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命关天
在过几日就是秋收时节,高大山当初分家时,分到一亩旱地,种的玉米,地势不好,产量不高,所以高大山才会在不忙的时候去镇上打零工,补贴家用。
高大山走时高兴支支吾吾想要跟着去,被高大山拒绝了,叮嘱他在家里照看好他娘和弟妹。
这次高大山走后,很久没有回来。
一连半月的粗茶淡饭,起初还当成新鲜的李云娇几欲口舌生疮。
忍无可忍后,李云娇挖出上个月埋在树下的青梅酒。
时日短了些,开封闻闻味道,恩!还不错,比这个世界她所知道的酒好上些许。
“兴哥儿,去问问你张爷,明日赶牛车去镇上不。”
明日是初七,镇上有大集市,李云娇估摸着张老汉应该会去。
张老汉年逾不惑,儿子儿媳接连出事没了,留下个独苗小孙子和老两口,张老汉靠着儿子留下的牛车,隔三差五拉脚去镇上,赚些银钱供养孙子,说起来也是不易。
两家比邻而居,张家的小孙子小虎,跟高宝儿同龄,俩孩子时常玩到一起。
不多时高兴回来,喘的上气不接下气,李云娇一怔,这使出什么事儿了,这么急?
“兴哥儿,咋啦,这么急做啥。”
高兴抄起水瓢在井边的水桶里崴了一瓢咕咚咚喝了个大半,才红着脸喘息道:“娘,张爷家小孙子虎子掉河里了,我去时胡郎中正从屋里出来,直摇头,估摸着要不行了!”
这可怎么是好,虎子是张爷张奶的命根子,就这么一根独苗,真要有个三长两短,一家子怕是都完了!
高兴耷拉下脑袋,眼眶泛红,那孩子算是他看着长大的,跟宝儿一般大,张爷一家为人也不错,张叔在的时候,跟他爹还是哥们儿,对他一家也多有照扶。
高兴正杵着想起从前的事儿呢,李云娇敲了他一下。
“愣着干啥,赶紧去啊!”
说话小跑出去,高兴一愣回神,抬脚跟上。
拍着脑门儿,对啊!张爷家现在肯定需要人手,可不得去么,这混蛋脑袋。
李云娇跑过去的时候,张家门外里外为了好多人,看热闹的居多。
“唉,老张家这是倒了几辈子霉,生子两口子才走多久,唯一的独苗也要……唉!”
“可不是,这让人可怎么活。”
“八成是上辈子作了孽呦!”
“诶?李家的,这说话可得嘴上留德!”有人看不过去,鄙夷地看过去。
前头说话那妇人,大饼脸涨的通红啐道:“我说什么了我!我可啥都没说……”
“让开!”
李云娇挤开众人,不顾旁人一脸匪夷所思,冲进张家院里。
“张老伯,小虎怎么样了?”
张老头回头,看见李云娇衣衫凌乱,披头散发地进了屋,红着眼眶说不出话,一个劲地直摇头。
李云娇跑的头上的木钗都掉了也浑然不知,瞧见床上躺着个孩子,满脸紫青。
李云娇越过张老头和默默抹眼泪张老太,上前一把抓起虎子的手腕,一探脉搏,又摸了摸脖子,尚有一丝气息。
李云娇掰开孩子的嘴,扣了扣喉咙,感觉到孩子轻微的反应,心下一喜,没准还有救!
“娘,你干嘛?”
“高家媳妇,你这是……”
张老头满目惊异,胡郎中都说没救了,高家的这是魔障了么?
李云娇顾不得解释,接连做了几个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看的屋里的几人目瞪口呆,甚至忘记上前阻止。
约莫片刻,李云娇最后一个按压动作,虎子身子一抽,一污口水从嘴里吐出来。
“虎子!”
“虎儿啊!”
“小虎!”
张家老两口和高兴不约而同喊出来,老两口更是激动的不行,一把扑到床头。
“虎子,你可别吓唬奶啊,可醒过来吧啊!”
李云娇咳嗽一声,总算缓了口气。
“兴哥儿,抱上虎子,张老伯,赶紧套车,送镇上找郎中瞧瞧,咱村里的郎中恐怕不行!”
老张头这才回神,麻利儿地跑出去把牛车套好。
李云娇和高兴抱着虎子和老张头一路赶着牛车去了镇上。
进了镇李云娇才想起来,看大夫需要钱啊!
“兴哥儿,快去那头找你爹,带银子来医馆,要快!”
高兴一窜,跳下牛车应了声“哎!”非也似的绝尘而去。
老张头摸着眼泪千恩万谢,李云娇摆手:“先看好虎子要紧。”
好在,高大山上工的码头离医馆不远,张老头和李云娇抱着虎子前脚刚进医馆,高大山两父子后脚便到了,父子俩俱是满头大汗,衣襟都湿透了,显然急的不行。
人命关天!
“大夫,快,救救老汉的孙儿吧!求求您了大夫!”
张老汉说着就要下跪。
留着俩山羊胡子的医馆坐诊郎中扶起老张头道:“快送进里面去。”
嘱咐身旁的学徒将孩子接过去,李云娇,高大山几个在外面等。
一番救治后山羊胡子郎中走出来,脸色好转。
“大夫,怎么样?我孙子如何了?”张老头迫不及待地发问,佝偻的身子瞬间苍老许多。
“亏得抢救及时,并无大碍,只是有些呛到,腹部积水,需要调养些时日,只不过……”
张老头心里一紧:“不过啥?”
山羊胡子郎中欲言又止,似是难以启齿,旋即下定决心。
“这孩子亏得救治及时,否则挺不到来这医馆,老丈,您可知是哪位救的您孙子,这种措施若能广为流传,不知要救多少人命呐!若可能,在下当真想亲自见见那位!”
郎中怅然若失,又有些急切,听得老张头一怔一怔的,下意识朝李云娇看过去。
李云娇一顿,她是真没想到,现代这种常识性的急救措施,放到古代,居然被一个大夫如此追捧。
身为枫林镇最好医馆杏林堂坐诊大夫,岂能没有眼色,当下便知晓李云娇就是他想找的人。
常自在万万没有想到,想到此法的神人,竟是一个村妇,心里五味杂陈。
可机会千载难逢,若不抓住,怕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