有几个馒头,若诸位不嫌弃,小生便替你们蒸了来!”说着便去灶房给几人蒸馒头。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众人疑神疑鬼也于事无补,若他有心加害,怕是那茶便已经下了迷药。

    徐朔越想越不对劲,也跟着走了出去,郑瑾忙问:“你去哪?”

    李祝拍拍郑瑾的手:“由他去吧,他这人精着呢。”

    徐朔走出去时才发现天渐渐沉了下来,四野有些暗,天上乌云笼罩。走到灶房,沈蓄之正在扇火蒸馒头。沈蓄之长得白净斯文,手也白皙修长,拿着个破烂的蒲扇认认真真地扇着,手背上留下一道一道炭火的黑痕,再一细看,他两颊也沾着了。

    徐朔道:“你这手法这么生疏,馒头能蒸熟吗?”

    沈蓄之:“……能的。”

    徐朔一脸不信,突然道:“你喜欢我们王爷?”

    沈蓄之握扇狠狠一扇,灶下火势猛地一下便烧旺了,然火星子四溅,烟火灰也钻进了他的鼻腔,他咳嗽不已。

    徐朔心知自己猜中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本以为这人是个什么马贼的人,故作文弱对他们示好诱他们放松警惕,感情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这小子是看上王爷了。

    沈蓄之咳嗽平息后小声地道:“喜欢的……”

    徐朔一愣,再一看,他耳朵尖都红了,手指也不住地扒拉着破烂的蒲扇。

    贵胄之中晏适容自是最得人喜欢的,徐朔虽近来才融入京中这帮贵胄圈,但六王爷的轶闻可传得满京都是。

    他十五岁自新君登基后便搬出皇宫,住在宫外的王爷府了。据传搬府的那一日四华巷人山人海,京中百姓们都在街上翘首以待,你挤我我挤你,就是为了一睹晏适容仪容。巡防营派了大半的将士来开路疏散,盛况空前。晓得的以为是王爷搬府,不晓得的还以为是昭君出塞。

    晏适容坐在轿子上,适逢风吹帘动,浅红的帘幕被轻轻吹开一角,围观的百姓见到他艳若桃李的大半张脸,只差就地跪拜。姑娘们纷纷往轿子上抛花,从顺华、昌华、瑞华和安华四条街花逶满地,十里飘香。

    三年一次殿试后的探花宴游,皇上下了圣旨不许晏适容凑热闹,好不容易选出个年轻貌美的探花,切莫抢了人家风头。姑娘们都去看晏适容了,谁还分一束余光给探花郎?

    晏适容这张脸确实挺招人,既招姑娘也招汉。胆儿大的姑娘朝他抛花,胆儿肥的少年便对他当街表明心迹了。

    晏适容闻言只是轻轻一笑,朱砂痣,桃花眼,菱花唇,媚而不艳俗,红袖招招,便只当是回绝了。虽说贵胄们打趣晏适容是六公主,但晏适容比男子多了几分精致,比女子还是多了几分英气的。

    徐朔看这小子面红耳赤的模样,于心不忍,只拍拍他的肩道:“任重道远啊。”

    沈蓄之懵懂地点了点头,羞赧一笑,继续扇火。

    徐朔从灶房出来,与李祝耳语一阵,李祝又将悄悄话传给郑瑾,三人当着晏适容的面放肆大笑。

    晏适容:“……”

    不多时馒头蒸好,沈蓄之端了上来。许是白天纵马累坏了,众人吃着馒头也并无不可下咽之感。

    吃完后,晏适容扫了眼窗外,天已暗淡了下来,狂风呼啸。

    分卷阅读12

    分卷阅读12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